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吃出來的,45歲以后,五種食物撤...
【癌癥是吃出來的,45歲以后,五種食物撤下餐桌,癌細胞會更遠一點】
1、腌制食物
剛開始腌制的食物2~20天左右亞硝酸鹽達到頂峰,亞硝酸鹽會跟體內(nèi)胺類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亞硝胺,這是強烈的致癌物質(zhì)。另外,腌制食物由高鹽浸制而成,若吃太多會直接損害胃黏膜,增加患胃炎、胃潰瘍或胃癌風險。
2、受潮霉變的食物
受潮霉變的食物如花生、糧食類和堅果以及食用油等,其中含有黃曲霉毒素,這是公認的致癌物質(zhì),可增加患肝癌風險。
3、剩飯菜
剩飯菜放置時間太長,尤其是超過24個小時后可產(chǎn)生太多亞硝酸鹽。本身亞硝酸鹽并不會傷害身體,不過卻會跟蛋白質(zhì)中的胺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亞硝胺。
4、油炸食物
食物經(jīng)過高溫油炸后不僅僅營養(yǎng)成分流失,而且也會夾雜著太多致癌物質(zhì),導致身體肥胖,增加患癌風險。
5、熏制的食物
不少人喜歡吃煙熏制的食物,如臘腸臘肉、培根和火腿腸等,雖然很美味,不過表面卻含有致癌物質(zhì)-苯并芘,這是造成胃癌、腸癌和食管癌的主要原因。
【如何飲食才能降低患癌風險?】
1、多吃粗糧
食物經(jīng)過多次精加工后,其中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會大量流失。缺乏膳食纖維是引發(fā)腸癌的主要原因,因此應多吃粗糧如燕麥、糙米、高粱和各種雜豆類等,飲食不能太精細。
2、以清淡為主
遠離高動物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多吃天然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嚴格控制食鹽攝入,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拒絕吃腌制食物;以白肉替代紅肉,一周吃紅肉的量不能超過500克,少吃加工肉制品。
3、吃的雜點
注意飲食多樣化,葷素粗細搭配著吃,不能過度挑食或偏食,其中蔬菜水果、豆類和全谷物類應占到食物中的2/3以上。另外,每頓飯只吃七分飽即可,若總是暴飲暴食,可增加患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風險。此外,食物應徹底煮爛煮熟,就拿西藍花來說,加熱到60℃以上,能發(fā)揮其抗癌活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