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摩頂放踵為蒼生
春秋時期,墨子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主要的他是一位偉大的踐行者,他以他的行動真正為天下蒼生效力。墨子以“兼愛”、“非攻”的學說,或者更確切的說,他是以其為信仰,而留在中國歷史上。今天,我們想追念他的思想和精神,能夠給我們帶來精神上震撼和啟發(fā)。
這里,我們僅就他的《公輸》,走近墨子。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十天十夜,靠著雙腳,從山東,歷經(jīng)安徽、河南,來到湖北,這何等容易??!就憑借這一點的奉獻、犧牲精神就足以讓我們民族為之敬佩!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這是第一回合。墨子先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然后從“宋何罪之有”開始,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角度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無從置辯,等于是斷了公輸盤的退路?!傲x不殺少而殺眾”一語中的,打擊要害。
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墨子曰:“胡不見我于王?”
公輸盤曰:“諾!”
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第二回合。對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對付公輸盤相同的策略,先讓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墨子運用類比推理,指出“必為有竊疾矣”的毛病,經(jīng)過分析讓楚王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但是,楚王仍仗著楚國的實力,沒有放棄攻宋的打算。
于是見公輸盤。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墨子之守圉有余。
第三回合,寫墨子與公輸盤進行較量。 經(jīng)過實戰(zhàn)模擬,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墨子“九距之”。結(jié)果,公輸盤“攻械盡”,墨子的防守“圉有余”。墨子用智慧和實力戰(zhàn)勝了公輸盤。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這是第四回合,也是生死對決。在意識到墨子將是攻宋的一個極大障礙時,公輸盤老謀深算,陰險毒辣,陡起殺機。墨子從容面對,敏銳地加以揭穿,并明白告訴公輸盤與楚王,宋國已做好了充分準備,“雖殺臣,不能絕也”。
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nèi)也。
故曰:治于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于明者,眾人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