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 山窗研讀圖紙本墨筆200.7×69.2cm上海博物館藏
這是藏于上海博物館的石濤《山窗研讀圖》。
畫面草木蔥郁,山氣清爽,泉水潺潺。山道上琴童攜琴而歸,茅屋中高士潛心研讀。山石皴點(diǎn)有序,構(gòu)圖暗合了其《畫語錄·境界章》中所說兩段者,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分明隔做兩段的觀點(diǎn)。
左為吳昌碩作 右為張大千作
巧的是,石濤的這幅《山窗研讀圖》曾在一次拍賣會上“亮相”。拍賣會上出現(xiàn)了兩幅和石濤這張畫一模一樣的作品。一件是吳昌碩的,一件是張大千的。
吳昌碩 1915年作仿石濤山水
所不同的是,吳昌碩在畫上署了款,張大千卻沒有署自己的名,是被鑒定師“揪”出來的。也就是說,吳昌碩仿石濤是為了創(chuàng)作,張大千則有些惡作劇。
張大千 仿石濤筆意圖
張大千早年仿石濤的面貌。他在臨摹上下過苦功夫,對石濤的繪畫技法運(yùn)用自如,卻又不落前人窠臼,進(jìn)得去也出得來,常將石濤的畫本進(jìn)行改進(jìn),化為千百種摹本,仍保留其中妙趣,可見已悟得真諦。
這兩為大師的臨摹作品,你更喜歡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