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醋溜唐詩三百首》的第12篇。前幾集開胃小菜、主菜都上了,今天把酒也滿上。
一
還是那句老話,藝術高于生活,但藝術終究要源于生活?!?strong>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歷代統(tǒng)治者都是這樣,惹不起的時候嫁個公主裝個孫子,惹得起的時候就得當爺爺,可不管孫子爺爺都得干仗都得流血,都得有人戍邊。所以在唐詩中描寫邊塞和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比比皆是。
從禍禍百姓的角度來講,“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等詩句已經(jīng)把戰(zhàn)爭的苦楚描繪得很淋漓盡致了??扇绻麖木S護國家的角度來說,有時候血戰(zhàn)沙場卻又是不可避免的。
二
唐詩三百首里選了王翰的一首《涼州詞》,真讓人讀來有一種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豪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葡萄酒、夜光杯都是帶有異域符號的。
我們現(xiàn)在說哪里的葡萄好,依然想到的是新疆。畢竟中原的葡萄是從西邊傳過來的。而夜光杯也是西域特產(chǎn),當然詩里的夜光杯是虛寫,不過是形容酒杯精美罷了。但就是在葡萄酒和夜光杯這一實一虛中,聊聊數(shù)筆,氣象便不同于中原,已為后面沙場醉臥埋下伏筆。
而且,琵琶也是帶有異域特征的。琵琶又稱“批把”,“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相當于號角的作用。
三
現(xiàn)在很多人寫詩沒特點。我覺得真可以學學王翰。看王翰這首詩,寫西域就是西域風味。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戰(zhàn)馬,無處不打著其獨特的標簽屬性。
物象,如果選準了,詩便成功一多半。
四
此詩的前兩句一口氣列了三個異域風物,一下將人帶入到邊塞的情境中。然后才道出主旨。喻守真說:此詩妙處,全在頓挫得法。此詩妙處,全在頓挫得法。首句從酒說起,二句“欲飲”一頓。三句催自催,飲自飲,“醉臥沙場”又一頓,“君莫笑”用力一挫。四句再來一挫,跌出正意,是說戰(zhàn)爭之時,不知命在何日,有幾人能安然回鄉(xiāng)。故作曠達的話,尤見其內(nèi)心的悲憤。
是啊,這次去戰(zhàn)場,沒幾個回來的,自古都如此,趁著現(xiàn)在能喝就先喝個痛快吧。要不,以后真沒機會了。
五
本齋主老家唐山因出產(chǎn)鋼鐵煤礦聞名。早年聽說很多工人在下礦井前都要吃上一碗肉,而且是又肥又膩那種。原因只有一個,一旦下井,不一定能活著回來。現(xiàn)在技術發(fā)達、管理嚴格尚避免不了礦難頻發(fā),更何況那個年代,稍有不慎,便被留在地下了。
最近央視熱播的《了不起的挑戰(zhàn)》,岳云鵬去挖煤,最終崩潰放棄挑戰(zhàn),回想他漆黑的臉,哭著露出白色的牙,其實他不是在作秀。個中甘苦,只有當事人最清楚。
所以,每當讀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時,我總不自覺想到那些拿命掙飯的人。而大唐的戰(zhàn)士們,說是為國效力,何嘗不是為賦稅徭役和生活所迫。置之死地而后生,豪邁背后總有大悲憤。
一杯酒,一碗肉,古今一轍。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