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部文化的瑰寶,其認(rèn)為世界萬物是發(fā)展變化的,主要分為陰陽兩種要素,是一部最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吨芤住分械?0句經(jīng)典名言,領(lǐng)悟人生,深有感觸。
1.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出自《周易·系辭上》。上天所幫助的人,會順從天道。人們所輔助的對象,是那些真誠守信的人。
2.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出自《周易·系辭上》。文字不能夠?qū)懕M想要說出的言語,言語也不能夠完整的表達(dá)自己的想法。
3. 天地之大德曰生。
出自《周易·系辭下》。天地的偉大德澤,就是化生萬物。
4.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出自《易傳·文言傳》。積累善行的家庭,后代一定能夠享受福報。不積累善行的家庭,后代一定會遭受災(zāi)禍。
5. 君子以儉德辟難。
出自《周易·否》。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災(zāi)禍。
6.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出自《周易·謙卦》。極其謙虛的君子,能夠通過謙卑的方式來自我修養(yǎng)。
7. 同人于宗,吝道也。
出自《周易·同人卦》。只贊同與自己親近的人,而不能去團(tuán)結(jié)其它的所有人,這是發(fā)生危險的根源所在。
8.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出自《周易·大有卦》。公卿向天子獻(xiàn)禮致敬,這種事讓小人來做就有害了。
9.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出自《周易·謙卦》。謙卑的人如果身居尊位,他的道德就能光大;就算身處卑賤,他的品行也不會被冒犯。
10.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出自《周易·系辭下》。不善行不能夠成就自己的美名,積累不通過積累,也不足以使自己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