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出現(xiàn)消費者搶購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的情況。公開報道顯示,有個別市民甚至一次性購買了600斤大米。視頻來源:極目新聞
但是對于米廠來說,這股風吹幾天就結束了,一些米廠已經被折騰害怕了,他們開始為未來半年的倒春寒作準備。。。
2021年春節(jié)的囤貨潮,大部分家庭米面油的庫存均超過三個月以上,有些甚至達到了五個月以來。所以今年3月份以來,各地大米銷售市場異常冷清,市場仿佛進入了冰封期。整個大半年時間,大米銷售價格一路震蕩下行,具體見不堪重負的稻米市場一文。直到這幾天大家的瘋狂搶購才讓大米市場火熱了一把。這樣看來,今年的大米市場只有兩個季,兩波瘋狂囤貨季和后面漫長的寒冬。所以由于大米市場低迷這波搶貨,大米價格基本未漲。而對于民眾瘋狂搶購的現(xiàn)象商務部門立即呼吁大家保持冷靜,表示只是常規(guī)通知,每年都例行發(fā)布,而且全國糧食供應充足。做此通知,只是基于今年秋冬季節(jié)新冠疫情多地散發(fā)、極端天氣頻發(fā)、蔬菜價格上漲、限電停電等方面的影響,政府鼓勵大家多做準備,以免措手不及。雖然當前國際糧食價格持續(xù)上升,國內疫情多點散發(fā),但我們不必過度驚慌,更不需要瘋狂囤積糧食。國家層面已經表態(tài),我國庫存總量處于歷史高位,小麥、稻谷兩大口糧品種占總庫存70%以上,國內糧食市場供應完全有保障。今年以來,國家不僅高度關注糧食安全,而且對糧食應急體系建設狠下抓手,推動政府儲備與企業(yè)儲備互為補充、協(xié)同發(fā)展的應急機制,下發(fā)《糧食應急保障企業(yè)管理辦法》的通知,確保企業(yè)在應急狀態(tài)下有效發(fā)揮糧食應急保障作用,認定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等68家第一批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yè),要求企業(yè)在糧食應急狀態(tài)下,要保證糧油的應急加工和銷售,保持必要的糧油庫存量,切實做好糧油供應配送工作,確保糧油供應充足、質量良好、價格穩(wěn)定。除此之外,河南、浙江、云南等多個省份正在陸續(xù)建立“政府儲備、企業(yè)儲備互為補充”的全社會儲備共擔機制。截至目前,全國已有糧食應急加工企業(yè)5500多家、糧食供應網點4萬多個、糧食應急配送中心2800多個、糧食應急儲運企業(yè)3000多家,已經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在應對各類突發(fā)應急事件中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
所以,作為國人我們對于糧食安全應該是十分自信的,國家糧食儲備就像是“定海神針”,有足夠的力量保障我們的口糧問題,不會讓我們餓肚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很強的存儲觀念,“有備無患”、“居安思?!笔俏覈鱾飨聛淼膽?zhàn)略智慧。去年,《四川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草案)》就率先提出,明確鼓勵城鄉(xiāng)居民家庭平時根據(jù)需求儲存一定數(shù)量的口糧。從長期看,提高應急管理意識,增加必要家庭應急商品儲備,是危機時刻保障一個家庭的重要防線,同樣是國家應急體系的必要補充。面對不確實的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不要跟風購買。建立家庭儲備更不在此一時,而在長期。更不要選擇一次性巨量囤積,不理性的消費只會造成市場混亂、失衡,盲目囤積的糧食到頭來自己吃不完,還發(fā)霉招了蟲子,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