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鐵魯萁、黑腳蕨、黑骨芒萁、大豬毛七、旱豬毛七、過壇龍、鐵線蕨、鐵線草
來源 為鐵線蕨科鐵線蕨屬植物扇葉鐵線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以全草入藥。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被狹披針形鱗片。葉柄叢生,直立有光澤,紫褐色,長(zhǎng)達(dá)25厘米,葉片扇形,長(zhǎng)10-25厘米,寬8-22厘米,鳥足狀二叉分支,各枝再一回或兩回分枝,中央羽片最大,條狀披針形,先端鈍頭,小羽片斜方狀橢圓形至扇形,交錯(cuò)互生于葉軸兩側(cè),具被毛的短柄,葉脈不明顯,扇狀分叉。孢子囊群橢圓形,生于小葉背上緣或葉脈頂端,密接,囊群蓋與孢子囊群同形,由葉緣鋸齒反折而成。
生境與分布 生于林蔭巖石濕地、溝谷林中或陽光充足的紅土壤上。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tái)灣等地。
采集季節(jié) 四季可采。
性味功能 微苦、涼。清熱利濕,解毒,祛瘀消腫。
主治用法 感冒發(fā)熱,肝炎,痢疾,腸炎,泌尿系結(jié)石,跌打腫痛,骨折;外用治疔瘡,燒燙傷,蛇咬傷。用量:30-6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或研粉敷患處。
參考配方 1.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烏腳槍30-60克,紅糖60克,水煎服。
2.黃疸型或無黃疸型肝炎:烏腳槍15克,小檗、紫金牛各30克,水煎服。
3.流感發(fā)熱、傳染性肝炎、尿道結(jié)石、痢疾:烏腳槍30-60克,水煎服。
4.火傷、疔瘡、蛇傷:烏腳槍適量,搗爛外敷患處,或研末用水或油調(diào)涂患處。
5.急性腎功能衰竭:烏腳槍60克,鳳尾草30克,水煎服。
6.痢疾:鮮烏腳槍30克,洗凈搗爛,加冷開水半小碗同擂,去渣取汁,白糖調(diào)服。
7.瘰疬:烏腳槍根60克,墨魚60克,水燉,服湯食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