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2、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43、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44、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qiáng)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
45、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qiáng)。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qiáng)。物壯則老。
46、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48、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49、柔弱勝剛強(qiáng)。
50、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52、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53、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5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56、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58、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59、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60、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61、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62、圣人在天下,翕翕為天下渾其心,圣人皆孩之。
63、塞其兌,閉其門,終生不勤。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66、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67、正復(fù)為奇,善者為妖。
68、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9、治人事天,莫若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70、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71、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
72、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7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7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天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75、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
76、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77、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78、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79、兵強(qiáng)則滅,木強(qiáng)則折。
80、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