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年規(guī)劃設計建設的深圳灣公園,不僅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集休閑娛樂、健身運動、觀光旅游、體驗自然等多功能活動的區(qū)域,更成為展現深圳現代濱海城市魅力和形象的標志。該項目也因摘得由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評選的第九屆風景園林獎設計類杰出獎而頗受關注。
深圳灣公園由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和美國SWA集團完成早期總體規(guī)劃,并連同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guī)劃設計院共同完成項目實施的規(guī)劃設計。該項目立足于“灣空間”獨特地域特征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使公園與周邊城市綠地系統巧妙銜接,在公共活動最密集地段和生態(tài)高敏感度地段建立有機關聯,營造出豐富多樣的“灣景觀”和“灣生態(tài)”。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分為A、B、C三個區(qū)域,于2011年大運會開幕前陸續(xù)向市民開放,面積約108.07公頃(目前A區(qū)中A1標段已建成并于2010年9月份對市民開放,面積約9.05公頃)。
A區(qū)從紅樹林海濱生態(tài)公園西側至大沙河河口,面積41.62公頃,建有中灣閱海廣場、海韻公園、白鷺坡、北灣鷺港和小沙山,其中,中灣閱海廣場位于深圳灣的中部,是遠望整個深圳灣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
B區(qū)從大沙河河口至東濱路立交橋北側,面積10.75公頃,建有追風輪滑公園和流花山,其中,追風輪滑公園是專為青少年提供的輪滑天地,一系列圓形輪滑或滑板場地由一條連續(xù)的輪滑道串連起來,錯落有致地沿山體分布,可供青少年朋友們乘風自由滑行。
C區(qū)從東濱路立交橋北側至深港西部通道大橋西側,面積55.70公頃,建有南山內湖溢流壩、彎月山、南山排洪大箱涵蝶狀翼墻、日出露天劇場、垂釣棧橋、濕地公園、婚慶公園、海風運動公園和西南口岸廣場,其中,婚慶公園將是深圳的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婚典勝地,公園中央是圓形的“月光花園”主景廣場,廣場的兩側是一系列的戶外婚慶和聚會空間,盡端為伸入海面的水上婚慶禮堂,聚會空間采用自然材料的軟質鋪地,樹木環(huán)繞,并有遮陰休息亭,是人們在婚禮前后聚會慶祝的場所。在濱海休閑帶9.06公里的海岸線上,規(guī)劃有12個不同主題的區(qū)域公園,所有公園通過完善的步行、自行車系統串聯在一起,而且A、B、C三區(qū)段充分融入植物文化的理念,按其主題的不同,組織了榕蔭沁爽、葵林倩影、深灣喜雨、紫垣溢彩、鳳舞鳶飛、芷草微瀾、情海相思、番林簇錦等9個植物景觀,植物設計各具特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