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官吏家庭出生,爸爸和爺爺都是縣令,但十歲左右父親去世,李商隱成了家里年齡最大的男丁,兼顧看書的同時還要出門做苦力賺取生活費。
李商隱的老家在河南鄭州,為了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母親在李商隱16歲的時候就決定,舉家搬到洛陽,后來經(jīng)白居易介紹,認識了曾經(jīng)擔任過宰相的東都洛陽留守令狐楚,令狐楚這時還兼著檢校右仆射、鄆州刺史、天平軍節(jié)度使等重要官職。
令狐楚很賞識年輕的李商隱,把自己寫作詩文的技巧教給了他,“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帶著他出門游歷,甚至在外出差也帶著李商隱,讓他多看多學,大有提拔重用的意思。李商隱結(jié)識了這樣一個人,似乎功名利祿唾手可得。
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比李商隱大15歲,此時還沒有中進士,他的文才顯然不如李商隱,令狐楚培養(yǎng)李商隱的目的,除了欣賞他之外,顯然是打算培養(yǎng)成兒子將來的助手,因此,他讓兩人一起經(jīng)常外出游學。
令狐绹在太和四年(830年)進士,開始從政。在令狐楚在朝廷的實力和人脈幫助下,仕途非常順利。
而李商隱在這幾年中,一面積極應(yīng)試,一面努力學文,在科舉上雖一再失敗,但在寫作上則完成了由散向駢的轉(zhuǎn)變,此后他很少再寫散文。
以令狐楚的能力和李商隱的文才,幫助他中進士,不是很困難的事,但就如皇帝貶斥中意且有能力的大臣,留給兒子施恩啟用這種帝王心術(shù)。令狐楚想讓李商隱成為兒子忠心不二的助手,那么,李商隱要出頭中進士這事,只能是兒子令狐绹的幫忙。
但令狐绹即便是有曾經(jīng)為宰相的父親幫助,仕途已經(jīng)要一步步的走,盡管每一步都能大步躍進。令狐绹要升到有能夠幫助李商隱中進士這個能力的官職,顯然還沒那么快。
開成二年(837年),經(jīng)過長期刻苦學習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譽,李商隱得中進士。這時李商隱才24歲,他的前途此時看去應(yīng)該是一條青云之路。但進士只是步入仕途的敲門磚,按照唐朝的規(guī)定,成為進士后還要參加吏部考試,工作是按照考試成績擇優(yōu)分配的。
但年輕的李商隱,文采斐然,但情商和職場經(jīng)驗顯然不高。他在《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中,將沒有錄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即835年)比喻成阻撓他成功的小人:“鸞皇期一舉,燕雀不相饒?!?br>
在等待吏部考試之余,李商隱應(yīng)博學宏辭試不取,同年在他的恩主令狐楚去世,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后不久,李商隱應(yīng)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治今甘肅涇川縣北)作了王的幕僚。
從憲宗朝開始的牛李黨爭,影響了每一個想要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的讀書人,在進入仕途前,必須要先表態(tài),支持牛僧孺的和平派還是李德裕的主戰(zhàn)派。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于“牛黨”。
李商隱如果僅僅只是作王的幕僚,肯定會被“牛黨”之人詬病,但還不至于會視為背叛。但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愿意將女兒嫁給了他,李商隱居然同意了。
提攜之恩和女婿那個更近,毫無疑問,他被“牛黨”視為了背叛者,而在“李黨”之中,也并不欣賞這個受“牛黨”提攜卻轉(zhuǎn)投“李黨”的人。
李商隱娶王茂元女兒有功利之心嗎?肯定有,但不全是,作為一個熱血的年輕人,顯然更喜歡主戰(zhàn)的“李黨”。這需要他成長后才明白,“主戰(zhàn)”和“和平”派,不一定是“主戰(zhàn)”才能取得國家的安全。
令狐楚在833年擔任過吏部尚書,盡管已經(jīng)去世,但“牛黨”依然有對吏部的影響力,因此,被戴上了叛徒的標簽的李商隱在當年的授官考試的復審中被除名。這件事對李商隱最直接的影響是使得他獲得朝廷正式官職的時間推遲了一年。
839年,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順利通過,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這個官位品級不高,但位在中樞,是培養(yǎng)人脈和人望的好地方,牛李黨爭中李黨的領(lǐng)袖之一鄭覃就是以校書郎步入仕途。
李商隱在當時肯定沒有想到,秘書省校書郎是他的第一個官職,也是他一輩子仕途中最好的一個官職。
“牛黨”顯然不會讓叛徒太過得意,不久,李商隱被調(diào)任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縣尉。雖然縣尉與校書郎的品級差不多,但遠離權(quán)力的中心,顯然會使他以后發(fā)展受到影響。
李商隱在弘農(nóng)任職期間很不順利,受到上司陜虢觀察使孫簡的責難,16歲起就出入擔任過宰相的東都留守府,眼界奇高的李商隱顯然感到非常屈辱,難以忍受。最終以請長假的方式辭職。湊巧的是,此時孫簡正好被調(diào)走,接任的姚合設(shè)法緩和了緊張的局面,在他的勸慰下,李商隱勉強留了下來。但他此刻顯然已經(jīng)沒有心情繼續(xù)工作,不久(開成五年,840年)就再次辭職并得到獲準。
這樣的一位年輕人顯然讓人覺的莽撞和沒有耐心,李商隱在接后兩年里沒有任何職務(wù),842年,被現(xiàn)實磨平了一點棱角的李商隱以書判拔萃復入秘書省為正字。他的這個職位比原來的校書郎還低一級,李商隱為他的年輕付出了代價!
842年-845年,是“李黨”和“李黨”領(lǐng)袖李德裕最輝煌的三年,他獲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幾乎被授予全權(quán)處理朝政。對抗吐蕃、打敗回紇,還接連揍了幾個不安分的軍鎮(zhèn),被譽為中興大臣。李商隱正是搭著這個東風重回官場的。
正當李商隱躊躇滿志的時候,母親去世,李商隱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三年。這意味著年屆而立的李商隱不得不放棄躋身權(quán)力階層的最好的機會。這次變故對李商隱政治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他正好錯過了“李黨”的黃金三年。
當然,他也避開了“牛黨”其后對“李黨”的清算:他這樣的小官,還不值得浪費“牛黨”的資源清算。
843年,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在討伐劉稹叛亂時病故。王茂元生前沒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李商隱的升遷,但他的去世無疑使李商隱的處境更加困難。
845年秋天,令狐绹給閑居洛陽丁憂的李商隱寫了一封信,李商隱回寄給他一首詩。令狐绹當時任右司郎中,所以題稱“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樹久離居,
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翻譯是這樣的: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樹,長久離居;千里迢迢,你寄來一封慰問的書信。
請別問我這個梁園舊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馬相如。
李商隱顯然沒有體會到這是令狐绹給他的最后一次機會,此時依然被“李黨”壓制的“牛黨”顯然不想錯過任何一個能提升政治實力的方法,甚至愿意寬恕曾經(jīng)的“叛徒”,當然,這也和王茂元去世有關(guān)。
十月,李商隱結(jié)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書省。其后武宗去世,“李黨”失勢,“牛黨”當政,李商隱不被排擠就不錯了,而已經(jīng)占據(jù)上風的“牛黨”顯然不會再給李商隱機會,讓他白白分享勝利果實。
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觀察使鄭亞邀請李商隱往赴桂林任職時,五月,李商隱同鄭亞來到距京城大約5000里以外的南方。鄭亞的這次南遷,是牛黨清洗計劃的一部分。李商隱愿意主動跟從一位被貶斥的官員,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黨。另一方面,也顯示對自己的升遷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鄭亞就再次被貶官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隨之失去了工作。
大中二年秋(848年),李商隱滿臉風塵的回到長安,潦倒不堪。無奈之下,只能通過自己考試得到一個盩厔縣尉的小職位。這個職位,正是他十年前不屑一顧覺的恥辱的職位!
大中三年(849年)九月,李商隱得到武寧軍節(jié)度使盧弘正的邀請,前往徐州任職。盧弘正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員,對李商隱也非常欣賞。如果他的仕途順利,李商隱可能還有最后一次機會。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隱追隨盧弘正僅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這樣,李商隱不得不再一次另謀生路。
李商隱洛陽游學的朋友令狐绹從850年起任宰相。此后一直在這個職位上做到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令狐绹能夠升任宰相,在某種程度上是宣宗感動于令狐楚對憲宗的忠誠。
而此時的李商隱,顯然已經(jīng)不會得到曾經(jīng)的朋友現(xiàn)在的宰相半點的幫忙!
851年,李商隱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間病逝。從李商隱的詩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這位出身于富貴家庭的女性,多年來一直盡心照料家庭,李商隱官路坎坷,多年在外游歷,夫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聚少離多,李商隱對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在王氏去世后,李商隱在他最著名的《錦瑟》詩即含有悼念亡妻之意: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是啊,838年結(jié)婚時,李商隱少年得意,王氏風華正茂,13年過去了,李商隱癡迷于官途卻受盡坎坷,而王氏依然香消玉殞。從“君問歸期未有期”到“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失去了錯過了后悔了,但已經(jīng)遲了。
其后李商隱雖然依舊在仕途之中,但顯然放下了,他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他一生都被牽累在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很不得志,抑郁寡歡,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