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回憶上海的傳統(tǒng)小吃(三) [復(fù)制鏈接] | |
雷宏寶 ![]() 雷宏寶 ![]() ![]()
| 看懂上海:回憶上海的傳統(tǒng)小吃(三) 來源:上海熱線綜合 千張包 千張包和我們經(jīng)常地百葉包其實是不同的,千張包更細致,里面的“花頭”也更豐富,開洋、火腿、豬腿肉泥,好食材加上極品的吊鮮輔料,這千張包能不好吃嗎?推薦飯店:五芳齋。雞粥 雞粥是地道的上海風(fēng)味小吃,是用雞湯原汁燒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雞肉和各種作料的一種小吃。吃雞粥時,將煮熟的雞切成3厘米長0.6厘米寬的塊,裝盤,雞粥盛入碗內(nèi),加上蔥、姜末和雞油,一同上桌。推薦飯店:小紹興。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那時的酒釀圓子,都是放在小推車?yán)?,由小販一路吆喝一路買的,酒釀圓子在上一世紀(jì)20年代,終于被固定收編,成為城隍廟固定的小吃品種。甜而醇的酒釀,配上糯而Q的小圓子,考究點的圓子還有各種味道的餡料,上桌前撒一圈桂花,飄香四溢,未嘗心已醉。 |
雷宏寶 ![]() 雷宏寶 ![]() ![]()
| 海棠糕 海棠糕可是點心中的老一輩了,年輕人恐怕有很多都沒吃過。它的外層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餡,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狀象海棠花,故得名。烘山芋 每年冬天,上海街頭總會出現(xiàn)一部部板車,上面裝著用柏油桶改裝的爐子,爐子上擺放著一些正冒著熱氣的烘山芋,老遠就能聞到那股甜甜的香味。燙手的山芋,撥開烤焦的外皮,露出黃紅的內(nèi)心,咬一口,很糯很甜,大魚大肉可以不吃,但烘山芋,卻不能不食。天越冷,越愛!青團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fēng)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現(xiàn)在,青團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余年,仍舊一只老面孔。 |
![]() | |
雷宏寶 ![]() 雷宏寶 ![]() ![]()
|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后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shè)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shè)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干粉,后又試制了各類干粉,結(jié)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條頭糕 還是一個字:“糯”,在入嘴的瞬間,豆沙、糖桂花和糯米混在一起,似乎達到了幾種食材混合的最佳比例。糯而不爛、甜而不膩、綿而不干,而且一口可吃下,恰到好處。定勝糕 定勝糕倒是真正的上海小吃,但是上海人卻離不開他,就好像逢年過節(jié),新婚喬遷,都是買上幾百塊饋贈親友。定勝糕倒也真是好吃又耐饑,紅色的糕,顆粒很粗,帶一點點甜味,入口不膩,而內(nèi)藏的夾心餡料,則帶厚重甜味,兩者一結(jié)合,完美。 |
![]() | |
雷宏寶 ![]() 雷宏寶 ![]() ![]()
| 棗泥酥餅 棗泥酥餅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jīng)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松,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各國旅游者歡迎。奶油五香豆 正宗的上海奶油五香豆是以嘉定“三白蠶豆”為原料,添加茴香、陳皮、桂皮、食糖、香精等配料燒制,使蠶豆口感軟中帶硬,咸中帶甜。這也是上海較早使用食用香精的食品,未嘗味已聞到一股清淡的奶油香味,遂稱“奶油五香豆”。上?,F(xiàn)在的五香豆中,當(dāng)屬城隍廟的最為正宗。城隍廟梨膏糖 梨膏糖,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shè)了果膏糖店,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藥材和白砂糖一起經(jīng)煎熬精制而成?;ㄉ娓嗵莿t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xiàn)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