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鄭州的劉先生正和朋友聊天,突然吐出一口血,隨即昏迷了。朋友嚇壞了,趕忙把他送到醫(yī)院,雖然醫(yī)院全力搶救,但劉先生再也沒有醒來。劉先生死于胃出血,長期肝硬化是導致他胃出血的主要原因。
4月的一個早上,一個60來歲的患者來到我的診室,自訴昨晚與朋友飲酒后,胃部脹滿不適,并吐了幾口血。在筆者正要給他做腹部檢查時候,他突然大口吐血,約有1500ml。故立即轉(zhuǎn)到急診科,算是保住了性命。原來這是個肝硬化患者,大出血的原因也是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引起的出血。
另據(jù)資陽大眾網(wǎng)報道,不久前,一老人醉酒后在街頭突然大口吐血倒地,幸虧圍觀群眾及時撥打了120,老人才僥幸撿回一條性命。
著名畫家陳逸飛,也是因急性胃出血不幸去世。
急性胃出血非常兇險,以前死亡率高達50%~70%,目前雖然藥物和治療手段有所改進,但死亡率仍然高達40%~50%。
引起胃出血的原因中,肝硬化占了大多數(shù)。
胃出血是民間的說法,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胃出血分兩種情況:
一是消化性潰瘍所致,消化性潰瘍與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guī)律、情緒異常緊張有關(guān),這類胃出血不難治。
二是肝硬化導致的胃出血,這類胃出血是最難治的。
肝硬化多由乙肝發(fā)展而來,長期肝硬化的患者,肝臟變得又硬又小,向肝臟供應營養(yǎng)的門靜脈,在工作時就會遇到較大阻力,繼而出現(xiàn)門靜脈高壓,并牽連食管胃底靜脈,致使食管胃底靜脈壓力升高。正常的食管胃底靜脈包繞在黏膜里,被黏膜保護著。壓力長期增高,食管胃底靜脈會從黏膜里“跑”出來,裸露在外面,加之靜脈壓力越來越大,血管就容易破裂,這就是出現(xiàn)急性胃出血的原因。
急性大量出血。出現(xiàn)嘔大量新鮮血液,黑便或暗紅色血便。當出血量在1000ml以上時,可出現(xiàn)低血壓或休克癥狀,常需緊急處理,如延誤診療可導致患者死亡。
慢性隱性出血。肉眼不能觀察到血便,又無明顯臨床癥狀,通常在做大便潛血化驗時才被發(fā)現(xiàn)。
慢性顯性出血。肉眼可觀察到鮮紅、咖啡色嘔吐物或黑便。
一旦出現(xiàn)胃出血,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對患者進行正確施救。
●平臥
出現(xiàn)胃出血后,應當立即臥床休息,最好采取平臥位并將下肢抬高。變換體位時要特別小心,因為病人出現(xiàn)大量失血時,如果不注意,突然站立時往往會因一過性腦缺血而暈厥,導致摔傷等意外發(fā)生。
●保持呼吸道通暢
保持呼吸道通暢是家庭救護中最重要的。因為患者嘔吐的血液或胃內(nèi)容物如果被吸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窒息或?qū)е挛胄苑窝?,特別是血壓較低、神志不清、身體狀況較差的老年患者更易發(fā)生。因此,當患者出現(xiàn)嘔血時,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cè),避免誤吸,并及時清理口腔內(nèi)的異物。
●禁食禁水
如果患者出現(xiàn)嘔血或黑便,應立即停止進食或飲水。因為進食和飲水不僅會加重病灶出血,還會給入院后做胃鏡檢查及治療增加困難。吐血后,最好讓病人漱口吐出。注意,此時的水不能咽下,以免阻塞氣管。
●嘔血和黑便
胃出血后,血液刺激胃,便會出現(xiàn)嘔吐癥狀。如果出血后立即嘔出,血液呈鮮紅色;如果血液在胃內(nèi)停留一段時間,經(jīng)胃酸作用后再嘔出,則呈咖啡渣樣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從腸道排出。
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經(jīng)過腸道時,與腸道內(nèi)的物質(zhì)發(fā)生作用,就會變成黑色。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樣黑便。只有當出血量大、血液在腸道內(nèi)通過很快時,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紅色,或偶爾呈鮮紅色。
一般而言,出血量大時,有黑便又有嘔血;
出血量小時,常常僅有黑便。
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腸(在胃的底部),嘔血較少見。
●心慌、面色蒼白
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僅在長時間出血后出現(xiàn)貧血。如果出血量多又快,則可出現(xiàn)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甚至血壓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現(xiàn)。
●上腹疼痛
慢性胃出血常見病因是胃潰瘍病,若為潰瘍病出血,則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
胃出血后 進食一定要注意 對于嘔血的患者,一定要禁食。連續(xù)12小時以上不再嘔血了,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吃東西。
胃出血后吃東西時一定要掌握以下原則:
開始以流質(zhì)食物為主,比如稀米湯和藕粉等,牛奶也要適量。不要飲用太酸太甜的食物,這些均可導致胃酸增多,刺激胃黏膜。進食時要少量多餐,飲食以溫熱為主,過熱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擴張,不利于止血。
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是預防胃出血的最好方法。如果有乙肝病史,應密切關(guān)注乙肝的變化,每半年查一次肝功能和彩超,并做乙肝DNA的檢測。一旦醫(yī)生告知需要干預,應積極進行治療,最大限度地防止肝硬化的發(fā)生。
如果已經(jīng)出現(xiàn)肝硬化,除積極治療肝硬化外,每3個月還要做肝功能、DNA和彩超檢查,并檢測肝癌標記物。對于已經(jīng)有過胃出血的患者,要等病情平穩(wěn)時做胃鏡檢查,看看門靜脈的曲張程度,必要時在胃鏡下做治療。
除了肝硬化,還有一些藥物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比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服用人群巨大。阿司匹林藥物本身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加之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長期服用,有可能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
建議老年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時,應密切觀察大便的顏色,一旦出現(xiàn)黑便,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定期檢測大便潛血,也是盡早發(fā)現(xiàn)胃出血的好方法。
另外,對于有過潰瘍的人,在口服阿司匹林時,最好同時服用抑酸藥物,比如奧美拉唑等。
1.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保持心情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
2.三餐定時定量,宜少量多餐,不可暴飲暴食。過飽可以使胃內(nèi)壓力變大,如果有較深潰瘍,有可能出現(xiàn)胃穿孔,引起出血。
3.戒煙。煙草可以使血管收縮,使人體缺血缺氧更加嚴重。同時,煙里的有害成分會使胃里的黏液分泌減少,胃少了黏液的保護,更容易出血。
4.限制酒、咖啡、濃茶、可樂、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食物不宜過甜過咸過冷過熱。
5.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飯后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6.以易于消化的烹調(diào)方式為主,比如蒸、煮、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