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給學生打分靠“相面”
更多文摘點此瀏覽!花季閱讀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名人傳記武俠小說玄幻小說世界名著一生必讀網絡十年詩詞講讀百年諾獎名家繪畫四大名著百家講壇成功勵志好故事網本文已被閱讀 872 次 發(fā)布時間:2012/1/18
林語堂(1895~1976)上世紀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教英文課的時候,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望眼欲穿。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里的東西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
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弄得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課堂變成了茶館。但學生們并不敢真吃,只是望著他,不知他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林先生開始講課,操一口簡潔流暢的英語。開宗明義,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闭f到這里,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睂W生們哄堂大笑。林語堂微笑著招呼學生:“請吃!請吃!”教室里響起了剝花生殼的聲音。林語堂宣布下課,夾起皮包飄然而去。此后,每逢林語堂講課時,總是座無虛席。
林語堂痛恨上課點名,但他的學生卻從不缺課,不像其他課,老師點名后,居然還有人乘機溜課。他上課時,教室里總是擠得滿滿的,座無虛席,甚至連別班別校的學生,也往往會趕來旁聽。一則因為他的名氣響,他編了《開明英文讀本》和《開明英文文法》等,儼然是一位英語教學的權威專家;再則他的課講得確實有水平,學生來不來,悉聽尊便;上課講什么,怎樣講,則悉聽林語堂之便了。他從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上課用的課本也不固定,大多是從報章雜志上選來的,謂之《新聞文選》,生動有趣,實用易懂。他也不逐句講解,而是挑幾個似同而異的單詞比較。比如他舉中文的“笑”為例,引出英文的“大笑”、“微笑”、“假笑”、“癡笑”、“苦笑”等以作比較。學生觸類旁通,受益無窮,大感興趣。他的腦子里似乎也沒有多少師道尊嚴,不像有的先生擺出一副儼然神圣的架勢,裝腔拿調,他則笑顏常開,笑語連篇。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從不正襟危坐,他說太累,他受不了。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講著。在講臺上踱來踱去,有時就靠在講臺前講。講著講著,一屁股就坐到了講臺上;有時也坐在椅子上講,講得興濃,得意忘形,情不自禁,居然會像家居那樣,將兩只穿著皮鞋的腳蹺到講臺上。學生們先是大愣,后來也就習慣了。
林語堂還有一項絕招,就是以“相面打分”,他所教的英文課程,從來不舉行考試,每當學期結束前,要評定學生成績,他便坐在講臺上,拿出學生名冊,一一唱名,被點到的學生,依次站起,他如相面先生一般,略向站起的學生,看了一看,便定下分數,他對著沒有十分把握的學生,就請對方到講臺前,略微談上幾句,然后定分。
有人問他,怎么能憑外表來打分數呢?他說:“假如我只在大學講臺演講,一班五十幾個學生,多半見面而不知名,小部分連面都不認得,到了學期終,叫我出十個考題給他們,而憑這十個考題,就定他們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做!”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憑著超強的記憶力,全班的學生幾節(jié)課下來后,自己便能直呼其名,然后他在課堂上,隨時點指學生回答問題。因此,還未到學期結束之時,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程度,他心里早已有數,這就是他敢于“相面打分”的秘訣。
據當時上過林語堂課的學生們回憶說:“林教授(相面)打下的分數,其公正程度,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計分的方法,所以在同學們心中,無不佩服。 ”
(《遼沈晚報》2011.12.18 陳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