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12個為什么,你答得上來嗎?
??對于十二生肖的排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法,比如當(dāng)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dān)任宮廷衛(wèi)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jié)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jié)下冤家……但是,這些傳說畢竟只是故事。真實的十二生肖排序,可是大有學(xué)問。
上古人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guān)系。而后,又在十二時辰的啟發(fā)下,安排了十二個生肖的排序。
子鼠
子時:夜間11點至次日凌晨1點,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夜深人靜時是觀天象的最佳時機(jī),古人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xì)碎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天長日久,古人發(fā)現(xiàn)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于是,子時便與鼠聯(lián)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
丑牛
?
丑時:凌晨1點至3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其實牛也一樣。農(nóng)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nóng)家的大事。丑時農(nóng)家自會起身挑燈喂牛。牛與丑時聯(lián)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寅虎
?
寅時:凌晨3點至5點,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
卯兔
卯時:清晨5點至7點,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于是,兔子與卯時相聯(lián)系,便有了“卯兔”。
辰龍
?
辰時:早晨7點至9點,又名食時、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因為在現(xiàn)實中看不到,只有大霧蒙蒙之中,人們才會產(chǎn)生龍的幻象。如此,龍才會在辰時的霧中“出現(xiàn)”。龍和辰時相聯(lián)系,便有了“辰龍”。
巳蛇
?
巳時:上午9點至11點,臨近中午,因而又稱“隅中”。
大霧散去,艷陽當(dāng)空,體溫不恒定的蛇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蛇最活躍的時刻,便是巳時。在造字時,“巳”被畫成了一條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午馬
?
午時:中午11點至午后1點。
《詩經(jīng)·小雅·吉日》有這樣一句話:“吉日庚午,即差我馬”,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可見午與馬是相對應(yīng)的,稱為“午馬”。
未羊
?
未時:午后1點至3點,太陽逐漸偏西,又稱“日跌”。
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 驕陽已把草上的露珠曬干,此時正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
申猴
?
申時:下午3點至5點。
太陽偏西了,這時猴子最喜歡在樹林里玩耍啼叫,人們聽到了,記在心里,便把這一時刻與猴子聯(lián)系在一起,稱為“申猴”。
酉雞
酉時:下午5點至7點,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太陽快落山了,家養(yǎng)的雞該回窩了;再不回窩,天一黑就會找不見。農(nóng)婦著急了,四處呼喚著,轟雞入窩。這吃飯喝酒的時刻,也與家雞入窩相連,于是就有了“酉雞”。
戌狗
?
戌時:傍晚7點至9點,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又稱黃昏。
人勞碌一天,閂門準(zhǔn)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hù),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稱“戌狗”。
亥豬
?
亥時:夜間9點至11點,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因此又稱為“人定”。
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主人很高興,伴著肥豬的拱槽聲入眠,這一時刻便與豬聯(lián)系在一起,稱為“亥豬”。
所以,表示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字與十二生肖相結(jié)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十二個組合。一歲一個瑞獸是每一個人的吉祥物,天賜之物,這也是我們來到世界的第一份禮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