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現象一:買高收益理財品 須用他行資金

0
記者調查發(fā)現 因攬儲壓力大 銀行在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有不少“吸金”方式
“每天打電話都說有高收益產品,結果去了銀行理財經理就說賣光了,而推薦買別的收益低的?!苯眨辔皇忻駥τ浾咄对V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貓膩;事實上銀行員工使盡渾身解數“騙賣”理財產品的背后則是因為攬儲壓力巨大。
昨日,記者從多位銀行業(yè)內人士了解到,面對經濟增速放緩和互聯網金融的夾擊,今年以來銀行攬儲的壓力尤甚往年。
文/記者李震、周宇寧
現象一:買高收益理財品 須用他行資金
一般而言,資金起點越高,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收益也越高。不過,目前從他行轉入資金享受高收益理財產品也成為銀行攬儲的手段之一。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某股份制銀行推出一款“較為特別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6.8%,期限為1078天,但購買這款產品的條件是“資金需要從他行轉入”,不能用原本存在該銀行的資金購買。
記者從該行官網上查詢該款產品的具體信息,發(fā)現在產品說明書中,購買門檻并未提及到資金來源一項,也就是說,“從他行轉入”資金成了購買該款高息理財產品的一個“隱性門檻”。
業(yè)內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這種從他行“搶錢”的方式就多了,除了超級網銀外,就是從他行轉入資金買高收益理財?!盎径际枪煞葜沏y行,給客戶收益高一點、從他行轉入資金免手續(xù)費等優(yōu)惠,相對來說就是銀行少賺一點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