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雅趣】
春讀詠柳詩
作者:丁桂興
我喜愛讀古人的詠柳詩,更喜歡尋覓詩中山水的澄明,曠野的意境,心靈的牧歌。春曖花開,草長鶯飛,在詩人的眼里,柳樹不單是春天的使者,明媚的象征,而且是脈脈懷舊,殷殷期盼,款款寄托。于是文人的筆下,柳樹時常種植在他們的心田,春意融融,詩情裊裊。
古代詩人吟誦柳樹,恐怕流傳最廣的是唐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古往今來寫柳樹的騷客不乏其人,但獨樹一幟的卻是賀知章。他巧妙地把春風比喻成剪刀,還柔柔地問了一句:是誰剪裁出這滿樹的青青柳葉啊?其實,詩人所要表達的是春天的喜悅與空靈,情韻與閑適。
剪歸剪,裁歸裁,揮舞不盡的是楊花柳絮。自古“楊柳”并稱,對楊花的評價卻褒貶不一。韓愈的《晚春》有詩:“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杜甫的《絕句漫興之五》也云:“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痹谥娙说男木忱?,楊花柳絮沒有個性色彩,只有偏見和失落。但另一群詩人卻有反駁的聲音,吳融就有《楊花》:“不斗濃華不占紅,自飛晴野雪朦朦。百花長恨風吹落,唯有楊花獨愛風?!辈排摹督^句》:“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任南飛又北飛?!睏罨醪⒉皇歉哔F的出身,也許就是天生的卑微,但其有獨特的品德,并沒有妨礙在人們心目中的婀娜多姿。
柳字的諧音是“留”,文人墨客又喜愛在驛路邊、長亭畔分手離別,折柳相送。李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狈冻纱螅骸澳昴晁涂蜋M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鼻а匀f語,離愁別緒,一切盡在濃濃的惆悵與慰藉中。
在撩人的春色里,滿眼都是醉人的風景,棲息在心靈里的是縱情的詩畫。一個人整天可以忙忙碌碌,春天閑暇之時,不妨讀讀詠柳詩。盡管我們每天都處在凡塵紛擾中,如果不懂得春天的詩意,不領略詩人的情懷,不品味時光的溫存,那么就不會欣賞心海彼岸里的春景。與春天同在,與柳樹相伴,喚醒沉睡已久的往昔,心靈深處定會剪裁出愉悅的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