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讓設計魅力徐徐綻放;他們,讓家居夢想一一開花……《夢想改造家》設計師們讓平凡人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帶來了“化腐朽為神奇”的驚喜與感動。
2015年末,作為東方衛(wèi)視《夢想改造家》戰(zhàn)略合作媒體的網(wǎng)易家居,邀請到《夢想改造家》設計師謝蕙齡、凌子達、徐明、曾建龍、范繼景、王平仲,講述設計背后的故事,分享設計中滿滿的愛和溫暖。
沙龍地點:上海市靜安區(qū)江寧路511號設計共和三樓
沙龍時間:2015年12月9日
主辦單位:網(wǎng)易家居
謝蕙齡:HLH designs 首席設計師
有溫度的設計就是恰到好處,溫度代表有感情,凡是做設計就要有熱情,否則做不出來溫度。有時設計作品會自己說話,具備設計師強烈的個人標簽,你設計的東西會越來越像你,你運用的手法、色彩、材質都會有你的標簽。
有溫度也指一種人文關懷,就像設計共和的這棟建筑,簡單中包含溫度,上海的老警察局如何用心把老磚回填進去,還原原來的建筑,這就是一種溫度。每個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恰到好處其實很困難,過于華麗成了多余,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設計師的情感。我覺得兼顧收納、動線等功能性的細節(jié),好用、持續(xù)化的設計是有溫度的。
王平仲:上海平元建筑裝飾設計總監(jiān)
有溫度指的是一種很難界定的情感,就像空間也有虛實,溫度是指人、空間和時間的相對關系,主要還是圍繞人,空間做得再漂亮,如果沒有人在生活,都不具備溫度。無論再大的空間,只要是為居住的人而設計的,哪怕只有一個人,他也不會覺得特別冷。一面略有裝飾的墻有可能讓他回憶起和爺爺一起涂鴉、看書的場景,這就是溫度。
很多人說空間太冷,我要米色、象牙白等,這些已經(jīng)成為審美疲勞,并不能代表有溫度,限制了設計師的能力,也把自己的生活圈起來了。隨著時代的轉變,很多設計師開闊了眼界,業(yè)主也在自己找家居風格的答案,溫度慢慢成為一種專屬內容,適合你的溫度你喜歡就夠了。
徐明:明合文吉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
把握設計的度很難,當我們在做設計,希望可以和業(yè)主進行良性溝通,保持空間最適宜的狀態(tài),最佳的設計呈現(xiàn)方法。有時設計有習慣性,會希望軟裝更豐富,自然狀態(tài)更加持久。酒店(酒店裝修效果圖)、畫廊等不同的項目其實并不合適做成模式化的設計。
溫度是設計中有冷有熱,有時需要距離感,有時需要親和力。人性化不是模式化,溫度需要設計師的敏感度,了解什么時候需要,做什么樣的設計。就像吃火鍋,不停地大力燒,就會干掉,一直溫溫地,可以持續(xù)。
范繼景:繼景室內設計設計總監(jiān)
做設計就是在做平衡,需要平衡美觀、功能等很多方面,《夢想改造家》后的感悟,就是需要耐心地傾聽委托人的想法和生活模式,設計師沒有資格去設計別人的生活方式。盡量多地去了解生活需求,了解習慣做的菜色、做菜人的身高等細節(jié),通過溝通去平衡想要傳達的,保證委托人的基本需求。
有溫度的空間不是裝點出來的,你可以席地而坐,可以坐在墊子上,可以坐在椅子(椅子裝修效果圖)上,傳遞的是一種狀態(tài)?,F(xiàn)在很多設計都是在堆積,用物質來衡量房屋的價值。好的房子可以通過設計,讓我們和自然接觸,有溫度就是一種平衡。
曾建龍:GID國際設計董事
溫度是一種情懷,是指拋開商業(yè)模塊,回歸到百姓生活的設計。溫度的一個維度是職業(yè),怎樣理解、感受家,而不是硬生生地創(chuàng)造出來。比如廚房(廚房裝修效果圖)要站在使用者、打掃者的視角去思考。把設計師的角色轉換,植入到空間的每一個屬性,想透再去做設計,就會站在生活最根本的點。用設計師的職業(yè)道德去改變別人三十幾年來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這就是溫度。
另一個維度是情感,用設計行為梳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業(yè)主從內心深處而不是強迫地改變,才是好的設計。改造體系里,對老物件不丟棄,通過設計手法增加其生活情趣,讓椅子的生命繼續(xù)延伸,也延續(xù)了這個家的情感。好的設計師就是對方的出發(fā)點和視角進行設計。
凌子達:KLID達觀國際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jiān)
其實做有溫度的設計很簡單,就是房間鋪滿地熱(開玩笑)。有溫度的設計并不是看到的表象,應該是每個空間由人去體驗、感受的,就像人在里面的體驗,帶來心靈上的溫暖。
不是每個項目都可以做出溫度,溫度一方面來自情感,另一個是關懷。很多樣板房是沒有客戶的,源于我們對設計很純粹的追求。蕙齡姐做的易媽媽夫妻的家,每一個點的出發(fā)點都是關懷,改善了生活的體驗,是設計師對人的關懷,是真正有溫度的設計?!秹粝敫脑旒摇返拿恳粋€項目都是有溫度的設計。
活動地點
由郭錫恩先生(Mr. Lyndon Neri)和胡如珊女士 (Ms. Rossana Hu)創(chuàng)建的“設計共和”匯聚了世界頂級設計師的家居系列作品并將通過中外頂級設計師的設計作品來探討新現(xiàn)代(現(xiàn)代裝修效果圖)中國美學的發(fā)展方向。
設計共和代表了一種嶄新的生活和獨特風格。設計共和的成立初衷是建立一個生活的共和 —— 這是一種由精美的居家用品帶給我們的精彩生活。通過尋找一種人與日常生活物品之間的微妙關系,從一杯一盞,到一把椅子,從而發(fā)現(xiàn)美的存在。 設計共和是一種時尚風格的共和 —— 一種以獨特的現(xiàn)代中國審美觀在設計、零售與商業(yè)推廣領域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全新時尚風格;它將突破傳統(tǒng)束縛,融合舊與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簡樸與奢華(奢華裝修效果圖),最終打造出設計的完美境界。
巴黎Maison et Objet攜手設計共和,為您呈現(xiàn)“十年如恩”回顧展,共賀如恩設計榮獲“2015亞洲年度設計師”稱號。持續(xù)一個月的展覽將首次公布如恩多年來的大量珍藏手稿,建筑模型,產(chǎn)品及平面設計作品,活動開幕當日大咖云集。十年如恩,請你見證。
展覽時間:2015年11月30日 -2016年1月3日
地址:設計共和宣言展廳上海市靜安區(qū)江寧路511號3樓
更多精彩報道:
溫度大家說
俞挺:設計不僅僅是設計,更是圖紙之外與多方的溝通。認真解決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問題。
謝英凱:功能、格局、動線、體驗等指標都是空間重要的需求,一定要通過理性的分析再加感性的創(chuàng)意,才能做出一個完美的項目設計。
青山周平:我們改造在嘗試給人們提供一種希望,讓人們重新認識到胡同空間改造的可能性,使胡同能夠再次具有活力。
謝柯:我比較喜歡安靜的東西。說到作品的力量,我不太確定,更希望它是有溫度的。
史南橋:設計師可以做很多事情,設計師是用來服務人群的。我希望把改造當做種子,等待它萌芽、發(fā)酵,對社會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力。
賴旭東:對于設計來說,只要付出一點腦力,就能徹底改變別人的生活,是非常值得的。設計的初衷就是為大眾服務,通過動腦、動手,維護人性的尊嚴。
孟也:我們無法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只能以個人專業(yè)營造幸福感。我們無法改變過往,但我們希望創(chuàng)造未來,給予別人一個美滿,亦或一種歡樂。
柳亦春:一個家的面積可能是無法擴大的,但是利用建筑的方法,還是可以讓人可感知的室內的空間感變大,一個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室外借空間。
仲松:我們重視設計的尺度把握,很多設計需要做的是優(yōu)化而不是異化,美的東西應留給使用者親自決定,不希望設計給使用者帶來差距感。
顏呈勛:設計師是解決問題的,從不好用變好用,讓大家看到設計的更多可能,都是設計師的目標和方向。
《夢想改造家》 精彩回顧
謝蕙齡:直戳淚點 《夢想改造家》首位女設計師打造無障礙智能養(yǎng)老房
曾建龍:14平米蝸居華麗變身
王平仲:“袖珍蝸居”逆襲 12平方米打造4室1廳
《夢想改造家》王平仲:夾縫房變身水晶宮 溫暖的正確打開方式
凌子達:花園洋房里的家
徐明:《夢想改造家》設計師夫婦明合文吉 為小情侶打造清新時尚婚房
范繼景:設計師挑戰(zhàn)最低預算 30平婚房改造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