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當了媽媽才知道,生孩子并不是生下來就行了,我們還要“教養(yǎng)”孩子,育兒就像一份沒有評分的考卷,只有孩子知道你答的如何。
剛生下小糖果的時候,糖媽也曾十分焦慮,生怕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傷害到小糖果,為此我找了大量的育兒資料。
網(wǎng)上像一個巨大的信息網(wǎng)雖然信息很多,但真假卻很難分辨,這時一些“權(quán)威專家”的指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家長也更愿意相信這些“專家”們。
在眾多專家中,有一位專家深受家長們的信賴,她就是——李玫瑾。
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從事研究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很有一手。
不同于其他專家一味要求父母忍讓孩子,李玫瑾主張“該出手時就出手”,針對這些難纏的育兒問題時,也都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幫助家長們答疑解惑。
但就是這樣一位備受信任的育兒專家,卻有一個職業(yè)平凡的女兒?
李玫瑾教授走紅后,很多網(wǎng)友猜測李玫瑾的孩子應(yīng)該也特別優(yōu)秀,畢竟是育兒專家的孩子不說哈佛、劍橋也要985打底。
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李玫瑾教授的女兒并不是什么名校畢業(yè),也不是什么行業(yè)精英、業(yè)內(nèi)翹楚。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音樂老師,在訪談中李玫瑾自己說道:“女兒上學時文化課成績并不好,大學讀的也是藝術(shù)類院校?!?/p>
這讓大批的網(wǎng)友都感到失望,更有反應(yīng)激烈者直呼李玫瑾人設(shè)翻車,“自己的女兒都教育不好,你憑什么教育別人的孩子?”
對此糖媽只想說大學音樂老師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難道你周圍的人都是大老板、高管嗎?
李玫瑾自己也說,她并不覺得女兒失敗,女兒上學時并不是不努力,相反女兒十分用功但成績卻一直上不了。
可女兒從小對音樂特別喜歡也很有天賦,李玫瑾也很支持女兒,就這樣女兒把興趣變成了工作,如今過的也非??鞓贰?/p>
李玫瑾的女兒為此感到非常焦慮,幾次哭著問李玫瑾:“我要是考不上名校怎么辦?”
李玫瑾卻反問女兒為什么要上名校,在李玫瑾看來上名校并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人生是多面體,孩子有無限的可能。
我們不必把孩子就局限在一個小角落里,引導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多去觀察體會,總有一天孩子會獲得成功。
當然即使孩子最后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沒關(guān)系,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普通人,最怕的就是不敢承認自己很普通。
李玫瑾的智慧也正是在于此,她沒有逼迫女兒一定要考上名校,她敢于承認女兒的普通,并鼓勵女兒找到自己真正所擅長的。
在糖媽看來,李玫瑾教授并沒有人設(shè)翻車,事實上她比那些所謂的“名校生”的父母還要成功,因為她知道什么才是女兒所需要的。
作為母親,糖媽肯定也希望小糖果以后能成才,但如果說孩子并沒有學習的天賦我也不會逼迫她。
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等待父母們?nèi)ネ诰?,從小就開始為孩子培養(yǎng)興趣,找到他最喜歡的并一直堅持下去。
從初中后就可以試著跟孩子討論一下未來的職業(yè),根據(jù)孩子的興趣為其規(guī)劃和制定目標,增強孩子學習的動力。
除了這些性格培養(yǎng)也重要,如果說一顆聰明的頭腦,可以讓孩子在學生時代占盡優(yōu)勢,那么一個好性格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讓孩子做一個自信的人、誠實的人,更要是一個善良的人,當一個孩子擁有了這些美好的品質(zhì)后,他們才能從容面對日后的磨難與不公。
你認為李玫瑾教授的“人設(shè)崩塌”了嗎?
來源:糖果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