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字聯(lián) 是指人們在撰寫對聯(lián)中因識錯、讀錯而用了別字,或有意識的選用別字,或以不改變字形架構(gòu),運用增減、改變字的筆畫的手法,出現(xiàn)別字或錯字的聯(lián)對,又稱“錯字聯(lián)”。
別字聯(lián),或錯字聯(lián),更具幽默或嘲諷,別有一番趣味。
快樂每從辛苦得;(書寫的“快”字少了一豎,“辛”字多加了一橫。)
便宜多自吃虧來。(書寫的“多”字少了一點, “虧”字多了一點。)
這是一副典型的錯字聯(lián)。它是安徽黔縣西遞古民居的一副對聯(lián)。它一聯(lián)四錯,可謂開中國錯字聯(lián)之先河,也開了徽商經(jīng)商處世哲理之先河。整聯(lián)宣揚了“享受快樂少一點,付出辛苦多一點,貪圖便宜少一點,甘愿吃虧多一點”的理念,刻畫了成功的商人經(jīng)營與處世哲學(xué)的人生體味,多付出一分,就能多收獲一份,而多吃一點虧,往往能獲得更大的便宜。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地;(原聯(lián)“富”字寶益頭上少一點)
同天井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原聯(lián)“章”字下面的“早”部
這是山東孔府大門上懸掛的一副藍底金字的對聯(lián),為清代紀昀所書。紀昀是翰林院的大學(xué)士,怎么會在聯(lián)中出現(xiàn)兩個明顯的錯字呢?
相傳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娶親之日,有神仙前來指點,碰到寫著福字的影壁,把富字頭上的點去了,并告訴孔家,福字有點不吉,從此孔府凡書“富”字皆無點。又傳說乾隆時,紀昀為孔府寫門聯(lián),寫到“章”字時,書寫數(shù)遍,皆不中意,棄筆安歇,睡夢中見一老翁在他寫的“章”字上劃了一筆,成了破“日”之狀。醒后揮筆而書,果然氣勢不凡?!案毁F無頂,文章通天”,這就是孔府門聯(lián)兩個錯字的用意之妙!
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
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這是山西平遙古縣衙二堂的一副楹聯(lián)。下聯(lián)中有兩個錯字:“愧”字少了一點,“民”字多了一點。其實這并非筆誤,而是人們故意為之的一種智慧游戲----“錯字聯(lián)”。撰者希望通過這特殊手法,巧妙含蓄地提醒知縣:到此為官,是你與當?shù)乩习傩盏木壏郑鍪聻槔习傩斩嘞胍稽c,就會少犯錯,也就會少一點愧疚。
《曲禮》一篇無母狗;
《春秋》三傳有公羊。
這副聯(lián)說的是清初蘇州秀才韓慕廬,他在一蒙館任教時,曾將《禮記·曲禮》中“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中的“毋”誤讀作“母”。上句是一名士口占相譏,下聯(lián)是韓慕廬覺得難為情,自我解嘲的答句?!叭齻鳌笔侵附忉尅洞呵铩返娜恐鳌豆騻鳌贰ⅰ豆攘簜鳌泛汀蹲髠鳌返暮戏Q。聯(lián)中“公羊”巧對“母狗”,乃天造地設(shè),極具趣味。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錯了。
清末的一次科舉考試,以《尚書·泰誓》中的“昧昧我思之”為題,意為“深切地默默想念”。一位考生卻錯將“昧昧”寫成“妹妹”,文章內(nèi)容自然更是南轅北轍。閱卷的考官見題目錯寫成了:“妹妹我思之”,成為“思妹心切”之意,不禁啞然失笑。他隨即提筆作批語:“哥哥你錯了?!?/strong>
考生粗心授人笑柄,考官批評獨出心裁,考生之題目與考官之批語恰成巧對,聯(lián)語幽默俏皮,對仗工整,尤以“妹妹”對稱“哥哥”為最妙。
輦輩同車,夫夫竟作非非想;
究宄異穴,九九難將八人除。
該聯(lián)為清末甘肅布政使何顏升(字秋輦)撰寫的一副嘲諷聯(lián)。
此聯(lián)用離合手法以作嘲諷,聯(lián)語指出對方“輦”與“輩”、“究”與“宄”不分,前二字雖均屬“車”部,但各自上半部有“夫”“非”之別:“究”“宄”雖都有“九”,但一個為“穴”頭,多了一個“八”,另一個為寶蓋頭,區(qū)別很明顯。
山管人丁,水管財,草管人命;
皮里袍子,布里腿,馬革里尸。(聯(lián)中的“里”字為繁體)
民國初年,四川軍閥孫兆鸞本是大老粗一個,卻偏好充斯文,咬文嚼字而又時常錯誤百出。他將成語“草菅人命”說成“草管人命”,“馬革裹尸”說成“馬革里尸”(此處的“里”字為繁體)。有文人以此寫成了上面這副對聯(lián),將錯就錯,以作嘲諷,讓人讀來無不捧腹。
楹聯(lián)欣賞:倒字聯(lián)
倒字聯(lián)
死
生( “生” 字倒寫)
這是1931年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人們憤而為死難烈士寫下的、其中一副僅兩字的奇特挽聯(lián)。上聯(lián)是一“死”字,下聯(lián)則是一個倒寫的“生”字。
全聯(lián)的意思是:寧可站著死,也不倒著生!下聯(lián)是一個倒寫的“生”字,表達了人民“寧可站著死,決不倒著生”的決心。其聯(lián)構(gòu)思奇巧,寓意深刻,實為難得。
年 ( “年” 字倒寫)
家 ( “家” 字缺一點)
這是一個窮秀才過年時貼出的一副倒字聯(lián), “年”字倒著貼,“家”字少一點。聯(lián)的意思是:新年已“倒”(諧音“到”),家中一點東西也沒有,它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一貧如洗過新年的困境。
福( “?!?字倒寫)
很多地方都有倒貼“福”字的習(xí)俗。其實,單一的“?!弊?,也是聯(lián)的一種,叫斗方,也叫斗斤、門葉。
斗方為正方菱形,尖角向四邊放,書寫字樣。多寫單字如“?!?、“春”、“滿”等,貼在門、家俱、影壁上。 “?!弊殖官N,山西、陜西一帶又有倒貼“有”字斗方的習(xí)俗。
“?!弊?,過去是指“福氣”、“福運”。春節(jié)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弊值官N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zāi)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弊帧qR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弊?。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弊仲N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fā)現(xiàn)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弊仲N倒了?;实勐犃朔A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要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只好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無字聯(lián)
無錫人習(xí)慣貼“無字聯(lián)”
“無字”,在江浙一帶地方口音的諧音為“無事”,貼上“無字聯(lián)”,可以保佑一年平安無事。因此,無錫人習(xí)慣在新年里,往門上貼一副不寫字的春聯(lián)。
四川瀘州的浮雕圖案聯(lián)
2008年3月,四川瀘州市納溪區(qū)境內(nèi)發(fā)現(xiàn)一副奇特的無字對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位于納溪天仙鎮(zhèn)政府附近的一座山上。山上有個廣約百丈的天然巨洞。迎面,坐著三尊菩薩像,兩側(cè),列著十八羅漢,皆由青石雕成。洞外有個平壩,可容20張曬席。外有石砌圍墻,高與胸齊。圍墻出口,有座牌坊。
牌坊兩側(cè)石柱上,各有一組浮雕圖案的無字對聯(lián)。橫批為“即是仙境”,上聯(lián)只有一爐香,一盆花,一盞燈,一盆水,一盤梨的圖案;下聯(lián)則是一碗茶,一疊糕,一個元寶,一串佛珠,三件衣服的圖案。
對這副無字聯(lián)涵義的解釋,有人從圖案聯(lián)想到當?shù)仫L(fēng)物,說是:“大里村中是樂土,天仙洞內(nèi)勝桃源”;有人從畫面理解,認為是:“香花生佛果,茶食寶珠衣”。究竟作何解,至今尚無定論。
兩個符號組成的對聯(lián)
1976年“四·五”運動悼念周總理的對聯(lián)中有一副“ ? 、 ! ”的對聯(lián)。全聯(lián)僅有兩個標點符號,但隱含著極深沉的意義。上聯(lián)一個“ ?”,下聯(lián)一個“ !”,如果不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事件中,是難以評斷其內(nèi)在的含義的。
從前,江南某地一個姓閻的地霸,作惡多端,欺男霸女,當?shù)厝烁遗桓已?。解放后,被判處死刑,人們拍手稱快,便寫了“ × 、√ ”這樣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說明,該犯早在人們的心目中打了“ × ”。(“ × ”,表示否定。)下聯(lián)借用法院在判決書上對死刑犯用紅筆打“ √ ”的作法,表示已“驗明正身”,他已被“執(zhí)行槍決”了。
兩道算式的挽聯(lián)
1999年3月19日,著名數(shù)學(xué)家陳景潤去世,終年63歲。有人用“ 1 + 2 ;7 × 9
南京抗議學(xué)生的符號聯(lián)
1949年4月1日,南京大專院校學(xué)生抗議國民黨政府迫害,舉行了“反迫害、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示威游行,遭到國民黨政府軍警的鎮(zhèn)壓,死二人,傷一百多人,釀成血案。在追悼會上掛出了“ ??????;!?。。。。?”這樣一副對聯(lián)。全聯(lián)巧用12個標點,采用層蓋手法,問嘆相對,悲痛交織,情感層層迭進。上聯(lián)質(zhì)問反動當局,是血與淚的控訴;下聯(lián)表示了向反動勢力討還血債的決心。
1 2 3 4 5 6 7
A BC D E FG 。
這是祝賀一位音樂教師和一位英語教師新婚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音樂簡譜的7個音符,代指“音樂教師”;下聯(lián)是英語的前7個字母,代指“英語教師”。別出心裁,十分有趣。
異體字聯(lián)
異體字,是漢字的異體現(xiàn)象。
狹義上的異體字,是指跟規(guī)定的正體字同音同義而寫法不同的字。如:A是B的異體字,“A”是狹義的異體字,“B”是正體字。例:“峯”是“峰”的異體字。
廣義上的異體字,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如:A與B互為異體字,“A”和“B”都是廣義的異體字,不分哪一個是正體。例:“摻”與“攙”。
廣義上異體字的概念還包括經(jīng)常假借乃至可以通用的字。平常我們所說的異體字的概念,一般是指狹義上的異體字。
習(xí)習(xí)風(fēng)吹羽;
呆呆雪賞槑。
該聯(lián)為網(wǎng)友萬軒主人出句,網(wǎng)友剛剛對句。對句中的“槑”為“梅”字的異體字。
四口興工造噐成,口多工少;
二人抬木歸來晚,人短木長。
相傳這副對聯(lián)為明朝蘇州府書生吳文泰和他的好友丁敏所作,吳出上句,丁對下句。上句中的“噐”為“器”字的異體字。
花箋茗椀香千載;
云影波光活一樓。
該聯(lián)是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題四川成都茗椀樓的楹聯(lián)。茗椀樓在成都望江樓公園內(nèi),相傳為唐代女詩人薛濤(770—832)品茗之所。聯(lián)上句中的“椀”為“碗”字的異體字。
回文、倒順聯(lián),是我國對聯(lián)修辭奇葩中的一朵。用回文聯(lián)形式寫成的聯(lián)句,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且頗具趣味。有的上聯(lián)可以倒讀成下聯(lián),或者上、下聯(lián)同時倒讀成一副新的對聯(lián),且文句通順,意思完整。這種形式的對聯(lián)也稱卷簾聯(lián),意思是好像竹簾一樣可以放下,也可以卷起?!办F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边@是描繪廈門鼓浪嶼魚腹浦特有景色的一副對聯(lián)。這副對聯(lián)順讀和倒讀句子、意思都一樣。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乾隆、紀曉嵐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strong>
賢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賢。
僧游云隱寺;寺隱云游僧?!?/strong>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樓望海海望樓;水連天天連水。
雨滋春樹碧連天;天連碧樹春滋雨。
風(fēng)送花香紅滿地;地滿紅香花送風(fēng)。
艷艷紅花隨落雨;雨落隨花紅艷艷?! ?/strong>
暮天遙對寒窗霧;霧窗寒對遙天暮。
雪嶺吹風(fēng)吹嶺雪;龍?zhí)痘钏钐洱垺?/strong>
鳳落梧桐梧落鳳;珠聯(lián)璧合璧聯(lián)珠。
靜泉山上山泉靜;清水塘里塘水清。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秀山輕雨青山秀;香柏鼓風(fēng)鼓柏香。
楹聯(lián)欣賞:頂針聯(lián)
頂針聯(lián),是將前一個分句的句腳字,作為后一個分句的句頭字,使相鄰的兩個分句,首尾相連的對聯(lián),亦稱聯(lián)珠對、聯(lián)錦對。頂針聯(lián)詞句上遞下接、前后蟬聯(lián)、生動暢達、適用范圍很廣,可繪景、敘事、抒情、議論等,這種對聯(lián)形式很受人們喜愛。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
玉欄桿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頭。
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
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松葉竹葉,葉葉翠;
秋聲雁聲,聲聲寒。
龍怒卷風(fēng),風(fēng)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歸河水,河水歸江,江歸海,海闊天空。
黃花崗,崗花黃,黃照碧血,血染黃花留芳閣。
綠水河,河水綠,綠映白塔,塔印綠水存真容。
聽雨,雨住,住聽雨樓也住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觀潮,潮來,來觀潮閣上來觀潮浪,浪滔滔,觀,觀,觀!
一心守道道無窮,窮中有樂;
萬事隨緣緣有份,份外無求。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fēng)扇扇風(fēng)風(fēng)出扇,扇動風(fēng)生。
烈火煎茶,茶滾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筍,筍沉澗底走龍孫。
船載櫓、櫓搖船,櫓動而船行;
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線綴。
山徑曉行,嵐氣似煙,煙似霧;
江樓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魚釣,釣魚,魚駭釣;
馬鞭,鞭馬,馬驚鞭。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
楹聯(lián)欣賞:歇后聯(lián)
歇后聯(lián),是指運用歇后語制作的一種對聯(lián)形式。歇后語是一種熟語,多是人們熟悉、詼諧、形象的語句,反映人們的喜怒哀樂,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生活,辨別真?zhèn)?、美丑,寓意深刻。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部分象謎面,后部分象謎底,貼切自然。運用時可隱去后文,以前文示義,也可以前后文并列。采用歇后語手法制作對聯(lián)別具風(fēng)姿,它巧妙隱去聯(lián)語中的關(guān)鍵性字詞,委婉含蓄,幽默機智,趣味橫生。一副好的歇后聯(lián),往往令人回味無窮。
一二三四五六七 —— 忘(王)八;孝悌忠信禮義廉 —— 無恥。
斷送一生惟有 —— 酒; 破除萬事無過 —— 酒。
君子之交淡如 —— 水;
——《莊子.山木》、《歐陽修.醉翁亭記》,馮夢龍/聯(lián)
和尚撐船 —— 篙打江心羅漢;佳人汲水 —— 繩牽井底觀音。
馬過木橋 —— 蹄打鼓;雞啄銅盆 —— 嘴敲鑼 。
碧紗帳內(nèi)坐佳人 —— 煙籠芍藥;清水池中洗和尚 —— 水浸葫蘆。
醉漢騎驢 —— 顛頭簸腦算酒賬;艄公捋櫓 —— 打拱作揖討船錢。
烏鴉飛入鷺鷥?nèi)?—— 雪里送炭;鳳凰立在鴛鴦畔 —— 錦上添花。
稻草扎秧 —— 父抱子;竹籃提筍 —— 母懷兒。
未必逢兇化 —— 吉;何曾起死回 —— 生。
廩生抹圍裙 —— 斯文掃地;屠戶戴頂子 —— 殺氣沖天。
強盜畫喜容 —— 賊形難看;閻王出告示 —— 鬼話連篇。
雞犬過霜橋 —— 一路竹葉梅花;牛馬行雪 —— 兩行蚌殼團魚。
楹聯(lián)欣賞:異字同音聯(lián)
把一個字或幾個字形,字義不同而讀音相同的字,分別安排在一副對聯(lián)內(nèi),這便是異字同音聯(lián)。同音聯(lián),可以上聯(lián)同音、下聯(lián)同音,也可以上下聯(lián)一起同音;可以間隔同音,也可以連續(xù)同音。利用音同義異字構(gòu)成的對聯(lián),意趣別致。
移椅倚桐同觀月;等燈登閣各攻書。
書臨漢帖瀚林書;面上荷花和尚面!
劉伶飲盡不留零;賈島醉來非假倒。
驢系梨樹下,驢挨梨,落梨打驢;
雞站箕沿上,雞壓箕,翻箕撲雞。
和尚上樓,樓高梯短,和尚何上?
尼姑沽酒,酒美價廉,尼姑宜沽。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賽詩臺,賽詩才,賽詩臺上賽詩才,詩臺絕世,詩才絕世!
多音聯(lián),是指采用的疊字或復(fù)字是多音字,在不同的位置讀不同的音,利用漢字一字多音多義、詞義通假的特點,造成同一個字在聯(lián)中的音調(diào)變化而制作的聯(lián)對。多音聯(lián),因字的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給人以奇詭絕妙之感,也給閱讀者留下了邊讀邊思的遐想空間。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 山海關(guān)姜女廟聯(lián)(聯(lián)中的“朝”可讀為朝陽的“朝”和潮水的“潮”,“長”可讀為長短的“長”和漲水的“漲”)
長長長長長長長;
長長長長長長長。
—— 豆芽店門聯(lián)(聯(lián)中的“長”可讀為生長的“長”和長短的“長”)
樂樂樂樂樂樂樂;
朝朝朝朝朝朝朝。
—— 故宮太和殿聯(lián)(聯(lián)中的“樂”,可讀為音樂的“樂”和快樂的“樂”,“朝”可讀為朝陽的“朝”和朝圣的“朝”)
調(diào)琴調(diào)新調(diào),調(diào)調(diào)調(diào)來調(diào)調(diào)妙;
種花種好種,種種種成種種香。
——(聯(lián)中“調(diào)”可讀為調(diào)整的“調(diào)”和音調(diào)的“調(diào)”,“種”可讀為種植的“種”和種類的“種”)
樂宴升平,滁地醉翁何樂樂;
行人望遠,秋空歸雁一行行。
——(聯(lián)中“樂”可讀為音樂的“樂”和快樂的“樂”,“行”可讀為行走的“行”和銀行的“行”)
象聲聯(lián),巧妙地利用象聲兼會意詞構(gòu)成音意雙關(guān),一方面從字音上聽是摹擬了人或事物的聲音,另一方面從字面上看又表達了另一層意思。象聲聯(lián)一語雙關(guān),繪聲繪色,妙趣橫生。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哞……
蚊子多情,
鴨兒何故,大娘腳下喊丫丫。
妙妙妙,貓嚼魚骨;
饑饑饑,鼠咬舊衣。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撲簏;
野老賣菱將擔倒,傾菱空籠。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與“韻母”不同,它是指韻母中不包括韻頭的部分。古代用韻包括聲調(diào)成分,同韻必須同聲調(diào)?,F(xiàn)代用韻一般不考慮聲母、聲調(diào)和韻頭,也不要求韻腹、韻尾完全相同。相同、相近的韻母可歸為一個韻。而在對聯(lián)中用韻,叫做壓韻聯(lián)。
壓韻聯(lián),是指在對聯(lián)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韻的字,使聯(lián)句達到音韻和諧優(yōu)美的形式。壓韻聯(lián)也叫押韻聯(lián)。將一個或幾個字形、字義不同而讀音相同或同一韻母的字,嵌入聯(lián)內(nèi)或排列到一塊,稱為同韻聯(lián)。同韻字要求韻腹相同或相近,如有韻尾時韻尾應(yīng)相同。
壓韻聯(lián)、同韻聯(lián)的聯(lián)句,語言活潑,示意清楚,朗讀爽口,悅耳動聽,感染力、節(jié)奏感強,給人以回環(huán)跌宕的藝術(shù)享受。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義各別;
云間雁,檐前燕,籬邊(晏鳥),物類相同。
雞饑盜稻童筒打;
鼠暑涼梁客咳驚。
------ 上下聯(lián)同一字或同一韻母的字排在一起的異字同韻聯(lián)?!半u”與“饑”,“盜”與“稻”,“鼠”與“暑”,“涼”與“梁”,不僅韻母相同,連聲母也相同?!巴迸c“筒”,“客”與“咳”,字母全同,只是聲調(diào)不同。以上類型,也稱疊韻。如“雞”與“饑”,“鼠”與“暑”,相疊為韻。
黑糜峰,峰上栽楓,風(fēng)吹楓動峰不動;
白沙路,路邊棲鷺,露降鷺寒路亦寒。
冰凍兵船,兵打冰,冰開兵去;
泥濘尼鞋,尼洗泥,泥盡尼歸。
牧童伐木,木打牧童雙目木;
梅香燒煤,煤抹梅香兩眉煤。
樹上桐子,樹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屋前園外,屋內(nèi)員外,員外掃園外,園外凈,員外靜。
------ 幾個同音字多次使用,不平行排列,但相互交錯的異字同韻聯(lián)。
長長長長長長長;(1、2、4、5讀chang;3、6、7讀zhang)
行行行行行行行。(1、2、4、5讀hang;3、6、7讀xing)
------ 重復(fù)某字表意,其義也變的一字多音的同韻聯(lián)。此聯(lián)為某豆芽店聯(lián)。上聯(lián)寫豆芽茁壯成長,末尾的一個“長”(音zhang)字,寄托了買賣人的殷切期望。下聯(lián)贊豆芽鮮嫩喜人,末尾一個“行”(音)字,似聞買賣人自夸的叫賣聲。
屋北鹿獨宿;(北:蘇、杭一帶讀bu,五字同韻,韻母都是“u”)
溪西雞齊啼。(韻母都是“i”)
------ 同韻字連續(xù)排列的機巧聯(lián),聯(lián)中句所有字同韻同律,且“屋北鹿獨宿”五字入聲全仄同韻。類似這樣的機巧聯(lián)很少見。
借音聯(lián),是指借用不同義、不同字的同音字制作的對聯(lián)。比類對聯(lián)與諧音聯(lián)相似。
蓮子心中苦;
梨兒腹內(nèi)酸。
------ 借“蓮、梨”音,指“憐、離”。
閔子牽白牛,過王子店;
白公騎烏馬,趕公冶場。
------ 某學(xué)童集孔門弟子戲?qū)?。借“閔子牽”、 “白牛”、 “白公騎” 、“公冶場”,分別指孔門弟子“閔子騫”、“[冉]伯?!薄?“百公琦”、 “公冶長”。
順風(fēng)帆逆風(fēng)帆,帆遲帆快;
漲潮櫓退潮櫓,櫓直櫓扳。
貓兒竹下乘涼,全無暑氣;
蝴蝶花間向日,更有風(fēng)來。
------- 借“暑” 、“風(fēng)”,指“鼠”、“蜂”。
月朗星稀,今夜斷然不雨;
天寒地凍,明朝必定成霜。
------- 傳為秦觀、蘇小妹洞房對句。借“不雨” 、“成霜”,指“不語”和“成雙”。
道童鍋里煎茶,不知罐煮;
和尚墻頭遞酒,必是私沽。
------- 借“罐煮” 、“私沽”,指“觀主”和“師姑” 。
播谷禽鳴,催起農(nóng)夫忙播谷;
提壺鳥語,喚醒酒客出提壺。
------- 借句首“播谷” 、“提壺”,指鳥名“布谷”和“鵜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