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書、畫無一不精的'四絕'全才-'明四家'之文征明
在明代書畫界,有幾位來自蘇州的頗有成就的著名畫家共同組成了'吳門畫派'這一重要的畫派,其中的唐寅、沈周、仇英還有今天的這位文征明就是我們所說的'吳門四家'(明四家)。今天我們就來來聊一聊在明四家中被大家稱為詩文書畫'四絕'的文征明。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文征明是一位有著相當高的書畫、文學(xué)造詣的人,通常我們形容一位書畫家很有才華都是說這個人詩書畫'三絕',而文征明則直接被稱為是'四絕'了。文征明的詩學(xué)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書法學(xué)李應(yīng)禎,學(xué)畫于沈周,并與沈周一起創(chuàng)立了'吳派'。
文征明出身于一個武官家庭,他從小便是個十分沉默寡言又生性遲鈍的孩子,甚至直到7歲還沒有開口說話。不過好在他的父親并沒有因此而討厭他,他并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啞巴或者傻子,他認為這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孩子。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父親的想法是對的,盡管文征明直到11歲才開始說話,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明四家'之一。
盡管性格完全不同,文征明與唐寅仍然是關(guān)系非常要好的朋友,這兩人從少年時代起就認識,唐寅還常常到文征明的家中向他的父親請教。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科舉方面的不順利。雖然他們都是相當富有才華的人,但是明朝科舉制這種死板的考試形式顯然不適合他們,文征明前前后后參加了七次都沒有中。雖然始終沒有通過科舉考試,但幸運的是文征明在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下以貢生的身份進京,并通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
在繪畫方面,文征明兼擅花卉、人物、山水等諸畫科,尤其擅長山水。文征明的畫,初學(xué)沈周,后又取趙孟頫、王蒙、吳鎮(zhèn)三家之長。其畫風呈現(xiàn)粗、細兩種風格,粗筆取自沈周、吳鎮(zhèn),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干筆皴擦和書法飛白。細筆則取法趙孟頫、王蒙。
關(guān)于書法:其實一開始文征明的書法很一般,在歲試時還被宗師批評其字不佳。因此文征明便開始發(fā)憤圖強潛心練習,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書法上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