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飛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也變得數(shù)字化、快速化,隨之提高的除了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質(zhì)量,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慢下來”成了都市人內(nèi)心的渴望,然更多人都在為衣食無憂而奮斗,做到“閑庭信步,看云卷云舒”,成為一種不是人人皆有的放松。
身邊有幾個喜歡釣魚的朋友,周末相約,帶上漁具和釣餌,尋一處僻靜水塘,有沒有魚不重要,關(guān)鍵是享受那種拋除一切雜念的垂釣時光。
說起釣魚,便自然想起我哥哥。
我雖是女孩子,但小時候天天跟在哥哥屁股后面混,學會了不少男孩玩的東西,根據(jù)取材不一樣,一年四季玩的花樣也是各異。
春天滾彈珠,出家門往北,山墻側(cè)邊,供銷社門口的空地上,就是場地。夏天坐在青石條上摔泥炮,看誰摔的聲音響,泥摔破的洞大者為勝,輸者要用自己的泥給對方將洞補上。秋天,烏桕果裂開掛在樹上的時候,老遠便看見點點白色,操起一根棍子對著樹枝一頓敲打,白色的果子紛紛下落,能撿滿兩個上衣口袋,用來當作子彈打鳥。冬天斗雞,我們叫“打腿子”,彎起一條腿拐著,用手扳住,單腳蹦跳,用拐著的腿和對方互相碰撞,彎腿先落地者算輸。
哥哥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生性安靜內(nèi)斂,遇見生人從不會主動問好、說話,別人問起的時候,也只是抬眼低低應(yīng)著,臉頰緋紅。相反,家里的女孩卻個個膽大潑辣,外向好動,以我尤甚,話多且聒噪。
哥哥從小就喜歡釣魚,據(jù)母親說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個頭還沒竄高,一個人戴著父親的斗笠帽,拿著魚竿出去釣魚,出去了大半天,直到晌午也不見回來,母親開始著急,正好趕上舅舅來我們家吃午飯,于是父親、母親,加上舅舅開始分頭去找。后街的兩個水塘、門前的大河、銀行后面的水塘,甚至小學邊上的水塘,全部一一找過了,依然不見人影,父母親慌亂的樣子,讓鎮(zhèn)上半條街的人都知道哥哥不見了。
母親擔心哥哥人小,萬一腳滑落水,又不會游泳,越想越后怕,不死心,將找過的水塘重新地毯式搜索了一遍,最后在一棵濃密的楝樹下找到一個小身影,戴著一頂熟悉的斗笠帽。樹蔭密,個頭小,心急的母親第一次根本就沒有發(fā)現(xiàn)樹下有一個人,母親喜極而泣,哥哥卻一臉莫名,釣魚太專注,完全不知道時辰,也早忘了還有吃午飯這回事。
等我稍大后,每次哥哥釣魚都纏著要同去,他總嫌我事多,給他添麻煩,話又多,經(jīng)常嚇跑了魚,不愿意帶。母親鑒于往事,還心有余悸,想著兩個人同往終歸比一個人要好,總是讓哥哥把我?guī)希谑侵苣┛傄姷揭粋€少年,手執(zhí)兩根釣竿走在前面,有個小跟屁蟲一路蹦蹦跳跳,緊緊尾隨其后。
哥哥的釣竿,是在山上小叔家屋后砍的細竹,青綠色的皮,由根到梢,竹節(jié)均勻,逐漸變細,竹竿前端梢尖位置,綁上透明的釣魚線,尾部纏了一根橡皮筋,不用的時候?qū)⒕€拉直,魚鉤勾上橡皮筋,纏好、固定,竹竿輕便,甩起來呼呼生風。
我的釣竿是父親貢獻出來的,從搭豆角的藤架里抽出一根相對均勻的竿子,哥哥幫我綁上釣魚線,竿的長度只有哥哥的三分之二,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很滿足了。
釣魚前要準備魚餌,那時候基本都是去挖蚯蚓,準備一把小鐵鏟和一個空的墨水瓶,我生來就對軟體動物害怕恐懼,每次和哥哥去煉油廠大院里去挖的時候,我都是閉著眼睛下鏟。
也不知是油廠的土壤太肥還是那個院里的蚯蚓物種的原因,每次下鏟后蹦出來的都是白白胖胖,足足有小指粗細的大家伙,它在地上滿地滾,我則被嚇得在一邊哇哇叫。這種貨色鐵定是不能釣魚的,幾次下去,出來的都是同樣的品種,幾鏟子下來,五六條大半根筷子長短,渾身粗壯白亮亮的家伙,虬曲著身體,滿地直滾,那種亂象現(xiàn)在想來,我都覺得心驚肉跳。
沒辦法,哥哥最后親自上手,換了個地方,不一會就挖了半墨水瓶紅色細長如線的蚯蚓,捏了點濕土放進去,蓋上瓶蓋,讓我用手拿著。我害怕,不愿意,哥哥說既然不敢拿,那就放口袋,我想著那一伸一縮的東西萬一爬出來……嘖嘖,不敢想,還是不愿意。
每次去哪里釣魚都是他說了算,最后,哥哥一手拿兩支釣竿,一手拿著墨水瓶,走在前面,我只管屁顛屁顛跟在后面。
和哥哥去最多的要算是西街后面的兩個塘,一個叫大塘,水深,一個叫桶塘,略淺,能清晰看見水底的圓石,兩個水塘呈數(shù)字“8”的形狀南北各一塊,像副眼鏡橫在鎮(zhèn)子和田地交界處。
哥哥每次都是先幫我的魚鉤穿上蚯蚓,從墨水瓶里捏起一條,放在手心,兩只手空心掌拍兩下,蚯蚓便縮成一團,勾起一頭,將魚鉤完全蓋住,穿好,我便自己到一邊玩去。他離我遠遠的,擇一處深水邊,甩下魚竿,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著水面,身子也一動不動,偶爾白色的浮漂輕輕地下沉,又浮起,那是魚兒在試探,半天浮漂不動,突然下沉,哥哥迅速將魚竿執(zhí)起,一條魚甩動著尾巴直立立被釣了上來。
魚上鉤的那一刻是讓人興奮的,但熬人的是上鉤前漫長的等待,我往往撐五分鐘就按捺不住自己,跑到哥哥那去數(shù)數(shù)看釣了幾條魚,或是搬開塘邊的石頭,在石縫里找小螃蟹,玩膩了,再繼續(xù)釣。每每我也能釣到幾尾小魚,但只有小拇指大小,相比哥哥釣上來的鯽魚和黑魚,我釣的更像是魚苗。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那會哪是釣魚,純是打醬油找麻煩的。有年大夏天的,跟哥哥跑到小學后面的水塘邊,找一處樹蔭蹲下,剛釣上不到二十分鐘,我玩膩了,也嫌熱,便嚷嚷吵著要回家,哥哥頂著烈日將我送回去,他自己又再回去釣,細想,我這種缺乏耐心,好動的心性委實不適合釣魚。
哥哥如今在老家承包了一片約七十畝大小的魚塘,做著他最喜歡的事。
每天晨起天還不亮,披著雨露,劃著湖心舟去水塘中間收網(wǎng),待到東方的天邊剛露魚肚白,小舟??堪哆叄赣H早已準備好盛魚的桶,一路驅(qū)車趕到早市,到市場不到一小時全部售罄。哥哥養(yǎng)的魚不喂任何飼料,魚肥肉香,毫無土腥氣,在鎮(zhèn)上街道已經(jīng)創(chuàng)出自己品牌,小有名氣。
自從哥哥經(jīng)營魚塘后,每次回家,木木都不忘將釣具放在后備箱里。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每次都是熱情有余,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
他第一次釣魚,整個下午就只釣上來一尾小指長的魚苗,想到自己的釣魚經(jīng)歷,我想說,真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再去釣的時候,我做足了準備工作,帶上帽子、裝魚的桶、喝的水、水果、零食、汗巾、馬扎,不可謂聲勢不浩大。
魚塘風景很美,周邊是田地,水塘的西南角是一片蘆葦叢,整個塘面呈S形狀,四面到處是及人高的灌木,找一處蔭涼,放好馬扎,我戴好帽子,吃著水果,吹著微風,看水面波光粼粼,蘆葦葉子在風中輕舞搖曳,好不愜意。從中段拐角處往魚塘盡頭望去,一潭池水呈碧綠色,靜謐而深邃。
木木脖子上搭條汗巾,站在太陽底下,頭上被曬得油亮,眼神時不時瞟我一下,一會要我端水,一會要我送吃的,就這等功力,魚要是能上鉤才怪呢。不遠處的哥哥,不到兩個鐘頭的時間,釣上來的魚將小桶幾乎裝滿。
釣魚看似簡單,其實充滿了人生的哲理與啟示。
釣魚的過程中,在釣者與被釣者間,往往就是一種博弈。
釣者盡管可以主觀上拋出自己的誘餌,但也需付出耐心和等待,急躁無獲。被釣者在誘惑之下,如果能不為所動,則相安無事,如果克制不住自己,躍躍欲試,則很可能便落入圈套,成為他人碗中肉、鍋中湯。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面對所謂功名利祿的誘惑,我們該如何克制自己,保持住冷靜的頭腦,不為隱藏在誘惑背后的利劍所傷??此泼牢兜耐獗?,往往同時存在著致命的陷阱,清楚地知道自己內(nèi)心想要什么,取己所需,勿起貪念。
作為釣者,更不應(yīng)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那樣非但釣不到魚,反而會失去手里的魚餌,心態(tài)不好,最后導(dǎo)致一無所獲。
由此可見,凡是成大器做大事的人,必須付出足夠的毅力和耐心,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勇氣、有膽識、有智慧、有謀略,良好的心態(tài)、腳踏實地的作風,才會為自己爭取到想要的人生。
正所謂:人生大釣場,釣場小人生。
那么問題來了,釣魚的人和魚兒都這么有智慧的話,那還釣什么魚?
其實精英只是少部分,更多的只是同類中的普通一族,所以總會有愿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