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國美術學院建校九十周年。
1928年,時任北京大學院長的蔡元培先生擇址杭州西子湖畔,創(chuàng)立了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開始了“美育代宗教”的實踐,揭開了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篇章。“春風拂面,美術系的學生在湖邊寫生,音樂系的學生在教室里彈唱……”是他所設想的美院教學場景。
那一年的3月16日,國立藝術院正式開始上課。之后,全體師生歡聚一堂,于孤山羅苑拍攝了一張大合影,成為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經典圖像。90年后,美院師生重訪孤山,完成了一段跨越90年的集體影像拍攝。中國美術學院以這次影像行動向蔡元培、林風眠等建校的一代先賢致敬,同時也是希望重新喚起國美血脈中的「孤山精神」。
90年前與90年后的照片
在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年的發(fā)展歷史中,數(shù)遷其址,幾易其名,歷經風雨。從國立藝術院、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浙江美術學院到如今的中國美術學院,從杭州到江西、湖南、云南、重慶的漫漫西遷之路,從孤山鐘聲的悠遠、南山湖畔的綿長、到象山之麓的宏闊,其間歲月流轉,人事更迭,而精神不滅,薪火傳承。
九十年來,中國美術學院聚集和培養(yǎng)了二十世紀中國乃至國際有影響的眾多杰出藝術人才,林風眠、潘天壽、黃賓虹、劉開渠、吳大羽、顏文樑、倪貽德、李苦禪、李可染、艾青、陳之佛、龐薰琹、雷圭元、蕭傳玖、關良、黃君璧、常書鴻、董希文、王式廓、王朝聞、李霖燦、鄧白、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羅工柳……
今天,我們將盤點國美的歷任院長,一起來領略他們的藝術風采吧!
首任院長:林風眠
任職時間(1928~1938)
林風眠(1900~1991),原名鳳鳴。廣東梅縣人。我國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1918年赴法、德學習繪畫,畢業(yè)于法國巴黎美術學院。1928年在杭州主持創(chuàng)辦國立藝術院。受蔡元培之邀,于1928年春至1938年任國立藝術院首任院長兼教授。
《荷塘過雁圖》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
《仕女》
林風眠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于是一位富于創(chuàng)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后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的影響,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
《風景》
《雪景》
《花鳥》
《清音》
《仕女》
第二任院長:滕 固
任職時間(1938~1940)
滕固(1901~1941),字若渠,江蘇省寶山縣(今上海市寶山縣)人。早年留學日本,獲碩士學位。歸國后在上海國民大學、上海美專、南京金陵大學任教。同時進行文化運動,參加文學研究會。擔任過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委員。后又去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歸國后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兼故宮博物院常務委員,中央大學教授等職務。
滕固編、商務印書館發(fā)行的《中國藝術論叢》書影
1938年,國立北平藝專與國立杭州藝專合并成立昆明國立藝術??茖W校,滕固出任校長,但掌校兩年后,便因故離職而去。
滕固著、神州國光社刊發(fā)的《唐宋繪畫史》書影
滕固是一位頗具成就的美術理論家,善詩詞書法,喜畫荷,著作甚豐。有《唐宋繪畫史》、《中國美術小史》、《征途訪古述記》、《唯美派的文學》、《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死人的嘆息》、《迷宮》等著作。
滕固在他42年短暫的生命里,寫了大量關于美術史論方面的著述,可惜幾十年來很少被人提起。
第三任院長:呂鳳子
任職時間(1940~1942)
呂鳳子(1886~1959),江蘇丹陽人,15歲中秀才,南京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畢業(yè)。著名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科主任,教授。1940年任國立藝術??茖W校校長。著有《美育》、《鳳先生韻語》、《中國畫法研究》等,對傳統(tǒng)繪畫有深入論述。
送公糧 鏡心 設色紙本
呂鳳子是中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發(fā)軔者和新金陵畫派的先驅人物。集繪畫、書法、篆刻、史論、詩詞于一身。
山水 立軸 水墨紙本
徐悲鴻曾評價他:“承歷世傳統(tǒng),開當代新風,三百年來第一流?!弊鳛橹袊嫃膫鹘y(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關鍵人物,呂鳳子在民國初期就確立了自己的藝術聲望。徐悲鴻、劉海粟、李可染、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張大千等人都曾向他問業(yè)求學。
丙子(1936年)作 竺道生說法圖
人物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人物
羅漢圖 立軸 設色紙本
第四任院長:陳之佛
任職時間(1942~1944)
陳之佛(1896~1971),浙江余姚人。日本東京美術專科學校畢業(yè)。著名圖案、工筆花鳥畫家,曾任上海美術??茖W校、上海藝術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美術史教授。1942至1944年任國立藝術??茖W校校長。著作頗豐,有《圖案法ABC》、《圖案構成》、《中國圖案參考資料》、《陳之佛畫集》、《西洋美術概論》等,涉及面廣博,見解獨到。
荷塘鴛鴦 立軸 設色紙本
陳之佛的工筆花鳥畫與傳統(tǒng)繪畫存在著很大差別,如果要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應該屬于“新工筆畫”的范疇。作為近代著名的工筆畫畫家,陳之佛還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工藝圖案家。在他的作品中有的顏色相當濃艷,卻把握得當,艷而不俗,重而不滯,給人的感覺依舊是明凈柔和、格調高古,有著富麗堂皇之美,沒有絲毫的“火氣”與“匠氣”。
雙鴿圖 鏡片 設色銀箋
陳之佛是近代中國藝壇與美術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個代表人物。生前對美術教育的奉獻、身后對藝壇遺留的風范,都讓我們大家敬佩。觀、寫、摹、讀四字訣,是他律己教人的金科玉律。他不僅是中國圖案畫的拓荒者,也為提升、發(fā)展中國工藝美術付出了畢生心血。
1956年作 荷花鴛鴦
1945年作 月季雙鴿
鴛鴦 鏡片 紙本
1945年作 松鶴遐齡
第五、八任院長:潘天壽
(1944~1947 | 1959~1967)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著名國畫家。曾任上海美術??茖W校、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等。1928年起任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國畫系主任教授。1944至1947年,1959至1967年期間任國立藝術??茖W校校長。
潘天壽 煙雨雨蛙聲圖 中國畫(指墨)
潘天壽精于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引人入勝。
潘天壽 擬個山僧墨鳥
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勾石方長起菱角;墨韻濃、重、焦、淡相滲疊,線條中顯出用筆凝煉和沉健。
潘天壽指畫《小憩圖》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shù)量大、氣魄大,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
潘天壽 美人蕉圖
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茍。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題材雖平凡,但經他入手,卻能產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
潘天壽(1897-1971)觀瀑圖
潘天壽 紅荷
潘天壽 小庭秋卉圖
第六任院長:汪日章
任職時間(1947~1949)
汪日章(1905~1992),別名荻良,浙江奉化蕭王廟鎮(zhèn)人。擅長油畫。 曾任上海新華藝專西畫系主任,上海昌明藝專西畫系主任 ,全國美術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長。1947年至1949年4月期間任杭州國立西湖藝專校長。
1987年作 菊石
汪日章是個畫家,但關于他從藝的資料寥若晨星。在已??嗄甑摹段骱冯s志1982年第8期中,有一篇他自己寫的文章《我與美術》。此文僅數(shù)百字,半頁的篇幅,幾乎濃縮著他一生不平凡的藝術經歷。
1986年作 虎
“許多人都知道我做過蔣介石的侍從秘書,是搞政治的。卻不知道我是學美術的,而且從事過美術教學活動。一九二九年,我留法回來,就聘于上海新華藝專,擔任西洋畫系主任。在此期間,我與龐薰琹等人在上海原法租界金神父路發(fā)起組織“臺蒙畫會”……一九三八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我后撤到重慶,即使是在兵荒馬亂中,仍有閑情,拿起畫筆。一九四零年,倪貽德、林風眠兩同志來找我,為要在國內推行‘獨立派’的藝術風格,于是我們邀請了關良、郁風,加上倪、林和我五人,在重慶聯(lián)合舉辦了‘獨立畫展’……畫展展出后,頗受國內美術界的注意。由于我有以上一些美術活動,所以當全國美術界抗戰(zhàn)協(xié)會在渝成立的時候,許多美術界的朋友推選我當理事長。理事有徐悲鴻、潘天壽、吳作人等……”
1988年作 熊貓
從歷史看汪日章的藝術地位,他應在這個行列之中。1926年,他從上海藝專畢業(yè)后,赴法留學,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油畫系,該校當時在法國算正宗派美術的最高學府。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國從這所高校畢業(yè)的僅徐悲鴻、顏文梁等寥寥幾人而已。
第七任院長:劉開渠
任職時間(1949~1959)
劉開渠(1904~1993),安徽肖縣人。早年畢業(yè)于北平藝術專門學校,1928年任國立藝術院圖書館主任兼西畫助教,同年留學法國,入巴黎高等藝術學校學習雕塑。1933年回國,任杭州藝術??茖W校教授兼雕塑系主任。1949年至1959年任國立藝術??茖W校校長。
魯迅頭像 銅 雕塑
其藝術風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爐,手法寫實,造型簡練、準確、生動。
1960年作 牦牛 銅雕
劉開渠創(chuàng)作了《淞滬戰(zhàn)役陣亡將士紀念碑》等一批反映抗戰(zhàn)題材的藝術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劉開渠領導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創(chuàng)作工作,并創(chuàng)作其中的《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及《支援前線》、《歡迎解放軍》等浮雕。著有《劉開渠美術論文集》,出版有《劉開渠雕塑集》、《劉開渠雕塑選集》等。
青年突擊手 鑄銅
以其名字命名的“劉開渠獎”、“劉開渠根藝獎”,分別代表著中國雕塑界和中國根藝美術界的最高獎項。
農業(yè)學大寨 鏡心
風景 鏡心 設色紙本
泛舟圖 立軸 設色紙本
荷花蜻蜓 立軸 水墨紙本
花卉 托片 設色紙本
第九任院長:莫 樸
任職時間(1980~1983)
莫樸(1915~1996),江蘇南京人。1933年畢業(yè)于上海美術??茖W校。1949年起任國立藝術??茖W校教授、繪畫系主任,后歷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浙江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全國文聯(lián)委員、浙江文聯(lián)副主席等職。1980年至1983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
《清算》 90cm×116cm (1946)
莫樸這個名字也是別有一番韻味,道德經第三十二章中講:“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意為“道”的本質是無名而樸實的,它雖然微小,但是天下卻無人能致使他據(jù)為己有。
《入黨宣誓》 118cm×170cm (1950)
1936年,莫樸油畫《逃亡》、《紅頂屋》、《琴師》參加全國美展??谷諔?zhàn)爭后,先后在大別山、《抗敵報》、華中魯藝美術系、延安魯藝任美編或任教。
南昌起義 油畫
創(chuàng)作的主要作品有《魯迅》、《百團大戰(zhàn)》、《我們戰(zhàn)斗在蘇北》、木刻連環(huán)畫《鐵佛寺》、年畫《平型關大戰(zhàn)》、《火燒陽明堡機場》及素描《毛主席會見農民詩人孫萬?!返?。許多作品在國內外展出或被中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如油畫《清算》、《宣誓》、《魯迅和祥林嫂》、《南昌起義》等。出版有《莫樸畫集》、《莫樸之路》。
村童
女坐像 油畫
蘇維埃萬歲 油畫
第十任院長:肖 峰
任職時間(1983~1996)
肖峰,1932年出生于江蘇。1950年入國立藝術??茖W校學習,1954年入蘇聯(lián)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1960年畢業(yè)回國,除1973年至1982年間曾調上海畫院從事專職油畫創(chuàng)作外,長期任教于浙江美術學院。1983至1993年間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1993至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趕海歸來 紙上油畫
綠色的河 鏡框 油畫
代表作有《辭江南》、《六三罷工》、《創(chuàng)業(yè)年代》、《戰(zhàn)斗在羅霄山》、《蘆葦叢中任我行》、《拂曉》、《乘勝前進》、《耀邦同志》、《飲馬揚子江》等。出版畫冊有《肖峰畫選》、《肖峰,宋韌畫選》、《歲月履痕——肖峰,宋韌作品集》。
小八路 布面 油畫
1973-1974年作 白求恩
作為一位油畫家,他的許多主題性創(chuàng)作都來自童年部隊戰(zhàn)斗生活的感受,情真意切,充滿詩情畫意。同時,他還是一位國畫家,國畫作品大氣磅礴,雄渾有力,優(yōu)美抒情,自成一家,為群眾所喜愛,在書畫界引起廣泛關注。
2004年作 浮嵐映翠圖
青山圖
第十一任院長:潘公凱
任職時間(1996~2001)
潘公凱,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寧海。1964年就讀于浙江美院附中,1978年在浙江美院國畫系進修。1979年至1984年任教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4年至1992年歷任浙江美術學院學報編委會主任、中國畫系系主任。1994年至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研究部主任。1992年獲舊金山美術學院榮譽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1年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花卉 立軸 設色紙本
潘公凱為中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之子,既是著名的中國畫家,也是卓有建樹的美術理論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潘公凱提出的中西兩大藝術體系“互補并存,兩端深入”的學術主張,在中國美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荷趣 立軸 紙本水墨
他著有《中國繪畫史》、《限制與拓展》、《潘天壽繪畫技法解析》、《潘天壽評傳》等著作,由其主編的《現(xiàn)代設計大系》、《潘天壽書畫集》等獲國家圖書獎。與此同時,其水墨作品還曾在紐約SOHO區(qū)菲利浦畫廊、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東京日中友好會館、巴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等地展出,反響強烈。
夏趣 立軸 水墨紙本
清夏圖
花卉 畫片 設色紙本
蘭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第十二任院長:許 江
任職時間(2001~至今)
許江,1955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1988至1989年赴德國漢堡美術學院研修?,F(xiàn)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全國人大教科文衛(wèi)專門委員會委員,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主席,浙江省文聯(lián)主席,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2001年8月至今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圓明園 油畫
上海的早晨 布面 油畫
1998年作 南屏遠眺
翠嶺
許江作品中氣勢恢弘的氣圍除了源于場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與形體,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間給觀者心里上造成的歷史知覺,在大跨度的時空建構中隱喻了文明的興衰,包含著一種強烈的悲劇式的視覺震撼力。
世紀之弈-機器之網 油彩硅膠畫布
1998年作 世紀之弈·圍城之二 布面油畫硅膠
1989年作 符號系列 紙本設色
國美的歷任院長們,
猶如熠熠群星,
照亮了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的天空。
他們嘔心泣血,
篳路藍縷,努力奮斗,
為中國的藝術教育
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高峰。
(注:中國美術學院地跨杭、滬兩市,現(xiàn)已有杭州南山、杭州象山和上海張江三個校區(qū),2018年4月8日,在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之際,備受矚目的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qū)正式開工奠基,計劃于2020年建成。)
責任編輯: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