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究辯證論治,這里的辯證不僅僅有八綱辨證,六經辨證,比較常用的還有衛(wèi)氣營血辯證,三焦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辯證等內容。但是不論您采取何種辯證方法,八綱辨證是總綱,其他辯證方法總是圍繞著八綱辨證來實施。題主問區(qū)別,六經辨證和八綱辯證其實沒有辦法做比較,因為壓根就不是一個級別,下邊就具體了解一下。
八綱即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個綱領,也就是說所有的中醫(yī)病證可以用這些辯證來分類,進步確定治療原則,進而指導用藥治療疾病。表證與里證相對;熱證與寒證相對,虛證和實證相對,陰證和陽證,在八綱中陰陽辯證屬于八綱辯證中總綱,下邊就具體了解一下。
陰陽辯證
陽證主要是指具有興奮、躁動、亢進、明顯等表現的表證、熱證、實證,以及癥狀表現為外的、向上的、容易發(fā)現的,或病邪性質為陽邪致病、病情變化較快的病證。陰證主要是指具有抑制、沉靜、衰退、晦暗特點的里證、寒證、虛證,以及癥狀表現于內的、向下的、不易發(fā)現的,或者病邪性質為陰邪致病、病情變化慢的病證。
表里辯證
表證多指六淫、疫癘等邪氣,經皮毛、口鼻進入身體的初始階段;里證則是病變在內部,臟腑、氣穴、骨髓等出現病證。
寒熱辯證
寒熱辯證主要是辨別病證病性。寒證主要是指感受寒邪,或者陽虛陰盛導致的具有冷、涼等特點的病證;熱證指感受熱邪,或臟腑陽盛陰衰導致的具有溫、熱特點的病證。
虛實辨證
虛實辨證主要是反映正氣和邪氣盛衰狀態(tài)。虛證主要是指人體陰陽、氣血、津液、骨髓等正氣虧虛,表現為不足、松弛、衰退等特點病證;實證則是人體感受外邪或者急病過程中陰陽氣血失調,體內病理產物堆積,表現為有余、亢盛、停聚特點的病證。
六經辨證是張仲景在《內徑》基礎上進步發(fā)揮,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辨證為指導《傷寒論》辯證論治的綱領,六經辨證是以八綱辨證為基礎進步發(fā)展而來。
六經辨證貫穿著八綱辨證,它將外感病的演變情況,根據證候屬性,以陰陽為總綱進行分類,分為了三陰病證和三陽病證。六經辨證雖然是對八綱辨證的進步發(fā)揮,六經辨證不僅僅是對于外感病可用,對于內傷雜病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