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span>
人到六十,基本把該經(jīng)歷的都經(jīng)歷了,該品味的也都品味了,不管什么話都能聽得順耳了,同時也更加能辨明是非曲直,看透人生。
所以六十歲的人,要順心而為,聽得進(jìn)去勸告,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俗語有云:“人到六十,兩不碰,兩不比?!边@是老祖宗的忠告,千萬別不當(dāng)回事。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span> 人到六十,基本把該經(jīng)歷的都經(jīng)歷了,該品味的也都品味了,不管什么話都能聽得順耳了,同時也更加能辨明是非曲直,看透人生。 所以六十歲的人,要順心而為,聽得進(jìn)去勸告,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俗語有云:“人到六十,兩不碰,兩不比?!边@是老祖宗的忠告,千萬別不當(dāng)回事。
01
兩不碰
不碰有害健康的事
叔本華說:“我們的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之上。只要健康,一切都是享受的源泉。”
人到六十,越發(fā)能感到健康的可貴。千金萬金都不如一個健康的身體。
六十歲以后,身體素質(zhì)不如年輕的時候,不能再毫無顧忌的挑戰(zhàn)身體的底線。
人到六十,不要再碰煙酒了,煙酒除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百害而無一利。
人到六十,飲食不能再餓一頓飽一頓了,少碰大魚大肉,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人到六十,不要再一坐坐一天,經(jīng)常出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身體會更好。
遠(yuǎn)離煙酒,健康飲食,合理作息,適當(dāng)運動,才能擁有一個強(qiáng)健的體魄,晚年才有幸福的資本。
不碰沾惹是非的事
不是是非人,不惹是非事。
前半輩子,各種是非不知道經(jīng)歷了多少,六十歲以后,是是非非看得更加分明,也更要遠(yuǎn)離是非,才能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與安寧。
很多人退休后,無事可做,喜歡聚在一起談天論地,打聽別人的隱私,四處傳播,以此取樂。
殊不知,三人成虎,說一些亂七八糟的八卦,很有可能對當(dāng)事人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壞。
《論語》有言:“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span>
人過六十,要遠(yuǎn)離那些說三道四的是非人,更不要碰沾惹是非的事。
不要強(qiáng)出頭,不要亂說話,裝聾作啞假糊涂,半醉半醒明白人。
02
兩不比
不比錢財
不比錢財多少,幸福平安就好!
什么功名利祿,什么榮華富貴,百年之后,都是過眼云煙。
人過六十,不要太看重錢財名利,過度貪婪,只會平添負(fù)累和麻煩。
《莊子》中講: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做人也當(dāng)如此,如果不懂節(jié)制,肆意放縱自己的貪欲,只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災(zāi)禍。
錢不在多,只要夠花就好,房不在大,只要夠住就行。
知足方能常樂,只有看淡名利,放下得失,晚年才能悠閑自在。
人過六十,一定要明白:錢財名利乃身外之物,人一旦歸于塵土,一切都將成空。
不比兒孫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理,做父母的都想讓孩子有成就,讓自己感到驕傲自豪。
然而,六十歲以后,經(jīng)歷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圖兒女有多大出息,只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都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
兒孫自有兒孫福,每個孩子都是送給爸媽的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兒孫和別人家的對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沒有攀比的必要。
人過六十,不要比兒孫有沒有大出息,只要健健康康就好。
有人說說:“五十歲時,你開始厭倦世界;六十歲時,卻是世界厭倦了你?!?/span>
人生這條路,本就充滿了荊棘坎坷,就算到了晚年,也不會一切皆如人所愿。
好好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活出屬于自己的風(fēng)采,將晚年生活過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