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杉、杉樹、正杉、刺杉、天蜈蚣、千把刀
來源 為杉科杉屬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以根、樹皮、球果、木材、葉和杉節(jié)入藥。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達30米,干直,樹皮縱裂成薄片,內(nèi)皮紅褐色,枝輪生,嫩枝綠色,老枝黃褐色。葉在側(cè)枝上排成二列,條狀披針形,長3-6厘米,堅硬,邊緣有細鋸齒,上面光滑,下面淡綠色,中脈凹,其兩側(cè)有2條粉白色寬氣孔帶。4-5月開花,花單性,雌雄同株。雄球花黃綠色,40-50個簇生于枝端,圓柱狀,雌球花淡紅色或紫紅色,單生或3-4個簇生于枝梢,球狀。球果卵圓形,長2.5-5厘米,苞鱗革質(zhì),扁平,三角狀寬卵形,先端尖,邊緣有細齒,宿存。種子扁平卵狀長圓形,深褐色,具窄翅。
生境與分布 性喜溫暖氣候及較濕潤土壤,生于山坡、山谷或河岸。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及云南等省區(qū)。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 辛、微溫。散瘀止血,祛風(fēng)止痛。
主治用法 慢性氣管炎,胃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燒燙傷,外傷出血,過敏性皮炎。用量:根、皮均為15-30克,球果30-90克。外用適量,皮研粉外敷,皮、葉煎水洗,燒燙傷用杉木炭研粉調(diào)油敷患處。
參考配方 1.慢性氣管炎:杉塔(球果)90克,蒲公英30克,葶藶子10克,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連服15天為一療程。
2.燒燙傷:①杉木燒灰存性,研末,調(diào)花生油或茶油成糊狀外敷,每日1次。②杉樹皮適量,燒灰存性,用雞蛋清適量,調(diào)搽患處。
3.天泡瘡:鮮杉葉適量,搗汁外擦。
4.遺精:杉果60克,豬瘦肉60克,水燉,服湯食肉。
5.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鮮杉樹根皮適量,白酒少許,搗爛外敷。
6.止血:杉樹粗皮曬干為末,撒于出血處,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