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杭州發(fā)布
撰稿/錄制:陳諾
杭州往事第二集丨戴望舒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1927年的夏天,21歲的戴望舒寫下了這首如同夢幻般抒情朦朧的《雨巷》,并由此被葉圣陶稱呼為“雨巷詩人”。
煙雨蒙蒙的三四月,江南的每一座城里,似乎都會有一條悠長而寂寥的雨巷,雨滴不急不緩,沒完沒了地落在青石板上。是否有丁香一般的姑娘,那就不可知了。
戴望舒的雨巷,是在杭州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塔兒巷
杭州市區(qū)解放路北側,香溢大酒店后面,有一條和皮市巷交接的長約100多米的巷子,叫做大塔兒巷。
1905年11月15日,住在大塔兒巷11號的戴立誠喜得麟兒。戴立誠對這個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取名為戴望舒。
1908年,大塔兒巷育英書院
許多人喜歡戴望舒的《雨巷》,喜歡那迷惘傷感的情懷,喜歡那朦朧幽深的美感,卻如同不知道大塔兒巷便是戴望舒筆下的雨巷一樣,并不知道在戴望舒的生命中,真的有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
這位丁香一樣的姑娘,叫做施絳年。
那時的施絳年,并非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只是一個性格活潑的中學生。戴望舒的目光,卻難以從施絳年的身上挪開。
然而,施絳年從未想過自己要嫁給浪漫多情的才華,而且,她覺得戴望舒不好看。
老照片丨青年戴望舒
陷入瘋狂愛戀中的戴望舒,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只是彼此錯的時間里遇到的錯的人。在苦苦追求無望的情況下,他居然想出了要跳樓殉情的方法。
這下,施絳年嚇壞了,只好勉強同意和戴望舒訂婚。不過,她也提了一個要求:如果你真的愛我,那你要去留學,求取學位功名,然后再來娶我。
我們很難想象,戴望舒站在去往法蘭西的船頭,內心深處是怎樣的期盼;我們只知道,三年之后,苦戀著施絳年的戴望舒回國,卻發(fā)現,施絳年已經嫁作他人婦。
從初見面,到知道心上人琵琶別抱,整整八年。八年的苦情,最后的結局卻像南唐后主李煜的那句詩:
青島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戴望舒與第一任妻子穆麗娟
戴望舒與第二任妻子楊靜
執(zhí)著的戴望舒,后來也有過兩次婚姻,但心底永遠都沒有放下那丁香一樣的施妹妹,以致兩任妻子也都離他而去。
45歲的戴望舒也在寂寥中,永遠告別了他心中割舍不去的雨巷。
如今,戴望舒故居大塔兒巷11號已不復存在,卻還是有許多的雨巷藏在江南的雨季里,藏在許多多情人的心頭。
戴望舒,詩人、翻譯家。190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等。
戴望舒紀念碑牌位于法國里昂大學一叢丁香花旁,上面用中文寫著“紀念中國詩人戴望舒”。1932年-1934年,戴望舒曾在此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