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文化課堂丨董雁老師講紫禁城太和殿和檐角上的脊獸順序

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召令興建,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體量最大的中國古建筑群。紫禁城的太和殿的等級規(guī)制,亦是中國古建筑的孤例。

明成祖朱棣像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最顯要位置,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時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太和殿”。
奉天殿于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正式投入使用。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寓意九五之尊。據(jù)推算,當(dāng)時建成的奉天殿面闊達95.1米,進深達47.55米。從奉天殿復(fù)原圖可以看到大殿與基座的關(guān)系。它的體量要遠遠大于今天的太和殿。
但是,不過僅僅三個月后,在四月初八奉天殿便遭雷火,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全部被火燒毀。明成祖將這看成是上天和祖宗對他“靖難”奪位、強行遷都、大興土木的憤怒,驚恐之余,改北京為“行在”,仍尊南京為首都,改在奉天門(今太和門)聽政,不再重修三大殿。此后的洪熙、宣德二帝,皆有遷都南京的念頭,也沒有重修。直到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始重修三大殿。


明奉天殿模型

明奉天殿模型復(fù)原圖
但是好景不長,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三大殿再次被雷火燒毀,而且蔓延的更廣,文樓(今體仁閣)、武樓(今弘義閣),奉天門(今太和門),左順門(今 協(xié)和門)、右順門(今熙和門)及午門外左、右廊亦被燒毀。明嘉靖帝不得不設(shè)朝于端門。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九月三大殿再次進行了重修。但這次重修極大的縮小了三大殿的體量,以致大殿與三層月臺比例關(guān)系失調(diào)??s小后的奉天殿,嘉靖帝下令改名叫“皇極殿”,華蓋殿改叫“中極殿”,謹身殿改叫“建極殿”。
此后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三大殿又被燒毀,直到明天啟六年(1626)才再次修復(fù)。崇禎末年,李自成占領(lǐng)紫禁城,清軍入關(guān)后,李自成逃出北京前“焚宮殿及九門城樓”,皇極殿受損嚴重,清順治帝不得不在武英殿登基。其后歷時十四年,順治帝將中路建筑基本修復(fù),并下令改皇極殿為“太和殿”。

清代三大殿與明代三大殿體量比較圖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并拆除兩側(cè)斜廊,改為防火墻。其體量延續(xù)了明嘉靖重修時的規(guī)模,面闊63.96米,進深37.2米,高35.05米。此時的太和殿與最初的奉天殿相比,看上去臺大屋小,兩邊以防火墻占居著臺面兩側(cè)空曠的部分。


由于明嘉靖年間即開始將大殿體量縮小,使得此時太和殿的面闊不及長陵享殿稜恩殿的面寬66.75米和太廟前殿面闊68.20米,但太和殿的高度和進深遠大于這兩殿,所以總體上比較,太和殿依然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單體木構(gòu)建筑。今天的太和殿即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廟大殿與基座的比例關(guān)系

明差長陵祾恩殿與基座的比例關(guān)系

體量縮小后的太和殿,明顯與基座不相協(xié)調(diào),用兩側(cè)的防火墻填補基座上的空白


我們今天見到的清代的太和殿雖然在體量上遠不及明代的奉天殿,但依然是現(xiàn)存最大的木構(gòu)建筑,并且它的重檐廡殿頂、十一間面闊、檐角的十個脊獸、三層須彌座的基座臺明、月臺、陛階的滿雕工藝、檻墻上的綠琉璃龜背錦花磚、檐下的金龍和璽彩繪、門窗的三交六椀菱花窗欞等均是最高等級的形制樣式,沒有任何一座建筑能與之相比較,因而成為中國古建筑的孤例。
但是,每當(dāng)我們要了解標(biāo)志著太和殿最高等級的檐角上的十個脊獸的名稱和排列順序時,就會發(fā)現(xiàn)各處的答案均不能統(tǒng)一,并且出現(xiàn)各種錯誤。甚至專業(yè)書中的說明亦和實際的情況不相符合。尤其在網(wǎng)頁上,常常是在同一頁面上前后內(nèi)容都不能做到一致。似乎從來都沒有人認真搞清楚過這一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仔細弄清這是個小家伙的真實面目。
首先看看《大清會典》記載,十個脊獸的順序是:1、龍,2、鳳,3、獅子,4、天馬,5、海馬,6、狻猊,7、狎魚,8、獬豸,9、斗牛,10、行什。
但是,故宮太和殿的實際排列順序卻是:1、龍,2、鳳,3、獅子,4、海馬,5、天馬,6、狎魚,7、狻猊,8、獬豸,9、斗牛,10、行什。




此圖標(biāo)注的脊獸順序名稱是與實際安放情況完全不符的




又一張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套用《大清會典》的脊獸安放順序的網(wǎng)絡(luò)圖片




大部分的網(wǎng)絡(luò)圖解都是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套用《大清會典》的脊獸安放順序,
此圖居然還把廡殿頂?shù)摹皯戢F”注成了歇山頂才會有的“垂獸”
(歇山頂才會有垂脊,垂脊上的才稱為垂獸)




此張網(wǎng)絡(luò)圖片更是錯的有趣,除了盲目套用《大清會典》的脊獸安放順序,居然把后面的戧獸標(biāo)注為“鴟吻”




以上這張網(wǎng)絡(luò)圖片,就是錯的可恨了,不知道把哪里的九只脊獸圖片拿來當(dāng)做太和殿來使用,
除了前面犯同樣的錯誤外,無奈沒見過“行什”的模樣,便把戧獸注作“行什”了




此圖除了前面犯同樣的錯誤外,無奈的是居然不僅把第一個龍標(biāo)注為“鴟吻”,
還把“仙人騎鳳”能標(biāo)注為“仙人騎獸”



其實本人也不是什么圣人,當(dāng)初撰寫《圖說北京皇家文化》同樣也反了這個錯誤,今天終于搞明白了



從以上這張較為清晰的圖片可以看到每一只脊獸的實際樣貌,可以清晰地看到實際排列順序是:1、龍,2、鳳,3、獅子,4、海馬,5、天馬,6、狎魚,7、狻猊,8、獬豸,9、斗牛,10、行什。
原來,這十個脊獸在實際安放時,其中的天馬、海馬,和狻猊、狎魚兩對經(jīng)常互換位置。有時按照《大清會典》天馬在前,海馬在后,狻猊在前,狎魚在后。有時又會互換位置。
例如乾清宮的九個脊獸的順序是:1、龍,2、鳳,3、獅子,4、天馬,5、海馬,6、狎魚,7、狻猊,8、獬豸,9、斗牛??梢娛翘祚R、海馬順序沒動,狻猊、狎魚兩對互換了位置,和太和殿一樣,是狎魚在前,狻猊在后。
而同樣是九個脊獸的位于紫禁城內(nèi)的奉先殿脊獸的順序則是:1、龍,2、鳳,3、獅子,4、海馬,5、天馬,6、狻猊,7、狎魚,8、獬豸,9、斗牛。這里是和太和殿一樣,是海馬在前,天馬在后,狻猊、狎魚的位置沒動。
那么,怎樣才能不認錯這些小家伙呢?下面我就帶大家仔細識別一下,還是以太和殿上脊獸排列順序為例:


這個是仙人騎鳳
 

這個是龍,特點是渾身有鱗、鷹爪

 

這個是鳳,唯一的鳥

這個是獅子,特點是后腦有卷毛螺髻

個是海馬,特點是馬頭,身上有火焰紋

 這個是天馬,特點是馬頭,兩側(cè)有羽毛翅膀

 這個是狎魚,特點是渾身有鱗,后面有明顯的魚尾巴

 這個是狻猊,特點是頭很像獅子,但沒有卷毛螺髻,毛是倒下的

 這個是獬豸,特點是頭上的獨角,頭上的毛是立著的

 這個是斗牛,特點是牛頭、牛蹄,渾身有鱗

這個是行什,特點是猴頭鷹嘴,背生雙翅,雙手執(zhí)杵


看看上面的圖,能不能逐個認清它們了?

再欣賞一下這個叫“行什”的家伙

這又是一張胡亂注釋的圖,看看都什么地方錯了?
答案:錯把“狻猊”注成了“狎魚”,中間的“獬豸”沒有寫錯。
最后的“斗牛”寫成了“鬥?!?,“斗(音抖,三聲)?!狈恰棒Y(音竇四聲)牛”。
斗不是鬥,又是一個不應(yīng)該繁寫,亂用繁體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故宮365》(31---60)
太和殿房頂小獸
紫禁城古建筑屋頂?shù)奈寮沽F
走進故宮古建屋頂神秘的神獸世界
太和殿脊的吻獸(原創(chuàng))
再來說說脊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