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辛苦苦長大,還不就是為了,想干嘛就干嘛。
昨天圣誕節(jié),為了響應(yīng)節(jié)日氣氛,晚飯我吃了湯圓餡的餃子。
后半夜有點餓,又叫了份炸雞外賣。
朋友圈底下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吃蘋果?
我在心里默念:我樂意。
對佩佩來說,逢年過節(jié),家庭聚會是她的噩夢。
她媽每次都會當(dāng)著一幫親戚,指著她說:“來,佩佩,站起來說段英文的祝酒詞?!?/span>
昨天圣誕節(jié)聚餐,她上高中的表弟也來了。于是親朋好友的要求就變成: “來,佩佩,你倆都會英語,跟弟弟來段對話?!?/span>
我們笑出了眼淚,也紛紛想起了從小就被大人和旁人支配的恐懼。
我辛苦長成了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年少女,難道不就是為了,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嗎?
長大后我發(fā)現(xiàn),
垃圾食品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
前兩天去阿姨家吃飯,我剛上小學(xué)的侄子指著一盤苦瓜炒蛋說:“我不吃苦瓜”。
阿姨“砰”地把筷子摔倒桌上:“那你就什么也別吃了。”
我小時候也不吃苦瓜。
我媽為了改掉我挑食的毛病,連續(xù)做了一個月苦瓜宴:肉末煸苦瓜、釀苦瓜、清炒苦瓜、苦瓜煎蛋、涼拌苦瓜……
家長在治療挑食方面,簡直是喪心病狂。
于是,本著互幫互助的原則,我把那盤苦瓜全推到我侄子面前:“小孩子不能挑食,來,多吃點。”同時悄悄夾走了旁邊的一大塊雞蛋。
我侄子翻了我一個大白眼。
我的同學(xué)小青,家里的“祖訓(xùn)”是:吃飯的時候不準(zhǔn)喝飲料。
她告訴我的時候,正坐在沙發(fā)上一邊喝可樂一邊吃薯片,手上還有下午掛吊瓶時候留下的針眼。
小時候和她家里人出去吃飯,每當(dāng)其他長輩問她:“你想喝什么飲料?。俊彼龐寢尶偰芤匝咐撞患把诙畡萏嫠卮穑骸拔覀兗液⒆?,吃飯的時候從來不喝飲料?!?/span>
現(xiàn)如今,她的冰箱,被飲料承包了。
講故事的途中,她又喝了一瓶冰鎮(zhèn)果汁,一罐酸牛奶。
她堅稱:腸蠕動,腸輕松。
然后下午,腸胃華麗麗地掛了。
大人們不是在管你,
就是在來管你的路上
作為一個北方人,我來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脫掉秋褲。
在同事羨慕的眼光下,靠一身正氣熬過整個冬天。
取暖基本靠抖。
上小學(xué)的時候,我媽熱衷于給我縫各種花色的棉褲。那時候,學(xué)校廁所還是磚砌的那種,大冬天的時候我站在里面,光是解開棉褲的扣子手就已經(jīng)凍得不行了。但堅決不能不穿,不穿就是不聽話,就是臭美,就是小資產(chǎn)階級。
如今的我,早已擺脫棉褲的束縛。
挺好的,就是陰天下雨,膝蓋有點疼。
不過沒事,我還有保溫杯和枸杞。
我們95后,絕不認(rèn)輸。
不在家住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隨時隨地收拾屋子。
想堆哪就堆哪。
小時候,我媽每次一進(jìn)我房間,就會開啟暴風(fēng)式嫌棄。
現(xiàn)在好了,視頻的時候我只要拿塊床單一遮,她根本看不出來。
這招挺管用的,就是梅雨季節(jié)出差兩周回來以后,衣柜的角落長了小蘑菇。
至少說明室內(nè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比較健康。
想買不能買,是童年永遠(yuǎn)的痛
同事阿老師說,她前幾天等電影開場的時候,去抓了一會兒娃娃。有個小姑娘就在邊上,苦苦哀求她媽媽,希望能玩一會。
她媽媽明顯被她吵得很無奈,于是勉強(qiáng)說:“好吧,但只能抓20塊錢?!?/span>
20塊都花光了,小姑娘一個娃娃也沒抓到,不情愿地被媽媽牽著走了。
阿老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不讓她抓娃娃、玩跳舞機(jī)、買零食的日子。
她一邊覺得小女孩可憐,一邊用支付寶充了100塊錢,最后成功抓到了3個娃娃。
我家有一柜子《名偵探柯南》,是我大學(xué)用做兼職賺的第一筆錢買的。
我小的時候,想要什么東西,是要拿學(xué)習(xí)成績換的。
我當(dāng)時特別想買《名偵探柯南》的系列漫畫書,我媽要求我,當(dāng)周周測必須是班上前三名。
有一次我考了第五,無論我怎么懇求我媽,她都不同意我買新的一期。那天,我邊寫作業(yè)邊哭,滿腦子想的都是工藤新一,做的答案幾乎都是錯的。
后來收集了一柜子的《名偵探柯南》,但我再也沒看過。
佩佩是洋娃娃的成年愛好者。
我第一次去她們家,她給我介紹她的家庭成員,整整用了一個小時。
她小時候想買洋娃娃,基本采用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法。她小小年紀(jì),就熟練掌握了在商場大喊—坐地痛哭一條龍索求禮物的技能。
但她和我說,那個時候是清清楚楚地覺得自己丟臉,但想著想要的玩具,就決定臉也不要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她臉大是有原因的。
還是長大好啊,
最大的煩惱不過是零食沒吃飽
最近看《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26歲的她有兩個娃,老公有了外遇,房子是夫家的,她只好搬回娘家去,忍受父母的挑剔,比如,不可以半夜兩點回家,不可以有不三不四的朋友,不可以把毛巾扔在地板上,否則就不給她買電視機(jī)……又回到了被父母支配的日子。
小時候我總想著:等長大了,我要把現(xiàn)在所受的壓制和委屈,都報復(fù)回去。后來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
長大,的確不意味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人生,也總是需要你吃不愛的食物,放棄你很想要的東西。
但是,我們還是想掙脫管教和束縛,哪怕家里很亂、腸胃紊亂。
就像麥瑟爾夫人,最后還是想搬離父母的家,終歸想靠自己,終歸想成為自己。
長大最好的滋味之一,是自由啊,成為自己的自由,哪怕它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