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很簡單,簡單得只要一按快門,照片就出來了。
攝影很難,要拍出好的作品,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識。
有位影友玩了快十年攝影,得出這樣的體會:
攝影越深入發(fā)現要學習的東西越多。
有好多玩攝影的朋友常常來咨詢,為什么照片總是拍不好,有什么好的方法。大部分人都想找到一條捷徑,可以快些學好攝影,拍出好的作品。
看過許多成功攝影師的學習歷程,大部分發(fā)生質變都在三年以上。就好象我們讀書一樣,從小學讀到大學要多少年呢。如果我們不讀小學中學,直接就讀大學,不是可以省很多年么。
學習是有個過程的,要掌握一項技能就必須努力去學習和鉆研,不要總想著速成。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還是心急,心靜不下來,想快反而慢。
磨刀不誤砍柴工
這一期我們來分享攝影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來提高攝影水平。
分析照片的能力
常常有影友發(fā)照片來讓指導,好多影友自己看不出照片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還有的影友說自己拍的照片總是被妹子嫌棄。而這些問題往往是由于自己沒有分析照片的能力。
一張照片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主要是個人的審美水平和鑒賞的標準不一樣。
不玩攝影的人看照片和玩攝影的看照片是不一樣的,就好象妹子看照片,大多關注的是人物的形象,臉好不好看,皮膚怎么樣,身材夠不夠好等等,而玩攝影的人更關注作品的構圖、光影、色調等等。
一般攝影愛好者和攝影評委看作品也不一樣,評委關注更多的是作品的表達,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等等。
紀曉嵐有句話說的,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考官。
我們拍照片也是一樣的,主要看這張照片的用途是什么,換句話來說,就是看你的照片主要是拍給誰看的。
比如說照片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妹子,我們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妹子的喜好,她喜歡什么風格的照片。在影樓里你會發(fā)現有很多本相冊的樣本給顧客看,一是讓顧客看到影樓的技術水平,二就是通過畫冊來了解顧客喜歡的風格。
了解了妹子喜歡的風格后,再根據主題來做出拍攝方案。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要注意妹子喜歡關注的方面。多換幾個角度,看哪個角度拍臉形更好看,身材更好等等,觀察畫面中哪些元素對人物的美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有利的就加進來,不利的就想辦法把它減去。
在后期處理的時候也是一樣,對美有利的地方要加強突出,而對美不利的地方就把它淡化。
照片拍得不好看,好多人往往就是在拍之前沒有進行思考,如何去分析畫面中的元素,哪些應該保留,哪些需要舍棄。
前期有不理想的地方,這時就要靠后期來完善,比如磨皮、液化、美白、調色等等。想要拍出妹子喜歡的照片,那就要按妹子的審美來,而不是按你的審美來拍。這就是有的攝影師不理解,自己拍的照片總是被妹子嫌棄的原因。
同樣的道理,如果拍的照片主要是給攝影愛好者看,那就要從攝影愛好者的角度出發(fā)。加強構圖、光影、色調等方面的東西。
在拍攝的時候要考慮多一些,分析如何構圖更完美,什么樣的光影更好看,配什么色調更符合主題的表達等等。
這時就不能按妹子的審美水平來,而是按攝影師的鑒賞標準來。從攝影師關注的方面進行分析。
提升了分析照片的能力,有助于拍攝的時候就知道怎么拍,后期怎么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