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誦/制作:雷聲
康巴漢子,丹巴美女。
據(jù)說,丹巴美女都出自美人谷?! ?/section> 美人谷坐落在丹巴大金川峽谷,唐代稱“東女國”,據(jù)說族人是西夏皇族后裔。高貴的血統(tǒng)養(yǎng)育了蜚聲國際的丹巴美人。一個只有七萬人的丹巴縣,竟有三千多美女在成都乃至京城從事歌舞演藝職業(yè). 有人說,如果你寂寞,就去美人谷。美人雖不見,仍能憐其秀。 有人說,如果你是男人,就去美人谷,尋覓那個曾與你心靈相約的美麗女人。 從成都去稻城,第一夜宿丹巴,以為要去美人谷尋覓丹巴美女。 不知轉(zhuǎn)了多少彎,不知翻了幾座山,漆黑之夜,車子終于爬上一座高山后停下來。 又上車,還爬坡,直到郎太的老婆出現(xiàn)時,車才停在一個不大的空場上。 “可到了”司機(jī)松了一口氣,“甲居藏寨到了。” 不是美人谷?也許,今夜在此就寢,明日再去美人谷。我自問自答。 甲居,藏語是指“百戶人家”。甲居藏寨由三個自然村組成,面積約5平方公里,居住著140多戶嘉絨藏族。 小兒子挎著大包小包走在前面,用手電給我們照著泥濘的山路。 磕磕絆絆,爬坡越檻,終于走進(jìn)一幢藏式樓房。 郎太的家一樓是廚房、客房、衛(wèi)生間和一個寬敞的露臺(兼做餐廳)。二樓是客房,房間彩繪,濃墨重彩。三樓只有一半,是主人的臥室,另一半是露臺。 第二天天未大亮,起床爬上二樓房頂。放眼望去,晨霧成云,在山口婉轉(zhuǎn)升起,整個甲居籠罩在青色的晨光里尚未醒來。云霧中,藏家石樓時隱時現(xiàn),如夢如幻…… 天色漸漸放亮,寨子里升起淡淡的炊煙?!皶釙徇h(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青灰色的晨霧中,山寨更顯寧靜恬淡。 沿著羊腸小路,行走在山林間,身邊是一幢幢藏家石樓。甲居藏寨一戶人家居住一幢石樓。石樓背山面水,大多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遠(yuǎn)離群樓,孑然獨(dú)立,樓前樓后果樹環(huán)繞。石樓三四層,石木結(jié)構(gòu),建筑風(fēng)格完整地保存了嘉絨民居的基本特征。房屋漆成三種顏色,白色代表吉祥,紅色代表敬神,黑色代表消魔除災(zāi),色彩濃重古樸,對比強(qiáng)烈,極富層次感。在青山綠水、藍(lán)天白云的襯托下,幢幢石樓就像一個個風(fēng)姿綽約的美少女站在林間,風(fēng)起時彩林晃動奏樂,石樓就像身著盛裝的美女翩翩起舞,無不讓人心動、浮想翩翩——西夏皇族后裔的女人,是如何含羞微步婷婷入寨。
每幢藏居樓頂四角,都佇立著四個醒目白色尖角,看上去活脫一頂皇冠,經(jīng)幡和風(fēng)馬旗像皇冠上的羽毛,隨風(fēng)輕輕飄舞。古拙的石樓,因這靈動的皇冠,有了些許童話的意境。其實(shí),那是嘉絨藏族特有的“白石崇拜”中用以祭祀用的白石堆,屋頂四角代表東南西北四方神靈。樓頂上還有祭灶,一公一母,公灶上插有活佛賜予的符咒,母灶用來燒柏樹祭神靈,天天都祭,而這些祭灶和四角全都漆成白色。 有的人家石樓旁還筑有高聳的碉樓。據(jù)說,那是舊時用以防御敵人進(jìn)攻的工事;還有人說它是用來軀趕大渡河邊專門攝取孩童靈魂的妖魔。不管怎樣,如今那巍然屹立、棱角分明的粗獷碉樓,已成為村寨中一道靚麗獨(dú)特的風(fēng)景。觸摸碉樓上一片片麻石石片,仿佛穿越悠遠(yuǎn)的歷史,仿佛與歷盡滄桑的古樓對話,讓久居都市鋼筋水泥叢林的我,在這個安靜離市的山村中恍惚迷失了自己。 恰逢金秋,山寨呈現(xiàn)出一派多彩的畫面,樹葉漸次褪綠,漸染殷紅、金黃,藏家樓頂上堆積金燦燦的玉米、房檐下掛滿串串紅辣椒,寨前房后的果樹枝頭掛滿香氣四溢的雪梨、蘋果和笑咧了嘴的石榴……
爬上山頂,舉目四望,高山可仰,云霧纏繞,谷底大金川和大渡河靜默交匯,不停變幻美麗景致,讓人的目光長久不肯離開,生怕錯過畫卷中的經(jīng)典之作。 來至觀景臺,山寨盡收眼底。青山如黛,彩林成蔭,一座座五彩藏樓,一座座鮮艷城堡,好似天空中的村落,宛如童話王國中的城堡。藏家石樓沿著緩緩山坡,從大金川谷層層疊疊向上攀援,高低迤邐,交錯有秩、星羅棋布于山谷里。藏家石樓層層疊疊精巧玲瓏,美輪美奐般散落在田園里,隱忽在綠樹中,看似無序卻錯落有致。白色的墻體掩映在蒼翠的樹木間,幾條銀白色的小溪由山頂潺潺流下,宛若一條條垂掛的哈達(dá)。墨爾多神山以它博大的胸襟佑澤著這方水土,皚皚雪峰,蔥蔥樹木,粼粼海子,涓涓溪流,層層梯田,裊裊炊煙,動靜制宜,渾然天成,構(gòu)成了甲居藏寨一幅田園牧歌似的瑰麗畫卷。 甲居不愧位居中國最美村寨之首。無論你是否去過美人谷,無論你是否看到丹巴美女,只要你來到甲居就不虛此行。因?yàn)?,甲居就是一個不施粉黛的絕色美女,在陽光雨露下盡情展示她的驚世之美。這是一方凈土,是一掬清泉,是遠(yuǎn)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是夢寐以求的人間天堂!
真為甲居慶幸,慶幸它有幸擺脫了繁華都市與工業(yè)文明的侵蝕,千百年來,神山呵護(hù)著它,大渡河滋養(yǎng)著它,它才這般的藏風(fēng)聚氣,靈秀不可方物。 正如“圍城”般,村寨中的年輕人看慣了他們從出生到現(xiàn)在身邊這一成不變不為“風(fēng)景”的風(fēng)景,走出山寨,到外面去找尋那份向往已久的都市精彩;而我跋山涉水而來,片刻逃離那人世喧囂、滔滔名利,來尋覓那個失落已久古樸如初的歸鄉(xiāng)。站在山頂,眺望著這可愛的小山村,忍不住閉上眼睛,伸展開臂膀,欲將它攬入懷中緊緊相擁。 望斷秋水長天際,白云深處有人家。隔著山崗,總想呼喚美人。來兮,來兮,裊裊身段,婀娜仙姿,珠璣佩玉,瑯瑯作響。
歲月正在老去。早已記不得,美人們遠(yuǎn)離寂寞深宮時的步履;早已看不清,美人們踏入川地時的喜悅,但我卻真切地感受到美人們遠(yuǎn)離塵囂時的安寧。 如果我是她們,也會如云依山川,擇江河于身系,無事斟杯天上水,飲之,再聽勁風(fēng)馬蹄聲,橫笛吹簫,醉臥于悠悠天地之間,以示終老的決心。 一切污濁隨風(fēng)而去,一切混沌隨水而去,一切不愉快隨歲月而去,剩下的只有一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就是空靈??侦`可遇而不可求,而在甲居,我感受到了。 再回首,山林、河流、云朵、人物、村寨,一切都濃墨重彩、艷麗動人地在眼前流動著,讓我依依不舍,就像要離開自己的村子一樣,一步三回頭……作者簡介:
雷聲,年逾花甲。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中葉,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從事新聞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89年出版新聞學(xué)專著《新新聞體寫作》一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為該書題寫書名;1990年北京亞運(yùn)會撰寫的通訊《如煙的夢后,是黎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被收入亞運(yùn)文獻(xiàn)集《亞運(yùn)在北京》一書;1994年,撰寫9集電視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榮譽(yù)證書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攝影散文集《追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