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和健康一直以來就是不斷被爭論和研究的話題。在整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葡萄酒的醫(yī)療特性都被賦予了一種神奇的光環(huán),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早就開始用葡萄酒治療疾病。20世紀末,美國媒體渲染“法國矛盾”的出現(xiàn),醫(yī)學家們又開始重新評估適度地飲用紅酒對健康的影響,并發(fā)現(xiàn)紅酒的某些成分可對人體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
“法國矛盾”一看起來很美
簡單地說, “法國矛盾”指的是法國人酷好美食,飲食結構和美國相差無幾,都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為主,然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卻遠比美國人低。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世界心血管疾病控制系統(tǒng)進行了名為“莫尼卡項目”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法國人愛吃奶酪、鵝肝、黃油、牛排,這些都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品,但法國的肥胖人口只有% ,而英國高達22% ,美國高達33% 。法國人的冠心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比其他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人和美國人要低得多,其標準人群(35歲~64歲)中冠心病的死亡率男性約為英國的1/2,美國的1/4,女性約為英國的1/3,美國的1/4。法國人的飲食中動物性脂肪含量高,膽固醇攝入量大,且吸煙、嗜酒成性。法國人均葡萄酒飲用量居世界首位,從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因素來看,法國人應該是一個有健康風險很高的群體。但出人意料的是,比起那些正常飲食中不包括紅酒的人來說,進餐中飲用紅酒的法國人的心血管疾病和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較低。這就是所謂的“法國矛盾”。
爭議的核心物質一白藜蘆醇
由葡萄汁制成的葡萄酒是一種成分非常復雜的飲料,含有多到幾乎無法想象的化學物質。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葡萄多酚類物質,它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預防細胞的損傷,是紅酒對^體健康有益的最重要原因。2010年1 1月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1O0毫升的2003年份的葡萄酒包含的多酚濃度大約相當于一天服用4次抗糖尿病藥物羅格列酮的水平。
紅酒中90% 以上的多酚是黃酮類化合物,但非黃酮類化合物一白藜蘆醇也在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紅葡萄皮中含有高濃度的白藜蘆醇,而紅酒的釀造發(fā)酵過程則是將葡萄帶皮浸泡發(fā)酵,這也是為什么紅葡萄酒含有的白藜蘆醇的濃度高于白葡萄酒的原因。白藜蘆醇的抗癌、抗感染、調節(jié)血脂、延長生命周期的功能都已經(jīng)過動物實驗進行過報道。其功效包括抵抗高脂肪飲食的危害和部分改善糖代謝,但白藜蘆醇的補充并沒有改變游離脂肪酸和膽固醇水平。1997年,科學家Jang等報告了白藜蘆醇在治療皮膚癌中的抗腫瘤作用,引起了在抗癌領域的研究熱潮,但至今沒有人類癌癥臨床研究方面的報告??傮w而言,白藜蘆醇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并不像傳言的那么廣泛和神奇。
雖然化學家巴斯德曾經(jīng)說“葡萄酒是最健康的酒精飲料”,但人類至今尚未明白紅酒中所含成分的全部功效或者有的只是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所以,不妨對紅灑采取在中國流傳已久的中庸之道— — 適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