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是由腸道吸收進入,廢物和毒素也是由腸道排出的。因此腸胃不好的人,要么瘦得像竹竿,要么就胖成球,對健康十分不利。
感覺膝蓋中了一箭……腸胃健康既然辣么重要,該拿什么拯救它?
首先當然得明白為什么腸胃不好,才能對癥下藥吶?。?/span>
饑餓時,胃內(nèi)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yǎng)集中在晚餐上,這樣做不僅易導致肥胖,還會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fā)潰瘍的形成。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這種菌可通過餐具、牙具等傳染,以及不衛(wèi)生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經(jīng)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導致胃寒;
咖啡和濃茶中都含有令人中樞神經(jīng)興奮的物質(zhì),可能通過反射導致胃黏膜缺血,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功能,促成潰瘍發(fā)生,并且對腸胃有刺激性作用;
許多人為避免浪費,把剩飯加熱后再吃。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加熱到60度以上時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fā)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
運動有助于胃腸的蠕動,能幫助消化。剛吃完飯不適合埋頭工作,因為胃腸的消化需要有足夠的血液保障;如果吃完飯就工作,血液供給大腦,胃腸得不到消化所需的循環(huán)血量,這會十分影響消化。
當人處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會通過大腦皮質(zhì)擴散到邊緣系統(tǒng),影響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直接會導致胃腸功能失調(diào),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無論是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如果疲勞過度,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diào),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胃粘膜受到損害。
看來生活中傷害腸胃的因素還真不少
為了擁有健康的身體
這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別以為心情不好,大吃一頓就能發(fā)泄情緒,滿足自己。暴飲暴食,可是傷胃的一把利劍。毫無規(guī)律地往胃里塞東西,它根本無法承受,只會給你的身體帶來麻煩。還有飯點一定要有規(guī)律,晚上太遲就不要進食了,讓腸胃也休息一會兒吧。
每次用完餐具后,記得把餐具放進消毒柜里,保持廚房空氣的流通,避免細菌的滋生??曜宇^朝上放進透氣、控水的筷籠中。
多吃新鮮的溫性水果,保證每天攝入300-350克的新鮮水果。多數(shù)新鮮水果含水量85%-90%,富含維生素C、鉀、鎂和膳食纖維素,有益于人體健康。
肉類向來是餐桌上的主角,然而吃起來“肥香油膩”的菜肴,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平時不妨多吃點綠色蔬菜,幫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的蔬菜,深色蔬菜應占二分之一。為防止蔬菜中的營養(yǎng)流失,在烹飪蔬菜時,應先洗后切,急火快炒,開湯下菜,這樣可以較好地保留營養(yǎng)物質(zhì)。
幾大肉類食物中,紅肉的攝入是最容易過量的,一旦過量,可能引起高膽固醇血癥;平時可以多吃些白肉,如雞、鴨、魚類。比如清蒸魚就很好,既能減少油鹽攝入,又能保存營養(yǎng),是調(diào)理腸胃不錯的選擇。
餐桌上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多數(shù)離不開辣椒和鹽。但鹽和辣椒吃得太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更會傷腸胃!偶爾吃得咸了,可以嘗試吃頓“無鹽餐”,同時減少辣椒的攝入。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
平時在飲食上多加注意,
加上小康康給大家支的招
腸胃肯定妥妥滴不傲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