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半個月時間,讀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這本號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出“情感引導(dǎo)式教育”的經(jīng)典之作,確實名不虛傳。
全書共六章,前兩章論述什么是“情感引導(dǎo)”,以及為什么要進行情感引導(dǎo)。中間三章分別論述了嬰兒期、兩三歲和四到七歲的一些養(yǎng)育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情感引導(dǎo)。最后一章是從養(yǎng)育者自身出發(fā),強調(diào)養(yǎng)育者要完善自己,改善缺點。全書都圍繞著“情感引導(dǎo)”展開,同時論述了其他教育方法。
什么是“情感引導(dǎo)”?
我在其他親子教育類書里也看到關(guān)于情感教育的論述,只不過在其他書里,是以不同的論述出現(xiàn),例如有的書中強調(diào)要和孩子“共情”,《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 孩子才肯說里》是“幫助孩子面對他的感受”。無論是“共情”,還是“面對孩子的感受”,亦或是這本書說到的“情感引導(dǎo)”,本質(zhì)是都是一樣的。都在告訴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首先面對的應(yīng)該是孩子的情緒和情感。
一本書看下來“情感引導(dǎo)式教育”已經(jīng)深入我心,再加上邊看書邊在不停地實踐“情感引導(dǎo)式教育”,改變了以前很多無效且傷害孩子的做法,并取得明顯的效果。
例如,孩子早上起來吃完規(guī)定的餅干之后,還要求再吃幾塊吃,他不停地央求我去給他拿,并生氣地大叫著。
我嘗試這樣進行情感引導(dǎo),“媽媽知道你早上起來肚子有點餓了,剛剛吃了兩塊餅干之后可能會好點。一會咱們?nèi)ビ變簣@吃更美味的早餐,就不會那么餓了。”孩子一直鬧,我就一直這樣冷靜地進行情感引導(dǎo),沒一會兒,孩子就冷靜下來,不再提要餅干的事。
例如,在班里說到不要去旁邊小賣鋪賒賬的問題,蔡閩旭出于責(zé)任心連說了好幾次張瀚鑫賒賬,張瀚鑫氣得大叫,“我還了!我還了!”情緒非常激動。
我嘗試這樣進行情感引導(dǎo),“張瀚鑫,你以前在小賣鋪賒過賬,后來都還了。蔡閩旭還那么說你,你肯定覺得很委屈,也有點生氣。是嗎?”張瀚鑫沒一會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
例如,下班接上孩子,他很想去游樂場,游樂場有點遠,天氣也不太好,我不同意去,孩子就一直叫著想去。
我嘗試這樣進行情感引導(dǎo),“前幾天你在游樂場玩得都不肯回家,你肯定特別喜歡那個游樂場的一些玩具,還沒有玩夠,所以今天還想去。但是媽媽一個人帶著你不太方便,今天天氣這么冷,我想早點回去看小貓,你肯定也想早點回家去看貓咪。”孩子馬上表示,要回去看貓咪。
例如,午寫時我批評了邢瑞圖的字不好看,并讓其他孩子看邢瑞圖寫的不好看的字,看到邢情緒很低落。
我嘗試這樣進行情感引導(dǎo),“我剛剛那么批評你,還讓其他同學(xué)看你的本子,你肯定覺得傷害了你的自尊心,覺得很委屈。我為我的行為向你道歉,對不起!”邢瑞圖馬上就哭了,宣泄了自己悲傷的情緒,下課時又開心地跑到我身邊。
……
每天不止一個的實踐例子證明:情感引導(dǎo)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真的特別重要,你越實踐,越會愛上情感引導(dǎo)的方式。因為情感引導(dǎo)就是在理解孩子,就是換位思考孩子的感受,當(dāng)我們的教育建立在同情、關(guān)愛和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基礎(chǔ)上時,教育才能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