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劃水時,人們往往只看見鴨子在水面上優(yōu)雅自若、安閑自在地游動著,卻不知它在水面下的鴨掌正在拼盡全力、不止不息地劃動。臺灣搖滾樂團五月天的阿信的創(chuàng)作功力一流,讓人嘆服。然而每每談起自己寫詞的體驗,阿信總是說他的創(chuàng)作就是鴨子劃水式的。大家看到了成品后的歌詞,卻不知道每一句歌詞都是他從自己所寫的數(shù)十數(shù)百句中摘選出來的最好的句子。即使工作滿檔,他每年也要讀約100本書,去豐富心靈,感悟生活,使自己筆下的詞永遠不缺“源頭活水”。
阿信的創(chuàng)作給我們的寫作帶來哪些啟示呢?用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詩概括最恰當不過,材料即是我們寫作文的源頭活水。
無論寫作什么樣的文章,無論表達怎樣的中心,都需要具體的材料作支撐,否則就會使文章空洞無物。選材,是指寫作時材料的選擇。如果說作文的立意是靈魂,結構是骨架,那么材料就是血肉。
(一)選材的原則
選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實才可靠;
典型事例有意義,新穎有趣為最好;
圍繞題旨選材料,感情真摯得分高;
考場作文時間緊,選材原則要記牢。
選材要遵循哪些原則呢?從上面的選材口訣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則:
1.選材要圍繞中心
圍繞中心選材是第一原則,因為材料是為中心服務的。一篇再好的素材,如果和中心無關,對這篇作文來說,也算不上一篇好的材料。
“痛”愛一生
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孩子,自打記事起,我爸曾多次對我說,農村苦,農村的孩子要比城里的孩子更多一份堅強。十幾年來,我就是這樣一直伴著“痛”的愛長大的。
也不知是上帝對我的垂青,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小學畢業(yè)時,我由于成績優(yōu)異,被縣城一所民辦中學免費錄取。
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開學的那一天,爸騎著那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老鳳凰,為我馱著鋪蓋。我跟在后面,背著大包、小包,一路緊騎。一路上,父女倆沒說一句話。我知道,爸還趕著去干活呢,他說過誤一天工要扣十來塊錢呢。
來到新的學校,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新鮮,學校里的人多得像趕集似的。校門口停滿了小轎車、面包車和各式各樣的摩托車。爸把他那輛破鳳凰倚靠在一棵小樹上,也沒上鎖,扛著鋪蓋卷,走過擁擠的人群。我緊跟著爸,生怕走散了。我周圍都是大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擠了過去。爸幫我找到宿舍,挑了挨著窗戶的一個床鋪,爸說這兒陽光好,不潮,冬天暖和。至于其他安慰之類的話一句也沒說,放下鋪蓋卷,轉身就走?!鞍?”我大聲喊了一聲,爸轉過身來,“啥事?”我望著爸爸沒吱聲,只是苦笑了一下,爸轉身又走了。我強忍著淚水,自己上床收拾床鋪??粗鴦e的家長幫著孩子鋪被褥,整理東西,我的淚刷地流了下來,但我馬上擦干了淚水。 爸說過,農村的孩子更需要堅強。
以后,學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時坐車,有時步行?;丶乙院螅约荷鹱鲲?,并拾掇房間,然后邊看書邊等著爸爸、媽媽、小弟回來,這是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從未改變過。
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點鐘我就起了床。媽媽昨晚去廠里干活還沒回來,爸爸已早早地去干活了。我自己做熟飯,吃完飯后,坐車去考場。就在我將要走過考場的大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中。萬萬沒有想到,是爸爸,爸爸還是騎著他那輛破鳳凰來了。頓時,一股怦然心動的感覺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一個勁兒地在眼里直打轉。“爸,你怎么也來了,誤一天工十幾塊錢呢!”“農活再忙,你一個人考試,我不放心,快進去吧,一會兒就考試了,爸在外邊等著你?!?/span>
寫到這里,我的淚水禁不住又流了下來。爸爸,您放心吧,我一定會考好的,因為有您在外邊等著我,還有您多年來囑咐我的那句話———永遠讓我產(chǎn)生怦然心動感覺的話語……
2.選材要真實
只有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自己的感觸才會更深刻。但這里的真實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現(xiàn),而是指經(jīng)過一定加工提煉的真實。為了表達中心的需要,我們可將幾個人的事情放在一個人身上,幾個人的品質加在一個人身上。魯迅曾說:“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p>
留在心底的風景
又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天空中又飛舞著五彩的風箏,望著它們,我搜尋著腦海中的零星碎片,眼前打開的天幕,放映著留在心底的風景。
6歲了,奶奶送給我一個大風箏,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抱著,手捧著一個個大風箏去實現(xiàn)自己的飛翔夢,我也撒嬌地纏著爸爸放風箏,卻不料換來一句:“沒長眼睛?。繘]看到我正忙嗎?滾一邊去!”我難過極了,委屈極了,一邊哭,一邊獨自走到一旁的空地。
看著小伙伴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燦爛的笑臉,我停止了哭泣。來吧,讓我也享受一下這快樂的滋味吧! 于是,我拿著風箏線狂奔,看著風箏從地上慢躍過我的頭頂,我自豪極了,不料被腳下的一塊小石子絆倒———鮮血、翻著的皮肉混著泥沙,既疼痛又難看,我不覺哭了起來。現(xiàn)在想來,那時的情形無論是誰看到,或許都會生出些憐惜之情來吧。
8歲了,我上了小學。老師說下次活動課讓我們放風箏! 我又興奮又害怕,會有小朋友和我一起放嗎?如果又是我一個人,那該多丟人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干脆先跟同學葉葉約好,讓她陪我一起放風箏。
盼呀盼,終于盼到了活動課! 當我拿著風箏去找葉葉時,怎么也沒料到她早已和另一個女生一起走了!
我怏怏地來到她面前請求她們和我一起放風箏。“哼,你的風箏那么難看,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呢!”葉葉一臉的不屑。幼小的我,腦海里還不曾有“羞愧”一詞,但那時的情景或許只有“羞愧”才能準確表達吧。我的風箏很小,上面只凌亂地涂著三條單調的顏色,遠不及她們手中的貓頭鷹風箏來得好看。算了,不要再在這里丟人了,還是走吧!沒有她,我的風箏一樣能飛得很高,盡管我只是一個人。這個時候,自我安慰似乎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努力地希望自己的風箏飛得高些,再高些??墒?,任我怎么努力,它都只在半空中盤旋一會兒便栽向地面。它是不是也感覺自己長得難看,不想跟天上的“天仙”們爭寵?
10歲了,春天的芬芳氣息和悅耳的鳥啼吸引著我。我仍舊一個人拿著風箏奔向大自然的懷抱。今天的風,和煦而溫柔?;蛟S,上天也會眷顧執(zhí)著的女孩吧?我終于在這里幫助風箏實現(xiàn)了飛翔的夢,它在高高的天空望著我,雖小,卻極可愛。遠方會不會有人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這是誰放的風箏?。匡w得好高!”
正遐想之際,忽__________聽見來自手心極細微的繩子崩斷的聲音,手里攥著的風箏線頓時失去了一切力量。抬起頭來,看見它飄飄然地離我而去,我終于把它送上藍天了! 我驚呼。
今天,我早已如我的風箏一樣,在心靈的天空里,和許許多多朋友們一起飛得很高很高,但那片來自心靈空間的美麗風景,卻靈動地鐫刻在我心底的幕墻之上。
文章以自我成長的真實經(jīng)歷詮釋“風景”,寫得非常動人。從小而大,作者內心一直有一個美麗的期盼———讓那又小又可愛的風箏飛上藍天,飛得很高很高,這一愿望的實現(xiàn)屢經(jīng)挫折,但小作者一直沒有灰心,而是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努力,終于在十歲那年春天,將小小的風箏送上了藍天! 這正喻示著小作者雖然家庭不幸、自身條件不好,卻一直在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3.選材要典型
典型指的是所選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夠以一當十,以點帶面。如魏巍在經(jīng)典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材料取舍,為了表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的愛國、堅韌,他選取了20多則圍繞這一中心的事例,呈現(xiàn)出來的文章冗長繁雜。魏巍經(jīng)過篩選,從20多則事例中保留了3則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來組織成文,最終成就了這篇經(jīng)典文章。
4.選材要新穎
“文章切忌隨人后”,選材更是如此。同樣一個主題,如果選取別人從來沒有用過的材料來表現(xiàn),就會讓人耳目一新。比如?我的老師?這樣的題目,不知道有多少人寫過,很多人都選擇“老師深更半夜伏案工作”、“老師在雨天進行家訪”、“老師送生病的同學去醫(yī)院”這樣的素材來表現(xiàn)老師的盡職盡責、關愛學生,雖然這樣的素材是真實的,但讀的多了,就會讓人感到平淡乏味。賈平凹先生寫我的老師另辟新徑,選材新穎別致,請看賈平凹的?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里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后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guī)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 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于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wèi),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鐘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jié)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孫涵泊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他爹問:你來看什么?他說:“看寫?!痹賳?寫的什么?說:“字。”又問:什么字?說:“黑字?!蔽业奈恼潞蜁ū静桓呙?,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lián),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斟句酌字,不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zhí),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jīng)過,便跑過去立于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 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街頭上的斗毆發(fā)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孫涵泊置安危度外,大義凜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不布置作業(yè),他從未以有我這么個學生而得意過,卻始終表情木然,樣子傲慢。我琢磨,或許他這樣正是要我明白“口銳者天鈍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誠惶誠恐地待我的老師的,他使我不斷地發(fā)現(xiàn)著我的卑劣,知道了羞恥,我相信有許許多多的人接觸了我的老師都要羞恥的。所以,我沒有理由不稱他是老師! 我的老師也將不會只有我一個學生吧?
5.選材要有時代氣息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變化,以社會上發(fā)生的時事入文,是不會讓讀者產(chǎn)生陳舊之感的。例如這位學生的作文:
有這樣一種聲音
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過去了,但有一種聲音卻時刻回蕩在我的腦海中,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阿姨,快出去,這里太危險”。這種聲音讓人難以想象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唐靜文面對救援人員時說出的第一句話。唐靜文小妹妹,你是否太傻?72小時的黃金時間已經(jīng)流逝,在殘敗不堪的廢墟下,你卻掙扎著,用最頑強的毅力與不屈的精神與死神作抗爭,等待著救援人員的到來。救援人員終于來了,生命的曙光又一次照亮,當張艷君護士探身給你注射止疼針時,你一滴眼淚也沒有掉。剛打完針,渾身是血的你用微弱的聲音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阿姨,快出去,這里太危險”。你是否知道,再不被救出的你隨時有死亡的可能,你再也看不見這個美好的世界?你為什么可以在生命的危急關頭,心里還在關心著別人,用那顆純潔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震撼?
這聲音早已沙啞,但這聲音卻無比悅耳,它讓我們的眼里噙滿淚花。在汶川地震這個巨大的災難面前,這樸實卻真摯的話語,好似冬日里的一縷陽光,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靈。我們深深地為唐靜文小妹妹在危難時刻心里還在為別人著想而感動。
由此我聯(lián)想到我們生活中,有時候一點方便、一些提示、一句真心的話、一個安慰的眼神,也會成為別人跨越障礙的動力,也會成為別人成功的關鍵所在。正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哲學家莫爾在?烏托邦?一書里說過,金銀遠遠趕不上鐵的用處大,道理很簡單,為他人著想的人,即便自己給出的只是鐵,于別人來說則會成為金。
“阿姨,快出去,這里太危險?!边@樣一種聲音讓我明白了,為他人著想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博愛,更是一種睿智。因為為他人著想,就好比你種了一盆花,經(jīng)過細心照料,花兒開了,它回報你的不僅是五彩的斑斕和滿目的生機,它帶給你的,更是一片春天。
作者將選材的目光投向現(xiàn)實的生活,從中選出具有時代特色的素材。選擇這樣的材料入文,既富有時代感,又具有典型性!
(二)選材的方法
1.十字圖標法
縱觀近年來初中作文考試形式及范圍,雖然題目千變萬化,但總歸于是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精神生活(個人成長)這幾類。
運用“十字圖標法”可以把我們的生活空間做合理的劃分,同一個生活空間的素材有利于喚醒相關的記憶,便于從中選取相關的寫作素材,也有利于我們之后碰到好的素材及時歸類記憶。
在大“十字圖標法”的基礎上,每一板塊還可以繼續(xù)切割為小“十字圖標”,對“學校生活”這一板塊可以切割為:
課內 課外
老師 同學
2.條塊梳理法
我們除了可以運用“十字圖標法”選材外,我們還可以運用“條塊梳理法”來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我們可以將生活空間分成幾塊,每一塊分為若干個系列。比如:
“條塊一”:家庭———
系列一 家中的人
系列二 家中的事
系列三 家中的物
系列四 家中的變化
……
“條塊二”:學?!?/p>
系列一 我的同學
系列二 我的老師
系列三 我的校園
系列四 校園活動
……
“條塊三”:社區(qū)———
系列一 小區(qū)的人
系列二 小區(qū)的事
系列三 小區(qū)的環(huán)境
系列四 社區(qū)活動
……
“條塊四”:個人———
系列一 記憶深處
系列二 我的興趣
系列三 我的想象
系列四 我的理想
……
“條塊五”:自然———
系列一 四季景象
系列二 花草樹木
系列三 動物天地
系列四 旅游天地
……
上面所列的各個條塊,系列之間有時會存在交叉,但就一個系列而言是沒有問題的。
3.聯(lián)想拓展法
我們要善于對日常生活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思考聯(lián)想,這樣可以拓展我們的選材范圍,我們或許可以從許地山的?落花生?中得到些啟示。
落花生
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jié),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jié)。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筛赣H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span>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span>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span>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也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span>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span>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span>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ㄉ龅氖称范汲酝炅?,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作者從我們常見的花生著手,由花生的生長,聯(lián)想到人謙虛的本質。再比如寫以“淚”為話題的作文,我們可以寫喜悅之淚、傷心之淚、感動之淚。運用聯(lián)想拓展法,從這些人類之淚,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一些非人類之淚:樹葉上掛滿了露珠,地球環(huán)境遭到破壞下酸雨,樹皮被刻劃后流出汁液,水龍頭未關緊流下的水……通過聯(lián)想拓展而得的選材就比較新穎獨特,也能夠表現(xiàn)比較深刻的文章主題。
4.模仿借鑒法
我們的經(jīng)歷都是有限的、相似的,一些我們沒經(jīng)歷的,但別的同學發(fā)生過,如果我們觀察仔細,有自己的情感體悟,也可以合理地用來表述自己的心思。
比如,我們在寫到創(chuàng)新精神時,經(jīng)常會想到愛迪生,他發(fā)明了很多事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改變,但是現(xiàn)代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物呢?當然有,比如喬布斯,他的事跡我們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卻很少用到作文中,下次再寫到這類的文章,就可以放過愛迪生,來寫寫這位天才的喬布斯啦!
如果要表現(xiàn)樂于助人,很多人都會想到雷鋒,用了上面的方法,我們應該想到現(xiàn)代的同樣具有這類精神品質的人物,比如白芳禮。這位平凡的老人用他生命的最后19年,省吃儉用,不顧日曬雨淋,奔波在大街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幾乎全部用來資助貧困學生。他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先后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而他的私有財產(chǎn)帳單上卻是一個零。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崗老人,本應安享晚年,到底是什么促使這位年過9旬的老人擁有如此的慷慨?是因為他有一顆善良的樂于助人的金子般的心?!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不遺余力,把為別人照耀的一截殘燭全部點燃,綻放出生命的流光溢彩。
5.小處選材法
用生活中的小事、平凡的事情來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如我們的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從小處著筆,從我們生活中的一步一步,想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認真地解決一個一個小困難,終于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三)積累素材的方法
也許有的同學會說上面講的選材的方法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還是不知道寫什么。問題的關鍵是肚子里沒“貨”,沒有可以用來寫作的素材。其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應該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許多值得寫的東西,積累起來,就是寫作的材料。羅丹說:“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fā)現(xiàn)?!蹦敲矗覀冊撛趺捶e累呢?
1.認真觀察生活
文學作品是源自于現(xiàn)實生活又高于現(xiàn)實生活的,我們所寫的文章內容也是來源于生活的,要想占有豐富的材料,我們首先必須要做到認真觀察生活,注意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善于從生活中捕捉閃光點,并從中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仔細想想,十元人民幣背后是什么圖案?雨天,當雷電來臨的時候,是先聽見雷聲,還是先看見閃電?……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但是卻很少關注,我們得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時要會抓住特點:利用多種感官,觀察事物的外在特點和內在特點;觀察時還要突出重點:上?!獤|方明珠,聯(lián)歡會———最精彩的節(jié)目。
2.用心寫好日記
寫日記是練筆的一種好方法,可以把當天發(fā)生的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以備將來寫作之用。寫作貴在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也不能為記日記而記日記,記“流水賬”,而是要把有趣、新奇、有紀念意義、有啟發(fā)價值的事情記錄下來。
3.積累課外知識,進行專題積累
課外知識豐富多彩,我們應該廣泛涉獵課外知識,要經(jīng)常閱讀課外書籍、報紙雜志等,把上面登載的與自己的寫作有關的內容收集起來,日積月累也可以積累不少寫作材料。比如關于送別的內容: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關于親情的內容: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籍:?秋思?)
4.重視談話交流
一個人的知識、經(jīng)驗畢竟有限,與其他人交流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聞。一則趣聞、一段往事、一個想法、一種見解,都可能在將來的寫作中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靈感。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只要我們是有心人,總能在與家長、老師、同學、親友的談話內容中學到有意義的東西。當然,我們也可以自己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話題,主動向某位見多識廣的親友請教。這不僅有助于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更能加深我們對社會、人生的認識,使自己的寫作日益成熟起來。
我們可以將上面材料積累的方法與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精神生活幾大主題相結合,進行有效的分類,從而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