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是繪畫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國畫中非常重要的繪畫技法。
點
點是繪畫中最基本的形態(tài),落筆即成點。在漢字書法中,點是種種筆劃的根源,橫、豎、撇、捺等筆劃都是點的延伸。在繪畫中,可由點連成線,可由點擴展成面,你可以看到,當用毛筆蘸上墨色輕輕在宣紙上落下一筆時,便留下了點的痕跡,而再連續(xù)把毛筆按下去時,墨跡慢慢滲化開,即成為一團墨色的面。不同的筆法,不同的墨色,會畫出不同的點來。點可以有方點、圓點,也可變化出多種的點狀。點又有濃墨點、淡墨點。
在國畫中,點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繪畫手法。點的用途很多,表現(xiàn)力很強,多用于表現(xiàn)叢林、苔草,根據(jù)畫面需要來靈活掌握。點時要注意疏密、聚散的變化。
線
線是由多點連接而成,一般落筆輕出線細,落筆重出線粗,不同的筆墨技法可畫出不同的線條來。例如,中鋒畫線兩邊光滑較長直,側(cè)鋒畫線墨跡靠向一邊,一邊光滑一邊枯。
在傳統(tǒng)繪畫中,用毛筆墨線勾描景物的輪廓、結(jié)構(gòu),這叫白描,也叫線描,是中國繪畫藝術(shù)中最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習中國畫的基本功。以線造型,使畫面結(jié)構(gòu)清晰、簡潔、明朗,構(gòu)成中國繪畫藝術(shù)獨特之美。
在技法上,根據(jù)不同的景物結(jié)構(gòu)、質(zhì)感、形態(tài),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xiàn),這需要日久天長下功夫。例如,用圓潤流暢的線條畫兒童的皮膚,用濃墨枯筆的線條勾畫老人的皮膚;還有,畫單衣時用線可平直、流暢;畫棉衣時衣紋線要松,要圓短;畫驃悍的勇士,線條一般較粗壯、挺拔;而畫溫柔善良的女性時,就要用柔軟、纖細的線條。線條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它有極為豐富的表現(xiàn)力。畫家可以通過線條的變化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所以在畫家的筆下,線條有著感情的內(nèi)涵。
總之,線是通過勾和描來完成的,這是中國畫最基本的筆法,也是最維掌握的技法。用線問題是解決好點、面、皴、擦的基礎(chǔ),線是骨,而點、面等可起豐富、補充、活潑畫面的作用。在國畫技法中,人物、山水、花鳥都離不開它。
面
面是由點向四周擴散而出現(xiàn)的形態(tài)。每一個面都有它的中心點,周圍有其邊緣。不同的物體呈現(xiàn)出不同形狀的面。中國畫由于作畫的工具特殊,筆墨在宣紙上會出現(xiàn)千變?nèi)f化的墨跡,形成各種各樣的面。尤其是生宣紙,吸水性強,墨色畫上后很快被吸收擴散,并向外滲化出豐富的層次變化。在繪畫技法上,不同的用墨方法可變化出不同的墨跡效果,概括起來,大體可分為干、濕、濃、淡、焦幾種變化。所謂墨分五色就是說的這五種變化。國畫中毛筆蘸墨蘸水隨順序的不同,多少的不同,墨色變化也就不相同。
對初學者來講,這也是最基本的技法,需要反復大量的練習,熟悉和掌握墨跡在紙上的變化,并利用這些變化,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