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來的競爭,首先是學習高度上的競爭,其次才是所謂刻苦的競爭。為了讓孩子具有國際級英文閱讀能力,給7歲以上的小朋友,講讀三部原版書,分別是《夏洛的網(wǎng)》、《貓武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閱讀的方法,大致有三種:泛讀(extensive reading)、精讀(intensive reading)、朗讀(oralreading)。泛讀和精讀,都屬于“閱”;而朗讀,則屬于“讀”。
小朋友通過“泛讀”,大致了解故事情節(jié)。但是,僅僅泛讀,是不夠的。在小學階段,如果孩子僅僅滿足泛讀,那么進入中學之后,英語仍舊“不上不下”。孩子讀英文,不能僅僅滿足于知道一個故事梗概。泛讀,就像用嘴舔一舔食物,嘗一嘗咸淡。而精讀,就是要把食物嚼爛吃到肚子里。
如何通過精讀的過程,吃透原版書里的文字營養(yǎng)呢?大致講來,吃透一部原版書的文字營養(yǎng),首先要“自外而內”,接著再“自內而外”。
具體講,首先,孩子需要按照意群(lexicalchunks),準確理解原版書里的文字。這個過程,好比一個“自外而內”的理解過程。孩子坐在書桌前,攤開一頁密密麻麻的英文,孩子必須清楚這些文字的意群組成,并能做到一看文字,就能在內心反映出意思,這就叫“自外而內”。這一過程的收獲,就是細致地看懂了一整本書的意思,并培養(yǎng)出按照意群閱讀的習慣。
接下來,我們從這一部原版書里,挑選感興趣的片段,作為精讀材料,開始“自內而外”的訓練。也就是說,訓練自己把內心意象,外在地表達出來。比如,在內心里,孩子回想一個句子所表達的意象,然后,眼睛不看書,通過回憶的方式,把這一句英文復述出來。孩子一句一句地回憶和復述,如果某句話復述不出來,孩子就趕緊瞅一眼書,記住作家的寫法,然后“趁熱打鐵”重新復述。
做復述練習的時候,孩子以句子為單位,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地復述,就可以了。另外,孩子只要把英文口頭復述出來,就很棒了。當然,如果碰到孩子特別喜歡的段落,孩子也可以用筆,把英文句子默寫在紙上。我想提醒一點:原版書,由很多句子組成。孩子不一定要把書里每個句子都復述一遍,孩子只需挑選部分感興趣的片段,把這些片段里的句子,逐個復述一遍即可。一般說來,孩子只要把整部書里40% 的句子都復述一遍,就非常了不起了!復述本身,就是在提高英語。孩子前一天復述過的句子,不需要第二天仍然記得。
如果希望孩子的英語閱讀力,達到國際級水準,那么,孩子需要像這樣,扎扎實實地吃透原版書。學英語,最厚實的積累,并不發(fā)生在熱鬧的課堂,而是發(fā)生在“孤獨”的書房。當然,這里的孤獨,是打引號的。讀一本好書,就像聽作家聊天。經(jīng)過一天的校園生活,回到家里,聽聽作家聊天,模仿作家的筆法,是多么愜意的成就。每年的升學季,有很多家長,積極為孩子“擇校”,希望孩子遇見好老師。其實,高質量的閱讀,也是一種“擇校”。群星璀璨的英美作家,如E. B. White, 都可以成為孩子的英文老師。
<原文摘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