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漢代?;韬钅箍脊虐l(fā)掘出了一批竹簡:
這批竹簡被寄予厚望,
甚至被認為是整座?;韬钅钩鐾恋淖钪匾奈镏?,
其中就包含失傳1800年的《論語》知道篇。
失傳1800年之久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
南昌漢代?;韬钅刮奈锉Wo工作站工作人員介紹,掃描完以后,第二道就是清洗,文字露 出來以后,立馬第二道掃描,兩道掃描的一對比,文字就清楚了?!爸窈喞锩嬉呀?jīng)出現(xiàn)了一篇失傳的《論語》?!?/span>
大家今天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后用《魯論》和《古論》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洱R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韬钅估锩婢桶l(fā)現(xiàn)了失傳1800年的《知道篇》。
專家認為,如果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發(fā)現(xiàn)。
在主墓出土的眾多竹簡中,公布了兩張竹簡圖片,這兩張竹簡為同一支簡的正反面。竹簡反面寫有“智道”,正面寫有: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span>
一般情況下,竹簡上的文字多書于一面,此簡正反兩面均書文字,當為一卷竹書的篇首簡。
“智道”即為“知道”,當為此卷竹書的篇題。漢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韬钅钩鐾恋闹窈喩暇蛯ⅰ墩撜Z》中“知者樂水”一句寫為“智者樂水”。
由此可知,這枚竹簡上所書寫的“智道”,就是《漢書·藝文志》所載《齊論語》第二十二篇的篇題——“知道”。
專家斷定,“基本可以確信,?;韬钅钩鐾林駮墩撜Z》確系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