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剛到版納時,見到這邊的植物也是兩眼一抹黑,很多植物連科都不知道,下定決心花一年時間熟悉這里的植物。從16年9月開始,一有時間小編就會去園里拍植物,足跡已遍布植物園各個角落。
? 在這一年又四個月的時間里,小編總共拍攝植物照片5萬多張,已鑒定出2259種(不包括種下分類群和未鑒定的種),絕大部分為開放區(qū)域栽培或野生的植物,隸屬于203科1130屬(多識系統(tǒng))。物種數(shù)量前15的科為豆科(197)、蘭科(131)、夾竹桃科(83)、茜草科(80)、大戟科(73)、錦葵科(72)、唇形科(66)、姜科(57)、棕櫚科(56)、爵床科(54)、桑科(51)、禾本科(50)、菊科(47)、天南星科(45)、番荔枝科(43),被子植物五大科(菊蘭豆禾薔)只有薔薇科未入列,蘭科、姜科、棕櫚科、桑科、禾本科(竹亞科)和天南星科都是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園里保存的物種數(shù)遠不止這個數(shù)字。物種數(shù)量前15的屬為榕屬(36)、石斛屬(32)、素馨屬(21)、羊蹄甲屬(18)、大青屬(18)、蒲桃屬(17)、山姜屬(16)、兜蘭屬(15)、紫金牛屬(15)、大戟屬(13)、龍船花屬(13)、豆蔻屬(12)、藤黃屬(12)、山茶屬(12)和蝎尾蕉屬(11)。名錄可在中國植物園聯(lián)盟官網(wǎng)下載,有了這個名錄,版納的很多植物都能輕松坑出來,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常見植物名錄
? 版納園有特色的植物太多,這里介紹一些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以及部分新發(fā)現(xiàn),更多植物請關注中國植物園聯(lián)盟官方微博和官方網(wǎng)站。
? 豆科(Fabaceae),重點收集類群,藤本園、百花園有集中收集區(qū)域,全園有豆科植物約400種。豆科植物的花大多明顯,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種類又多,所以也是小編收集最多的一類群。
? 棕櫚科主產(chǎn)熱帶地區(qū),種類多達2800種,是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建有140畝棕櫚園,目前保存了約450種,是版納園第一大科。園區(qū)的棕櫚科植物大多是國外引種,很難鑒定,因此小編還沒怎么涉足這一塊。
? 蘭科(Orchidaceae)是植物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科,種類極多,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是版納園重點收集和研究的類群,建有蘭花資源圃、組培室、野生蘭園,已收集蘭科植物300多種,數(shù)量雖不能與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相比,但也獨具特色,許多種類可以模仿其生境栽培于室外。目前已突破十多種蘭科植物的繁育難題,鉆喙蘭(Rhynchostylis retusa)、硬葉蘭(Cymbidium mannii)、多花脆蘭(Acampe rigida)和白旗兜蘭(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等物種已經(jīng)開始進行野外回歸試驗。
? 姜科(Zingiberaceae),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建有面積100畝的野生姜園,收集姜科植物約170種。姜科植物的花普遍很漂亮,但許多種類由于花序是從根狀莖上直接長出的,不易被發(fā)現(xiàn)。
?天南星科(Araceae),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建有6畝野生天南星園,收集保存天南星科植物約110種。
? 錦葵科(Malvaceae),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在APG系統(tǒng)中,錦葵科合并了梧桐科、椴樹科、木棉科和刺果藤科等,現(xiàn)在已變成一個很大的科。錦葵科有許多重要的能源植物,因此在能源園有大量收集。
? 大戟科(Euphorbiaceae)有許多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植物,如橡膠樹(Hevea brasiliensis)、蓖麻(Ricinus communis)、麻瘋樹(Jatropha curcas)、巴豆(Croton tiglium)等,是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能源園有集中收集區(qū)。希陶木屬是版納園與昆明植物所2017年合作發(fā)表的一新屬,屬名是為了紀念版納園創(chuàng)始人蔡希陶先生。其實這種植物早在2008年就已經(jīng)引種到園里,只是一直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茜草科(Rubiaceae),熱帶重要植物類群,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散布于園區(qū)各處??Х?、奎寧等與人類生活健康息息相關的產(chǎn)品都來源于茜草科植物。
? 夾竹桃科(Apocynaceae),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藤本園有較集中的收集區(qū)。蘿藦科(Asclepiadaceae)的加入,使得夾竹桃科隊伍一下子翻了一倍,也跨入超級大科的行列,大家再也不用絞盡腦汁去想這兩個科怎么區(qū)分。在西雙版納,許多夾竹桃科植物也被當做蔬菜食用,比如苦繩(Dregea sinensis)、毛車藤(Amalocalyx microlobus)等
? ??疲∕oraceae),尤其是榕屬(Ficus),版納園重點收集研究的類群。榕樹與榕小蜂的互利共生關系是版納園動植物園關系組的重要研究內容。園區(qū)建有20畝榕樹園,收集榕屬植物約150種。
? 番荔枝科(Annonaceae),熱帶雨林重要成分,版納園重點收集研究的類群,綜合二區(qū)(西區(qū)沒有名字的區(qū)域)有較集中的收集區(qū)。
? 《中國植物志》記載的陵水暗羅(Polyalthia nemoralis)實際上是海島木(Trivalvaria costata),而陵水暗羅(Polyalthia littoralis)這個種目前已經(jīng)分到了彎瓣木屬Marsypopetalum,學名變成Marsypopetalum littorale。
? 蕓香科(Rutaceae),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許多重要的水果、香料都來源于此科,在百果園有較集中的收集區(qū)。
? 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熱帶地區(qū)的代表科,版納園重點收集類群,園內建有101畝的龍腦香園,目前已引種保育7屬34種,小編只見過其中的14種。
?
? 五味子科少有老莖生花的種類,大果五味子是其中一種,如果版納園的這種鑒定正確,那昆植稅玉民老師發(fā)表大果五味子時引用的花期標本很可能可能是另一種植物,因為描述差異很大。
? 露兜樹很多人見過,但是見過花的人不多,見過雌花的人更少,往往不經(jīng)意間果實都已長大,卻不知什么時候開的花。
? 錫蘭蓮屬(Naravelia)原本是毛茛科一獨立的屬,分子證據(jù)表明其深嵌與鐵線蓮分支中,故將其合并。云南錫蘭蓮形態(tài)特征介于錫蘭蓮和兩廣錫蘭蓮間,foc將其并入前者,此處仍作為變種對待。
? 小編第一次見到五層龍屬植物,竟查不出來,原來是個新種,同事寫了該種的文章,已接收,但是還未見刊。
? 云南蘭花蕉是版納園與華南植物園合作發(fā)表的一新種,模式標本采自版納園2001年引種自云南麻栗坡的栽培株,可以說這個種現(xiàn)在已處于野外絕滅的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