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甘露消毒丹(葉天士)濕溫時疫。
(《續(xù)名醫(yī)類棠》引葉天士方)
【歌訣】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
芩翹貝母射干薄暑疫濕溫為末嘗
【詞解】①時疫:病名。通常指溫疫病證,具有季節(jié)性
和流行性的特點,此多發(fā)生于夏令暑濕季節(jié)。
【組成】白蔻仁 藿香 連翹 射干薄荷各四兩(各
120g) 綿茵陳十一兩(330g)飛滑石十五兩(450g) 石菖蒲六
兩(180g)木通川貝母各五兩(各150g)淡黃芩十兩(30Og)
【用法】上11味藥生曬,共研細末,每次用開水調(diào)服
三錢(9g),日服二次。也可用神曲糊丸,如彈子大(9g),
每次用開水化服一丸。
【功用】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主治】濕溫時疫。癥見發(fā)熱倦怠,胸悶腹脹,四肢酸
楚,小便短赤,頤腫(頤指面頰、腮),咽腫口渴,吐瀉淋
濁,身目發(fā)黃,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等。
【分析】濕溫、時疫之邪留在氣分為本方主證。胸悶腹
脹,頤腫,咽腫為次要癥狀。故方中重中滑石、茵陳、黃芩
三藥,其中滑石清熱利濕而解暑;茵陳清熱利濕而退黃;黃
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三藥合用,清利濕熱之功尤強,共
為君藥。臣以木通清熱利尿,導濕熱從小便去;石菖蒲、藿
香芳香化濁,祛濕開胃。熱毒上壅,咽頤腫痛,故佐以連
翹、射干、薄荷解毒利咽散邪;貝母清熱化痰,散結(jié)消腫;
白豆蔻芳香悅脾,行氣祛濕,使氣暢濕行,胸悶腹脹則除。
諸藥相合,有利濕化濁,清熱解毒的作用。
按:本方在夏令暑濕季節(jié)最為常用。王士雄贊之為:
“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但適用于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濕熱
并重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