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視角
一直覺得,自己是走過一些地方的。
每到一地,就能感受到那里獨特的美:巴黎的浪漫、威尼斯的多情、海德堡的寧靜、巴塞羅那的閑適;香港的喧鬧、臺北的繁華、蘇州的幽深、杭州的古典、鳳凰的靈秀、揚州的溫婉……
如今,唯獨懷念稻城亞丁。
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地處川西橫斷山脈深處,藏地高原,山高路險,溝深林密。
亞丁跳入世人的眼球,得益于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1928年那不經(jīng)意的一瞥,得益于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洛克的照片資料、希爾頓的小說,向世人描繪了“香格里拉”的絕色美景:一塊永恒、和平、寧靜的土地。
亞丁,就是最后的香格里拉,藍(lán)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
亞丁,也被稱為念青貢嘎日松貢布(藏語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hù)法神山圣地”),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主體是三座完全隔開,但相距不遠(yuǎn),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它就是在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的三怙主雪山,“屬眾生供奉朝神積德之圣地”。公元8世紀(jì),佛教蓮花生大師親自為三座雪峰開光,并把密宗下三續(xù)部的三位本尊菩薩之名賦予這三座雪山:北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慈善安詳,溫馨平和;南峰央邁勇,意為文殊菩薩,端莊嫻靜,冰清玉潔;東峰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英俊剛烈,神采奕奕。三座雪峰高聳肅穆,高貴圣潔,被當(dāng)?shù)夭孛褚暈樯裆剑蔀椴孛癯莸氖サ?。雪峰周圍群峰林立,大大小小?0余座,千姿百態(tài),美麗壯觀。山峰前鑲嵌著或藍(lán)或綠的湖泊和寬闊的草甸,雪線下冰川直插碧綠的原始森林。雪山、峭壁、陡崖、海子、冰川、草場、森林、溪流,營造出一片靜謐、安詳?shù)氖劳庵场?/p>
在佛教中,“三怙主神山”分別代表佛的身、語、意,也是身體、語言思想、心靈的三種依怙。據(jù)傳,轉(zhuǎn)三次三怙主神山,能消除屠殺八條人畜性命的罪惡,轉(zhuǎn)一次相當(dāng)于念一億嘛呢的功德。
一生當(dāng)中至少來一次貢嘎日松貢布轉(zhuǎn)山朝覲,是每一個藏人的夙愿。在漫漫歲月里,三怙主雪山浸潤了不知多少藏人的希冀和夢想,那是他們靈魂的歸宿之地。在一個新的世界來臨之時,在地球變得越來越擁擠、越來越不潔凈之時,那圣潔的貢嘎日松貢布,越加顯得珍貴,令人向往。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p>
王安石此言甚是。
走,趁著還能走,一定要去亞丁拜謁神山!
于是,網(wǎng)上拼了6人,包乘一輛9座商務(wù)車,踏上西行之路,出成都,過雅安,穿蘆山,越雅江,走康定,千里迢迢奔赴川西一隅。
川西的天陰晴不定。從成都到稻城的路上,雨下下停停,雪停停下下,變幻莫測的天,像調(diào)皮的孩子,像神經(jīng)質(zhì)的女子,下得也不大也不急,極像四川人不急不惱的溫和脾氣。
四天奔波,終于跌進(jìn)魂牽夢縈的稻城亞丁。
沒有沖動,沒有欣喜若狂,就如同看到飽受相思之苦的戀人,縱有千言萬語,卻一時難以開口。
翌日清晨,商務(wù)車把我們送到景區(qū)門口?!?/p>
景區(qū)內(nèi)不通車,僅有的景區(qū)電瓶車也只是從沖古草坪開到洛絨牛場,短短兩公里。從景區(qū)入口到電瓶車站,有三公里山道,或騎馬,或步行。
同車的年輕人搶著騎馬去了。我毫不猶豫地沿著山道步行。
背負(fù)沉重的攝影包,跋涉在彎彎曲曲的山路,眼前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身旁峽谷是奔騰的冰山雪水,耳中是密林馬道傳來的清脆的馬鈴聲??罩校喧_鷹從林上掠過;林中,有松鼠蹦跳覓食;草中,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在殘雪中綻放。松枝和金針葉鋪滿的土石路上,還有一座千年嘛呢堆。嘛呢堆有3米多高,每片石板上都刻有祈福的藏文,歲月的流痕使她的容顏有些暗淡,但又有許多潔白的石塊點綴其間。那是后來轉(zhuǎn)山的信徒們一塊塊放上去的,不斷傳誦著圣潔的意義,啟動著人們的情思。
一路跋涉,一路斑斕,一路祈禱,祈禱天公作美,能讓我們目睹三神山難得一見的神秘面容。因為,亞丁三神山不是以其勢逼藍(lán)天的偉岸、險峻巍峨的山姿著稱于世的,而是以它難得一見的神秘面容和關(guān)于它的神奇?zhèn)髡f,常年云遮霧罩,不讓外人窺其一斑。
心跳怦怦加快。我知道,那不僅是高原反應(yīng),更是自己虔誠腳步一步一步接近著夢寐以求的圣地。
穿過灌木叢,眼前豁然呈現(xiàn)一片開闊地帶—沖古草坪。
啊,幸運!
云開日出,仙乃日神山展現(xiàn)眼前。遠(yuǎn)遠(yuǎn)望去,藍(lán)天下,仙乃日巍峨壯麗、祥瑞端莊;云霧飄來,環(huán)繞雪峰,一種神秘、一種圣潔的感覺油然而生。
仙乃日是“三怙主”雪山的北峰,佛位排在次席,是亞丁景區(qū)三大高峰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峰向北偏10度,西對北斗星,佛道兩家都把北斗星視為吉祥之星。雪山環(huán)型冰斗下斜造型,兩側(cè)觀看雪峰,山峰始終面對朝圣者,讓人倍感親切溫馨。
從山腳下的沖古寺拾級而上,走棧道,穿密林,登高臺,步行三里,可到卓瑪拉錯(珍珠海)。路途雖不遠(yuǎn),但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路上登山,并非易事。雙腿像灌了鉛,喉嚨像塞了棉,頭暈,胸悶,氣喘吁吁,走一步,歇三歇。
終于,卓瑪拉錯映入眼簾??吹搅说褂胺睆?fù)的海子,看到了隨風(fēng)搖曳的枝條,呼吸到純凈無比的空氣,沉浸在五彩斑斕的景色中,登山之艱辛頓時拋到腦后。
卓瑪拉錯是高山湖泊,海拔4100米,坐落在仙乃日神山腳下,面積0.75公頃,像一顆鑲嵌在蓮花寶座上的綠寶石,碧波蕩漾,云影波光中透出無限清麗。湖畔四周,參天巨樹,層林盡染,碧波倒映出斑斕五彩的世界,美景與倒影渾然天成,令人目迷神馳。
站在湖畔望去,仙乃日神山全貌盡收眼底。白雪皚皚的仙乃日如一尊慈善安詳?shù)拇蠓?,端坐在蓮花臺上。在她前面是金剛亥母山;她左邊金字塔般的山峰是白渡母;右邊飄拽著無數(shù)經(jīng)幡的是綠渡母;綠渡母旁邊林立的冰蝕角峰,是眾多降香母和妙音仙女。傳說仙女們彈奏的天籟之音,傳到仙乃日背后的地獄谷中,讓地獄中的罪人聽到仙律,減輕痛苦,循循善誘,幡然悔悟,早日脫離苦海。
站在圣潔的神山腳下,才知道自己原來是那么渺小,塵世間的所有煩惱原來也是那么微不足道……
洛絨牛場被三座神山環(huán)繞,是朝拜神山的最佳地點。從沖古草坪可坐景區(qū)電瓶車直達(dá)洛絨牛場。
電瓶車在密林中的窄路上行駛。路基下面,貢嘎河從草場穿流而過,林間溪流潺潺,與牧場木屋交相輝映。放牧的人放牧著牛群,也放牧著自己,構(gòu)成了一幅原始而迷人的畫卷。
洛絨牛場是一片平坦的草場沼澤,海拔4150米。在這里,黃色草甸、五彩溪水、蒼莽森林、藍(lán)天白云都成了襯托,文殊菩薩的化身—央邁勇神山,傲然立于天地之間,草甸、溪水、森林、藍(lán)天、白云都依偎在她的身邊,呈現(xiàn)一派驚世駭俗的自然景觀。
央邁勇為“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5958米,佛位居“三怙主”雪山之首。她像一個圣潔的女神,嫻靜端莊,冰清玉潔;她是智慧的象征,皚皚雪峰像文殊大師將手中的智慧之劍直指蒼穹。
當(dāng)年,約瑟夫·洛克歷經(jīng)艱辛來到這里時,不由地驚呼:“舉世無雙的金字塔狀的央邁勇,她是我眼睛看到的最美麗的雪山!”
站在軟軟的草甸上,凝視央邁勇,高高的山上,雪是一種風(fēng)景,雪鋪在純藍(lán)的天空下,散發(fā)一種愉快干凈的氣息。站在她的身旁,你會真正感到心靈的撫慰和洗滌,你會知道什么是冰清玉潔,什么是傲然于天地之間,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什么是圣潔、高貴。站在央邁勇神山腳下,你只有頂禮膜拜而別無選擇!
藍(lán)天下,那端坐云霄的圣山,越加顯得莊嚴(yán)穩(wěn)重、祥瑞萬千,令人流連忘返。此時此刻,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拜謁圣山,安寧會降臨,心靈會潔凈,心智會洞開,不僅會感觸奇絕的風(fēng)光,還會發(fā)現(xiàn)嶄新的自己。
1928年,洛克第一次進(jìn)入亞丁,最先親密接觸的是夏諾多吉雪山。夏諾多吉迷人的身姿吸引了洛克,他寫道:“一座裁剪過的金字塔,在它兩旁的山壁像是一只巨大的蝙蝠所展開的雙翼,這是一處沒有人知曉的仙景勝地。”
站在軟軟的草甸上東望,夏諾多吉雪峰聳立在天地之間。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是“三怙主”雪山的東峰,海拔5958米,佛位在“三怙主” 雪山排第三。雪山主峰為三棱錐狀,在三座雪山中造型最接近金字塔。沿雪山兩翼鋒利的刃脊蜿蜒綿亙,刃脊背向光線的一側(cè)呈暗影,在藍(lán)天的勾勒下線條尖銳有型。夏天,雪峰三角面陡峭處積雪較少,但在南側(cè)的凹陷處有兩條規(guī)模巨大的懸谷冰川,冰舌凌空在陡崖,搖搖欲墜。構(gòu)成夏諾多吉的巖石為層狀大理巖,強(qiáng)大的地質(zhì)引力將巖層直立,這也是夏諾多吉異峰突起、角峰尖銳的原因之一。站在雪山腳下的冰川寬谷,直立的巖石層理一條條伸向峰頂,巖層間的皺褶清晰可辨。雪峰之下為冰川裂解崩落形成的倒石堆,也叫高山流石灘,流石灘是生長雪蓮的地方。再往下是高山灌叢和森林,貢嘎銀溝位于雪山最底部。
夏諾多吉北側(cè)坡脊有怪異的山石值得遠(yuǎn)觀?!鞍税倭_漢”是位于斷層所形成的陡崖上的峰叢,巖石在流水、冰雪的侵蝕下形成造型怪異的峰柱,峰柱大小不同,沿斷層三角面錯落林立。位于距八百羅漢不遠(yuǎn)的山坡,為冰川、流水、風(fēng)化侵蝕的殘余地貌,分布范圍不到一平方公里,峰叢在夏諾多吉的北坡看似無序地聳立著,其實像一群面對雪山磕著等身長頭的朝圣者。
不像仙乃日那份慈善安詳,不像央邁勇那份嫻靜優(yōu)雅,夏諾多吉在佛教中是除暴安良的神圣,勇猛剛烈,神采奕奕,一指擎天,渾身上下充滿凌厲的氣勢。在秋的色彩映襯之下,讓人感受到它的金剛之力。夏諾多吉將我們帶回遠(yuǎn)古的夢幻歲月,那里沒有罪惡,沒有貪婪,更沒有痛苦與悲傷,在雪域香格里拉王國里,人們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游人來到此處,可在超然物外的仙境中,感受人與大自然的交融;在寂靜原始的雪山旁,傾聽宇宙?zhèn)鱽淼奶旎[之音。
有人說,雪山是女人的象征。
她們在冰雪交加狂風(fēng)凜冽的冬季,心腸才變得硬起來。她們受到了“侵犯”也是迫不得已。厚厚的冰川是她們抵御“寒冷”的盔甲,她們冷峻,漠然,不容侵犯。你近不了她們的身,她們也無視你的存在;你看到她們很美,可美得寒氣襲人,不能擁在懷里……
一絲暖風(fēng)襲來時,哪怕是瞬間掠過,她們都會動一動,化出一滴淚來。當(dāng)她們完全陷入春意時,用不了多久,暖意將會滲透冰層,露出一顆冷凍的心,然后不容控制地一點點融化,再融化,直至一瀉千里。也許,她們的容顏還深埋在積雪里,可從心的部位開始,早已匯流成川……
世間女人的心就這么周而復(fù)始地忽冷忽暖,忽暖忽冷,時而冷若冰霜,時而柔情似水。也正是如此,淚水成湖后倒映著雪山。
“三怙主” 雪山就是這樣的女人。
環(huán)顧洛絨牛場,群山環(huán)繞著的寬闊峽谷間,雪山、草甸、森林、溪水和陸地各守一方,氣勢莽莽,蔚為壯觀!這不就是人間仙境嗎,這不就是香格里拉所在嗎?
真想久久躺在厚厚的柔軟的牧場上,仰望藍(lán)天上的白云云游在雪山之巔。此生的榮辱得失、悲歡離合, 都渺小得不如隨風(fēng)飄去的一粒塵埃,而純凈的圣境絕無塵埃存身的方寸之地。
真想久久躺在厚厚的柔軟的牧場上,再次對這人間仙境的保護(hù)神—藏族同胞頂禮膜拜。生活在這方圣地的藏族同胞,雖依然不太富足,但他們絕不會砍伐森林,絕不會污染神山圣水,絕不會獵殺野生動物,虔誠而持久地保護(hù)著這片人間凈土。
地圖顯示,從洛絨牛場上行,到達(dá)曲九扎阿神泉,可以看見央邁勇雪線下西藏北方香格里拉王國神遣的柏樹,可用神泉水洗去人身積下的骯臟之物,乞求護(hù)法神靈的保護(hù)。繼續(xù)上行,向右轉(zhuǎn),可以觀賞牛奶海等圣湖。翻越海拔4476米的卻索瑪(金剛亥母)山口,可下行到仙乃日腳下的圣湖卓瑪拉錯,返回沖古寺,全程20公里,即可完成一次轉(zhuǎn)山。只可惜,上帝沒有給我轉(zhuǎn)山的時間。
天堂里有的顏色,在亞丁都可以看見。十月的亞丁,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從來沒有真正體會到香格里拉的含義,直到置身亞丁才感受到那種視野的震撼、心靈的感動。一個沒有喧囂、沒有雜念、沒有貪婪的地方,一個唯一想做的就是不停地用鏡頭記錄下這里的一切。
秋天,絕對不能把它當(dāng)作普通日子一天天地過。如果可以出行,一定要去稻城亞丁,一個去了還想去的地方。秋天的亞丁將所有的情感化成繽紛的色彩,羞澀地展開,迎接你的到來,讓你無法走出它的美麗夢境。
如果還有機(jī)會,我一定還會去亞丁,一定還是在秋天,拉上老伴,帶上女兒,牽上孫子……
2011年11月22日寫于大都錦湖園
作者簡介:
雷聲,年逾花甲。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中葉,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從事新聞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89年出版新聞學(xué)專著《新新聞體寫作》一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為該書題寫書名;1990年北京亞運會撰寫的通訊《如煙的夢后,是黎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被收入亞運文獻(xiàn)集《亞運在北京》一書;1994年,撰寫9集電視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榮譽(yù)證書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攝影散文集《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