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學(xué)術(shù)| 石濤《溪南八景圖》諸問題(上)

上海博物館藏《溪南八景圖》冊(現(xiàn)存4開),是石濤傳世重要作品。圍繞它的收藏曾有很多故事,此作涉及石濤生平中一些重要事件,也有不少由此衍生的仿作和偽作。


 [清]石濤 溪南八景圖冊 

31.5cm×51.8cm×4 紙本設(shè)色 1700年 上海博物館藏 


一、《溪南八景圖》冊的由來

 

豐南,是江南徽州府歙縣(今屬安徽)的一個村落,人文薈萃,民風古淡淳厚。山村有一溪相貫,溪名豐溪,所以豐南又稱溪南。溪南因在豐溪之畔,又有“溪頭”之稱(如石濤有“我愛溪頭吳處士”詩)。溪南在歙西,故又有西溪之稱。石濤說:“我生之友交其半,溪南潛口汪吳貫?!笔瘽簧c這個美麗山村緣分很深,曾在此地朋友家中居住有時,他的很多作品與這個桃花源般的世界有關(guān)。溪南更是藝術(shù)收藏重地,這里的大戶家家有收藏,很多膾炙人口的書畫名跡藏于這文雅之地。

 

“溪南八景”之名始于元吳希德。希德,字仲舉,豐南人。曾作《溪南八景記》,他為這美麗山村中的名景命名,八景分別是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東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云、竹塢鳳鳴、山源春漲。希德號梅溪居士,他將其所居稱為梅溪草堂,《溪南八景記》中寫道:“予學(xué)文修行,隱處精舍,臨梅之旁,因予號,題曰梅溪草堂?!毕5聦γ刻幘包c的特點都有具體描繪,這為祝枝山作《溪南八景詩》、石濤作《溪南八景圖》冊提供了基礎(chǔ)。

 

祝枝山(14611527)與溪南有密切關(guān)系,他是溪南吳氏之外甥。明末清初吳其貞《書畫記》卷二《王叔明幽谷古書圖>》一條云:“此圖購于歙之西山汪氏,余向聞之已久。故特去訪之。登其堂,堂曰西麓,是祝枝山題者,余詢其由,主人曰:曾祖號西山,延祝先生在此下榻二載。”祝枝山與吳希德后裔吳以睿有交。祝氏八景詩序言中稱:“余交歙吳君以睿久,凡其家先烈世華文獻之存,皆多識之,比者以睿出示所謂八景諸文……更為即題分賦歸之?!弊Vι揭老5隆断习司坝洝分枥L,一一系之以詩,于是有《溪南八景詩》。

 

作為大書家的祝枝山,便將《溪南八景詩》書出。書法卷一出,即為人所喜愛。吳門王稚登等曾跋其上,溪南人更是視之為大寶。此卷入清后為溪南收藏家吳爾世所藏。宣城唐祖命跋此卷云:“此卷規(guī)模大令,神韻生動,故是能品。聞京兆為吳甥,又所詠八景,此吳氏之家珍也。流傳數(shù)十年。今歸爾世,其寶示之。頑鐵允甲?!眳菭柺溃?/span>16231668)在世之時,以此為家藏至寶。

 

石濤與吳爾世可能有交往,但沒有直接資料可以證明,但與其二子承勵(16621691,字懋叔,號南陔)和承勛(生卒不詳,故世早于承勵,字銘卣)為至交,承勵之子與橋(字南皋,又字南高)也與石濤有很深的交誼。

 

祝枝山之書法墨寶為爾世一家之秘藏,爾世過世后,歸承勛、承勵,承勛過世后,承勵藏之。1691年,承勵過世后,此寶物則續(xù)為其子南高所藏。南高藏此祖?zhèn)鲗毼?,不敢絲毫懈怠?!敦S南志》記載一則南高談此書卷之語:

 

吳邑溪山之勝,得邀前賢,流連詠歌者,無如豐南為甚,祝京兆列為八景,各賦一律,辭條雅正,墨光映徹,遠近傳播,人每以未得見為憾。墨跡久為先大父寶蓄。先君嘗欲勒石以公同好,而天奪之箕,其志未逮。聞暇展卷為之怵然,乃謀同心,按法上石,現(xiàn)任遺志庶幾續(xù)之,非敢博雅望也,賢者其鑒諸。吳與橋識。

 

南高跋語中言其父曾有勒石之愿。為了遂父之愿,于康熙庚辰(1700)年,為此做了兩件事。一是選最好的羅紋紙,請石濤依祝枝山《八景詩》作八幅圖。二是繼承父愿,將祝枝山八景詩勒石為記。其記碑刻之事云:“是刻成于康熙庚辰仲春,壬辰(1712)冬為雪凍折,復(fù)于次年仲秋月拔石重鐫,并識?!卑司霸姺謩e刻在四石上,今歙縣碑園中,僅見八景詩碑一塊,乃是1713年重刻品。石濤八景圖和八景碑都成于1700年春,石濤圖成在前,八景碑在后。

 

今石濤存世多件作品與吳南高有關(guān)。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石濤《詩書畫三絕圖》,張大千《清湘老人書畫編年》錄此作,題作《冬瓜螳螂》,本是羅志希舊藏。此圖有畫與書兩段,繪畫部分款“庚辰夏日寄南高道兄清玩”。時在1700年。

 

《吳南高像》,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石濤與人物畫家蔣恒之合作。《中國古代書畫圖目》錄之,編號14767,題為《垂綸圖》。畫上題有此賦,后款云:“南高年世兄道引笑正,清湘大滌子濟?!弊髠?cè)小字款“云陽蔣恒寫”。又見汪研山《清湘老人題記》著錄。石濤以清雅小賦述之:

 

爽氣飄然,凝神怡悅。領(lǐng)長松之飛篁,臨秋水之清冽??祁^憶白眼之高人,懷抱具湖海之時杰。浩浩乎綸竿已拂,非樂魚而不屑;渺渺兮孰讓古人而定優(yōu)劣。噫,志意已潔,高山流水情難竭,貫古通今何分別。我知者希,豈敢決舌,行藏非可等閑說,日月易遷,正當澄澈,人生行樂,休言虛設(shè)。

 

此畫此賦注滿了對老人之后人南高之憐愛之情。也是對這位后輩為人操守的勉勵。所作時間也當在1700年前后。

 

石濤生平對祝枝山頗為傾情。華盛頓弗利爾藝術(shù)博物館藏石濤《祝枝山詩意》冊,12開,是其晚年杰構(gòu)。最后一開石濤題識稱:“清湘大滌子春雨中偶拈祝枝山題畫詩十二首,先書之以為畫筆引道。”此冊石濤閑來題枝山詩句為畫,表達他對藝道的體會。吳門書道圣手成了他藝道同路人?!断习司皥D》拈枝山詩為畫,石濤將對詩人的傾慕、對這塊美麗土地的摯愛、對給他以太多關(guān)照的友人之回憶注入其中。

 

石濤的八景圖由于一一書京兆八景詩于其上,圖寫溪南風物,從此與京兆書法卷一樣(此書法卷至今不知所藏),成為溪南人心目中的寶物??滴跻院?,此畫歸許華生,華生居唐模,與溪南毗鄰。今藏石濤八景圖后華生跋云:“予素愛石濤上人畫所藏卷軸頗多,出則載諸行笈,入則掛諸齋壁,未嘗一日離也。頃于吳子景怡案頭見石公所圖溪南八景頁,愛入骨髓,把玩移時。景怡曰:君其有畫癖乎?爰持以相贈。予獲之,不啻錫我百朋。亟命工裝潢,什襲珍藏,以時省觀而自憙焉。抑因之有感矣。予先世系本唐模,與溪南接壤,村墟林壑,差堪仿佛。自高曾以下僑居維揚,家山家水,經(jīng)年罕到,回首梓桑,徒縈歸夢,安得好手如石公者一一摹寫以臥游乎?予且旦暮竢之。”

 

乾隆之后,此冊為一位蘇州知府、學(xué)者、大收藏家吳云所藏。吳云(18111883)也是歙人,字少甫,一作少青,號平齋,晚號退樓,生平好金石之學(xué),亦善畫,著有《兩罍軒彝器圖釋》《二百蘭亭齋金石三種》等。何紹基曾有《為平齋題溪南八景圖》二首詩云:“畫禪何處印高低,解道無題勝有題。指點東疇與西隴,是町畦處不町畦?!薄皻w安吳接歙西吳,世寶溪南八景圖。太息十年兵火后,幾家喬木不荒蕪?!贝硕娨姾笾}跋頁。此畫很長時間不出吳家,至民國年間方為龐萊臣所藏。

 

張大千 仿石濤溪南八景圖冊 

31.5cm×51.8cm×4 紙本設(shè)色 1700年 上海博物館藏


二、《溪南八景圖》冊暨張大千之仿作

 

上海博物館所藏石濤等《溪南八景圖》冊,紙本設(shè)色,水墨8開,每開縱31.5厘米,橫51.8厘米。目前所裝裱的此冊,前有引首兩頁,第一頁為何紹基題“苦瓜真實妙諦”,款“平齋藏,子貞題”。第二頁為戴熙(醇士)題簽,篆“延陵世寶”四字,款“咸豐二年正月,錢唐戴熙謹書”。下接八景圖,依次為山源春漲、東疇綠繞、西隴藏云、清溪涵月、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和竹塢鳳鳴。其中在“西隴藏云”下石濤有題識云:

 

祝枝山先生賦歙西溪南吳氏八景詩,今南高以宋羅紋紙出案,索清湘大滌子寫其詩中之意云。庚辰上元前二日,青蓮閣。

 

分別鈐有“膏肓子濟”“瞎尊者”“清湘石濤”“老濤”“清湘老人”“癡絕”“前有龍眠濟”“搜盡奇峰打草稿”等?。▓D1)。

 

八景圖冊后接7頁題跋。首為孫枝蔚所書“溪南八景詩”兩頁,題:“《溪南八景詩》,次祝京兆韻,為爾世道兄作并正。”款“渭北弟孫枝蔚具草”。孫枝蔚(16201687),字豹人,號溉堂,陜西三原人,清初著名詩人,工書法。溉堂書法不多見,此作書法勁挺有力,風姿不凡,詩更清雅可玩。石濤與孫枝蔚為詩友,但石濤作《溪南八景圖》時,孫已過世。孫之《溪南八景詩》收于《溉堂前集》卷七,自注作于辛丑年(1661)。八景詩之書法當是吳南高囑人與石濤此圖冊裝裱在一起的。石濤在《溪南八景圖》上以多種書體恭錄祝枝山《八景詩》于其上,使這件作品成為祝枝山、孫枝蔚、石濤三位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合現(xiàn)。

 

孫跋后依次有許華山、劉鼎臣、嚴源燾、許天球、曾熙、戴熙、湯雨生、何紹基、吳大澂、龐萊臣、張大千等11人跋文,時間順序上有錯植,當是后之裝裱者未省察所為。

 

在這些跋文中,畫家戴熙談到石濤此作藝術(shù)價值時云:“世稱麓臺嘗云:東南有清湘在。清湘恃高秀之筆,為纖細,為枯淡,為濃煤重赭。麓臺鑒賞矜嚴,數(shù)者當非所取,不知何所見而推尊?今觀溪南八境,方識清湘本領(lǐng),秀而密,實而空,幽而不怪,淡而多姿,蓋同時石谷、南田皆稱勍敵,石谷能負重,南田能輕舉。負重而輕舉者,其清湘乎!”戴熙是清代中期之后最有成就的山水家之一,不僅筆墨深受石濤影響,尤其對藝術(shù)精神的理解頗有石濤的影子。


然而,上博所藏石濤《溪南八景圖》冊并非全璧,只有四幅,而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和竹塢鳳鳴四幅是張大千仿作。前四幅題祝枝山詩之后,石濤均鈐有印信,而張大千仿作無石濤印章。其中在《南山翠屏》上,題詩后稍下有“張爰之印”,其他三幅大千仿作中,分別在邊際之處鈐張爰、大千居士、大千等印,而石濤的四幅中卻無大千印。

 

此中因緣,收藏石濤此冊的民國年間收藏家龐萊臣在跋文中有清晰交代:

 

此冊余于三十年前得自兩罍軒吳氏,為石濤平生杰作。丙寅之冬,張君大千曾借臨一過,前歲中日之役洵鎮(zhèn)淪陷,所存宅中書畫十去七八,事后檢點,此冊僅存其半,而題跋具在,適大千自燕返滬,即矚其于臨本中補寫四幀,似與原本不爽毫發(fā),則八景缺而復(fù)全……因重裝識其顛末于后,歲在庚辰(1940)七月二十二日,虛齋時年七十有八。

 

據(jù)此跋,龐萊臣從吳平齋家藏中得《溪南八景冊》。1926年冬,張大千曾借出臨摹,后歸還萊臣。但在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1938年,萊臣所在的南潯淪陷,其收藏大半星散。戰(zhàn)事稍歇,他檢點收藏,石濤八景冊只存四幅,后后面幾頁題跋尚在。萊臣于是請張大千為之模仿其他失落之四幅。張大千根據(jù)自己以前臨摹此冊的臨本,為萊臣補全。此臨摹顯示出這位年輕藝術(shù)家卓越的筆墨功夫,真稱得上“世之仿石濤第一人”之美譽。鑒賞極精的龐萊臣也將“萊臣心賞”“虛齋秘玩”“虛齋珍賞”小印同樣蓋在張大千仿作上。今石濤此冊中的其他四幅作品及張大千曾借臨的八景圖不見傳世。

 

溪南八景圖冊題跋


曾經(jīng)因臨摹石濤騙過黃賓虹等大家的張大千在此作題跋中倒是謙遜誠實,其跋云:

 

秀而密,實而空,幽而不怪,澹而多姿,清湘此境,豈易企及耶?□二月朔,萊翁道丈招游吳門,日夕出所藏名畫共欣賞,嘆為平生眼福得未曾有,最后復(fù)示此冊,以予所臨裝潢于后,雖萊翁不以珷玞見斥,而珠玉在側(cè),寧不令人自慚耶?展閱一過,汗透重襦矣。后學(xué)張大千爰拜識。

 

大千此作的確有很高水平,龐萊臣雖說大千仿作與石濤原作“不爽毫發(fā)”,但比較二人之作,還是有明顯差別。此屬石濤晚歲之作,其晚歲筆墨老辣縱橫中有平淡。大千仿石濤在壯年,時值壯歲的大千工致輕秀中多機巧。大千書法流便而滑利,石濤書法謹嚴中有從容。這件珍貴的山水冊,為我們鑒別大千仿作石濤作品,提供一個絕佳的參照對象。


【節(jié)選自《中國書畫》2018年10期】




本文編輯:歐陽逸川   新媒體編輯:崔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朱良志 | 石濤與八大山人相關(guān)作品辨析
張大千山水畫欣賞(四十三)
(清)石濤《山水圖卷》
石濤與道教
石濤《溪南八景圖冊》 山水圖賞析
清石濤《松蔭研讀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