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道創(chuàng)始人|鬼谷子智囊團|民間手藝人
版權(quán)所有 違者必究
▼
冒昧的問一句:你的人緣怎么樣?其實不需要難以啟齒,對于大部分人而言,人緣只能算一般。相信有朋友會說了,憑啥咧?我跟別人非親非故,干嘛要給予別人?相信我,如果你真這么想,那么多年來應該活的很辛苦吧,畢竟沒朋友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活到我這個年紀,對于朋友再不會奢求如年少輕狂、不諳世事時,希望有人為你挺身而出。更不奢求能在蹉跎激蕩,飽經(jīng)風霜時,幻想能有人提攜你一把。浮生半世,或許對朋友的定義也僅僅為:點一根煙、倒一杯酒,閑敘點心里話。朋友,有時候就像是樹洞,聆聽著你的絮絮叨叨的廢話。這點要求過分嗎?不過分。但是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發(fā)的自我,自私,以至于沒有朋友。今天,咱們探討一句話:善與而不爭。你懂的,阿信的主業(yè)是讀鬼谷子的,所以這句話自然是出自《鬼谷子》。答案是善與。與,就是給與。跟超市購物一樣,要想拿走貨物,就必須要掏出“真金白銀”。當然了,感情投資也是可以的,但是總要先給與情感吧。這就好比,阿信想跟你交個朋友,于是乎,今天強行把自己按在寫字臺面前寫文章。往大了說,我是在寫作弘道。往小了說,我就是希望付出我的時間和縱橫學知識,與您交個朋友。我覺得,鬼谷道不應該是我一個人去弘揚,而應該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齊心協(xié)力去做。所以在交朋友之余,還能做一件人生有意義的事情,阿信是幸福的,因為我很早就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一直努力的付出,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弘揚鬼谷道。尤其是連續(xù)多次在路邊發(fā)現(xiàn)行人們沉醉于短視頻里小姐姐的“濾鏡美顏”中時,不得不感慨道“美女猛于虎也”。大家知道我討厭雞湯、成功學,但是我覺得是短視頻里的漂亮小姐姐為我報仇雪恨了。有美女看,神馬雞湯、成功學都是浮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甚至我覺得我也會被美女小姐姐打敗,畢竟學習是讓自己痛苦,而美女會讓自己快樂。后來我自己琢磨明白了。美女解決的是“色”的需求,而我解決的是“說”的需求。“飲食男女”們每天要揮發(fā)荷爾蒙,但是作為一個社會屬性的社會人,每天又需要“侃侃而談”。所以,其實我跟漂亮小姐姐們一樣,解決的是不同的需求罷了。與,是給與。但是只懂得給與是萬萬不行的,因為鬼谷子在“與”的前面還加了一個字“善”,也就是擅長給與。因此,如果你想看漂亮小姐姐,而我給你的卻是游說的本事,那就不能稱為“善與”。因為我解決不了您揮發(fā)荷爾蒙的問題。但是漂亮小姐姐也解決不了您學習游說的需求。所以解決“色”的問題去找漂亮小姐姐,解決“說”的問題來找阿信。我清晰的知曉我的價值在哪里?我能解決什么具體需求。可是很多朋友卻會遇到這樣問題:我已經(jīng)堅持不懈的、全心全意的付出了,可別人就是不搭理我。努力是沒錯的,但是如果不帶腦子的努力,幾乎也等于白費。這句話,適用于職場、商場,也適用于情場。笨拙的人才會一味的給予,而不關注他人的需求。而“善與”的人則會根據(jù)別人的需求,選擇性的給與。比如,八月十五要到了,人情往來在所難免,那么你的選擇是“與”還是“善與”呢?前段時間,我被人嘲笑了。源于我跟一個朋友的朋友說:鬼谷子的縱橫家和老子的道家,其實都講究:無為。確實,這個時代,但凡經(jīng)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總會把諸子百家的思想當成封建迷信、思想糟粕。后來我更是聽到了一種聳人聽聞的說法,很長一段時間里:封建指的是儒家,迷信指的是道教。我確實見過一些打著儒家幌子,兜售各路雞湯的。這類人自然也被各路知識分子們窮追猛打、口誅筆伐。可是,傳統(tǒng)文化里有糟粕,其實也有精華。比如有個叫阿信的人,就不遺余力的提煉縱橫學精華,希望能跟您交個朋友。雖然被嘲笑且蔑視了,不過我依然堅持我的原則:縱橫家的思想基因里確實有“無為”。如果說道家是把無為抽象化了,成了形而上的道。那么縱橫家就是把無為具象化了,成了形而下的術(shù)。還是要從鬼谷子的思想說起,鬼谷子說“善與而不爭”?!吧婆c”前文中已經(jīng)說明,那么接下來應該是“不爭”了。何謂“不爭”?老子曰: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確實很要人命,因為聽起來很讓人費解。既然是“不爭”,為什么又能達到“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效用?很顯然,老子是在闡述“不爭為爭”的思想??墒蔷唧w如何應用呢?相信大家在平時與人溝通時,總會經(jīng)歷過跟人“爭論、爭辯、爭吵”的事情。那么阿信想問一句:你爭贏了嗎?我猜結(jié)果八成是割袍斷義、反目成仇吧。所以應該怎么做呢?鬼谷子和老子異口同聲的回答:不爭。當然不能,老子是個老滑頭、老油條,信奉的是“以柔克剛”,用我媽從小教誨我的話說叫“軟的克剛”??墒前硧屩桓嬖V我原理,卻沒教我具體的操作方法。不騙你,青少年時代的阿信一度把自己搞的軟趴趴的,甚至崇拜起了頹廢風格。覺得這樣才是對的。如今想起來懊惱不已,那時候應該是滿腔熱血才是啊,人不輕狂枉少年。只怪未經(jīng)人點撥,讓我度過了一個頹廢的花季雨季。我能怪老子嗎?我能怪鬼谷子嗎?所以,有緣人,希望你看到這篇文字后,能夠了然,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不在字里行間,沒點故事的人確實很難體悟鬼谷子的思想。好的,我們言歸正傳,繼續(xù)講“不爭為爭,以柔克剛”。阿信并不會講什么大道理,而且這個智慧應用起來太簡單了,說了你會恍然大悟,然后嘴角38度上揚發(fā)出得意的笑容。咱們其實可以很淺顯且通俗的理解“不爭”,就是不能爭論。不是不能爭,而是因為爭沒用。游說是集“居柔、守弱、不爭”為一體的溝通表達方式。一般而言,要想成功說服別人,游說者首先需要學會保持柔和、懂得守弱,不與人爭。幫助別人。就如鬼谷子說的:說之者,資之也。想說服別人,就必須要學會幫助別人。一言以蔽之,為人處世一定要懂得兩點:善與給予,不爭為爭。好的,今天就聊到這里,我是鬼谷道創(chuàng)始人阿信(個人微信:ggzdao)、一個讀《鬼谷子》的民間手藝人,希望通過我的付出,有幸能跟您交個朋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