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學語文基礎知識梳理

中學階段常見通假字

(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

1、罷→疲             2、被→披              3、倍→背                 4、辟→避、僻

5、敝→罷、蔽         6、弊→敝、蔽          7、不→否                 8、鄂→愕、諤

9、爾→耳、邇        10反→返、叛、販      11、馮→憑               12、府→腑、俯、浮

13、傅→附、敷        14、蓋→盍             15、害→曷               16、衡→橫

17、紅→工            18、還→旋、環(huán)         19、皇→遑、惶、況       20、謾→慢

21、萌→氓            22、繆→謬、穆         23、內→納               24、女→汝

25、畔→叛            26、詘→屈             27、趨→促               28、取→聚

29、趣→促、趨        30、闕→缺             31、廷→庭               32、涂→途

33、亡→無            34、唯→惟             35、尉→慰               36、寤→悟、牾

37、昔→夕            38、?!?nbsp;            39、息→熄               40、錫→賜、

41、鄉(xiāng)—響、向        42、饗→享             43、詳→祥、佯           44、宵→小、肖

45、邪→斜、耶        46、信→伸             47、刑→型、形           48、形→刑、行

49、畜→蓄            50、陳→陣             51、從→縱               52、大→太、泰

53、殆→怠            54、單→殫             55、得→德               56、弟→悌、第                       

57、度→渡            58、假→暇、遐、格      59、見→現               60、解→懈

61、景→影            62、具→俱             63、距→拒、巨           64、決→訣、缺

65、鈞→均            66、可→何             67、渴→竭               68、雷→擂

69、累→屢            70、離→罹             71、厲→礪、勵           72、栗→凜

73、亮→諒            74、列→裂、烈         75、廩→懔、凜           76、僇→戮

77、尚→掌            78、少→小、稍         79、攝→懾               80、生→性

81、失→逸            82、視→示、指         83、抒→紓               84、屬→囑

85、帥→率            86、說→悅             87、受→授               88、炎→焰

89、燕→宴            90、要→邀             91、已→以、矣           92、振→震、賑

93、直→值            94、植→置、殖         95、指→旨               96、卒→猝

97、坐→座            98、有→又             99、知→智               100、與→歟

101、蚤→早           102、翼→翌            103、莫→暮              104、窺→跬

105、縣→懸           106、所→訴            107、孰→熟              108、案→按

109、隴→壟           110、顛→巔            111、然→燃              112、暴→曝

文言文古今異義

1.親戚 今義:旁系親屬; 古義:指父母兄弟,統(tǒng)指家里親人。

2.妻子 今義:愛人(女方);古義:妻子和子女。

3.中國 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 古義:中原地區(qū)。

4.非常 今義:很、大(副詞); 古義:意外事故(名詞);

5.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  古義:①緣故(名詞)。②表原因的虛詞。 ③用來,靠它來。

6.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古義:與外界隔絕之地。

7.無論 今義:表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古義:更不必說。

8.用心 今義:讀書用功或對事肯動腦筋(褒義)。古義:思想意識的活動(中性)。

9.稍稍 今義:稍微;古義:漸漸地、慢慢地。

10.更衣 今義:換衣服;古義:上廁所。

11.無日 今義:不知還有多少時候服久;古義:不久。

12.殷勤 今義:熱鬧,周到; 古義:關切、問侯。

13.唧唧 今義:低聲交談,也可指蟲的叫聲;古義:①織布機聲。②嘆息聲。

14.豪杰 今義:才能出眾的人;古義:①有聲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

15.何若 今義:不值得做,犯不著;古義:哪怕,怕什么;怎怕。

16.肉食 今義:肉類食物;古義:指享受優(yōu)裕的大官。

17.魚肉 今義:魚的肉古義:魚和肉,意為被欺凌的對象(名詞)。

18.卑鄙 今義:品質惡劣; 古義:卑,指出身低微,鄙,指為人粗野。常用作謙詞

19.不過 今義:轉折連詞;古義:不超過。

20.其實 今義:實際上(副詞) 古義:①它的果實。 ②那實際情況。

21.春秋 今義:①春季、秋季;②時代名稱;古義:①年齡 ②一年 ③書名

22.壟斷 今義:把持獨占; 古義:山川阻隔。

23.美人 今義:美貌女子;古義:歌伎、宮妃。

14.左右 今義:①大致范圍(方位詞);②控制(動詞);古義:侍衛(wèi)人員。

25.結束 今義:事情做完,一個過程的完結。古義:整裝。

26.約束 今義:限制;古義:盟約。

27.大風 今義:大的風;古義:麻瘋病。

28.一切 今義:所有的;古義:一律、一概、任何。

29.宣言 今義:表示政見的公告;古義:公開揚言。

30.烈士今義:為革命而犧牲的人。古義:烈,有節(jié)操有抱負;士,一般指男子。

31.犧牲 今義:為正義而死;古義:用作祭禮的牲畜。

32.交通 今義:來往和運輸;古義:①交結。②互相通連。

33.扶老 今義:扶著老人;古義:拐杖。

34.秋天 今義:秋季;古義:秋季的天空。

35.可恨 今義,令人憎恨;古義:痛惜。

36.留意 今義:當心、注意;古義:考慮。

37.舉手 今義:表贊同,或要求發(fā)言時的動作;古義:①動手。②告別時的動作。

38.老子 今義:①父親;②自我的粗俗稱謂。古義:老人。

39.鞠躬 今義:行禮; 古義:①彎著身子。②恭敬地、謹慎地。

40.小生 今義:古典戲劇中的一種角色;古義:青年人。

41.雖然今義:用于讓步復句的關聯(lián)句;古義:雖,盡管;然,如此,盡管如此或雖說如此。

42.一毛 今義:一角錢;古義:①一根小草; ②一根汗毛。

43.怠慢 今義:冷淡、待人不夠殷勤;古義:松懈、輕忽。

44.口舌今義:由說話引起的是非、爭吵;古義:口和舌,指說明。

45.不好 今義:壞;古義:不美。

46.丈人 今義:岳父;古義:①老人

47.風流 今義:生活浪漫放蕩;男女關系不正當;古義:①杰出、英俊。②繁華的景象,流風余韻。③學問才華,雍容的風度。

48操持 今義:料理、籌劃;古義:拿著。

49.開張 今義:店鋪開業(yè);古義:廣泛。

50.學者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

5l.妖怪今義:迷信傳說中的怪物;古義:妖異、奇怪的現象;反常的現象。

52.有意 今義:居心;古義:①愿意。②有某種打算。

53.地方 今義:①泛指空間的一部分;②民間;③地區(qū);古義:①當地的事。②地域方圓。

54、往往古義:處處,到處           55、會計 古義:會,聚會;計,商議

56、實彈 裝上彈藥                   57、即使 即,就;使,

58、可以 可,可以;以,憑           59、感激  感動奮激 

60、深入  長距離進入                61、有時  按一定時間 

62、中間  中間夾雜                  63、無賴  活潑玩皮  

64、中心 心里                      65、以為  把……看作 

66、作文  寫文章                    67、不避  不亞于、不次于

68、人情  人的通常情況              69、縣官  朝廷

70、或者 有的人,有些人            71 指示 指出來給……看

72 前進  前,上前;進,進獻       73 因而 趁機

74、以往 從這里到那里         75、宣言 揚言

76、橫行 縱橫馳騁,所向無敵      77、北面 面朝北,指臣服

78、形成 形勢形成           79、從事 官名

80、初一 剛剛開始           81、具體 形體齊備

82、故事 所以,事情……        83、無聊 處境困窘,沒有依靠

84、慷慨 理直氣壯,意氣激昂          85、山東崤山以東

86、祖父 祖輩與父輩                  87、智力智慧和力量

88、至于至 終于達到某種程度         89、自由自作主張

90、處分 安排,處置                  91、逢迎迎接

92、交通交接相連                   93、生人活著的人

94、可憐 可愛、可嘆                  95、因為因此寫作

96、突出 驟然沖出

文言虛詞

高中階段應當掌握二三十個文言虛詞。這需要一個一個地記憶。這里列出30個常見的文言虛詞。

(1)之(2)其(3)是(4)焉(5)爾(6)然 (7)莫 (8)或 (9)相(10)見(11)豈(12)乃(13)于(14)與(15)因(16)為(17)以(18)而(19)且(20)則(21)雖(22)若(23)者(24)所(25)夫(26)蓋(27)也(28)矣(29)乎(30)哉

一組一組地比較。

1.

例如如,“之”和“其”

詞性

類 別

解    釋

詞性

類 別

解      釋

人稱代詞

第三人稱(作賓語)

代詞

人稱代詞

第三人稱 (作定語

或主謂短語的主語)

第一、二人稱(作賓語)

第一、二人稱(作定語或主謂短語的主語)

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

那 

結構助詞

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副詞

語氣副詞

表示揣測語氣,大概

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

表示反問語氣,難道

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

表示祈使語氣

中心語和后置定語間

表示感嘆語氣

中心語和補語之間

連詞

假設連詞

如果

音節(jié)助詞

起調整音節(jié)的作用

選擇連詞

是……還是……

* 動詞

往,到……去

助詞

音節(jié)助詞

起調整音節(jié)的作用

又如,“相”和“見”

虛詞

詞性

類  別

解   釋

舉                   

例如

表示共同

共同、一起

(其妻與其妾)相泣于中庭

表示交相

互相、相互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表示單相

(偏指一方)

相當于“我”、“你” 、“他”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我)

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你)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他)

表示遞相

一個接一個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副詞

表示偏指

相當于“我”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我)

表示被動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一類一類地掌握。對同是表示某一種語法意義的虛詞,可以一類一類地掌握。

表示單獨的范圍副(只,只是,只有,只要,但單,僅僅) :獨、特、但、惟、僅、止、徒、直

詞尾(形容詞、擬聲詞、動詞、副詞的詞尾,……地,……的樣子) :然、爾、焉、乎、若、如

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爾、汝、女、而、乃、若;子、君、公、吾子……

表高度的程度副詞(最,極、很,非常):最、極、至、絕、殊、良、頗、甚、逼、大……

表全部的范圍副詞(全、都):皆、盡、咸、舉、悉、具、畢、備、勝……

表短暫的時間副詞(不久、一會兒):旋、尋、俄、俄而、俄頃、頃之、既而、須臾、斯須、少間、未幾、無何……

表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哪里、怎么):豈、其、寧、庸、獨、安、詎、何……

表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假使):如、若、茍、使、向、倘、即、脫、設、而、自、試、令、如使、翔實、竟使……

根據語法位置確定用法。

要根據虛詞在句子中的語法位置,結合句意,確定其用法。

1.如“其”:作定語時,是人稱代詞“他(它)的”,或指示代詞“那”;作主謂短語的主語時,是“他(它)”;作狀語時,是副詞。

2.又如,以:

詞性

類 別

解  釋

舉     

例如 

語法位置

表示并列遞進

而、又、而且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后面跟著動詞、形容詞、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和主謂短語。

表示承接關系

而、從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表示目的關系

用來、以便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表示修飾關系

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表示因果關系

因為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因而、以致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表示界限范圍

以(東)

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

介詞

引出憑借依據

用、拿、憑

(廉頗)以勇氣聞于諸侯

后面跟著名詞、代詞、名詞短語。

引出涉及對象

把、與

今以鐘磬置水中

引出時間處所

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引出原因

因為

不賂者以賂者喪

3.又如,焉:

詞性

類 別

解   釋

舉   

例如

語 法 位 置

代詞

人稱代詞

猶且從師而問焉

在及物動詞之后

疑問代詞

誰、什么、哪里

復駕言兮焉求

在動詞之前

兼詞

介詞+代詞

于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在不及物動詞之后

副詞

反詰語氣

怎么、哪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動詞之前

助詞

語氣助詞

助陳述等語氣

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在句末

助停頓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在句中

詞尾

……的樣子

盤盤焉,囷囷焉

在形容詞、擬聲詞后

復音詞語

一、復音實詞(一個復音詞)、實詞性復音結構(兩個單音詞)

類       別 

注意點

復音實詞

單純詞

連綿詞

雙聲

不要把

一個復音詞拆成兩個單音詞。

疊韻

譯 音  詞

疊 音  詞

合成詞

并 列  式

偏 正  式

支 配  式

附 加  式

實詞性復音結構

兩個單音詞構成詞組

不要誤為一個復音詞

兩個單音詞偶然相遇

偏 義 復 詞

二、復音虛詞(包括虛詞性復音結構)

復音詞

語      譯

而已

罷了

則已

也就罷了

庶幾

差不多

若夫

像那,至于那

何其

多么

之謂

說的就是

謂之

稱他為、把它叫做

所謂

(就是)人們所說的

若何、奈何

怎么樣

何如

如何,怎么樣

何所

……的是什么

有所

有……的

無所

沒有……的

有以

有用來……的

無以

沒有用來……的

何以

拿什么,憑什么

是以

因此

雖然

雖然(即使)這樣

然而

這樣,可是……

然則

既然這樣,那么……

向使

如果

所以

①……的原因②用來……;……的憑借

于是

①表示承接關系②從這,在這

以為

①以(之)為②而為③認為

也與、也與哉也乎哉

復音語氣詞,兼有幾個詞的語氣,但重點在最后一個詞上

判斷句

判斷句常見類型

1 .古漢語中判斷句的主要特點是以主語、謂語直接相續(xù)。又常在主語之后加上“者”字表示停頓,在謂語之后加上“也”字幫助判斷。包括…者,…也;…者也;…也;

2 .用副詞“乃”、“則”、“即”、“皆”、“誠”、“謂之”、“耳”等表示判斷。

3 .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qū)別。

4 .用“未”、“弗”、“無”、“莫”、“不”、“非”、“勿”等表示否定判斷。

5 .直接表示判斷,不用判斷詞和語氣詞。

古漢語判斷句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表判斷,但也表示比喻, 表示強調,解釋原因

判斷句常見形式

1 .用“ …者, … 也”表示判斷。這是最典型最常見的文言判斷形式,其中助詞“者”表停頓,語氣詞“也”表判斷。

2 .用“… … 者, … … ”表示判斷。

3 .用“ … … , … … 也”表示判斷。

4 .用” … …者也”表示判斷。

以上四種判斷形式其實均屬于以“者”、“也”表示判斷這一系列,其中“ … … 者, … … 也”為常式,后三種為變式。

5 .用副詞“乃”表示判斷。

6 .用副詞“則”表示判斷。

7 .用副詞“即”表示判斷。

8 .用副詞“皆”表示判斷。

9 .用副詞“必”表示判斷。

10 .用“此 … … 耳”表示判斷。

11.用動詞“為”表示判斷。

12 .用動詞“是”表示判斷。

“是”表判斷,與“非”相對,要注意和用作指示代詞的“是”的區(qū)別。

13 .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的判斷。

14 .無標志,直接表示判斷。此類判斷句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而是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事實上是“者”、“也”省略式的判斷句。

被動句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

一是有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往往是介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上的被動句。

被動句常見形式

1 .用“謂語+于”表示被動。動詞后用介詞“于”表被動,“于”起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

2 .用“見十謂語”表示被動。

注意:“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 ― 希望您看后或許能諒解我。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見教”等即為此種用法。

3 .用“見+謂語十于”表示被動。“于”為介詞,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4 .用“為+謂語”表示被動。“為”在此是介詞,作用是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5 .用“為 … … 所”表示被動。

6 .用“為所”表示被動。

7 .用“受”表示被動。

8 .用“受 … … 于”表示被動。有時也在介詞“于”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 … … 于 … … ”的形式表被動。

9 .用“被”表示被動。

10 .無任何標志的被動句。

倒裝句的類型

(一)主謂倒裝文言文中,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被稱為主謂倒裝。

例如如: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聰明了。

此句正常的語序應為“汝之不惠甚矣”,為了強調謂語“甚矣”,特意把它提到主語“汝之不惠”之前了?!?/p>

(二)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以下幾種條件下,賓語要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一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弗”、“毋”、“莫”、“無”等否定詞表示);

二是代詞作賓語。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

2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作賓語又包括兩種情況:作動詞的賓語或作介詞的賓語。

無論是作動詞的賓語還是作介詞的賓語,在文言文的疑問句中,它們都要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

常見的疑問代詞有:何、誰、孰、惡、安、胡、奚、曷等。

疑問代詞作動詞賓語,賓語前置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作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賓語前置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疑問句中,介詞賓語往往置于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3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至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是”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 … …是 … … ”的格式。

(三)定語后置

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后,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后等語言現象稱為定語后置。定語后置句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中心詞十之+后置定語”式。

“之”后跟形容詞,是定語后置。

2 . “中心詞+后置定語+者”式。

3 . “中心詞+之十后置定語+者”式。

4 . “名詞+數(量)詞”式。

(四)介詞結構后置

介詞結構“于 … … ”常放在動詞后作補語,介詞結構“以 … … ”有時也如此,兩種介詞結構實際都是充當后置狀語。這種句式我們稱之為狀語后置或介詞結構后置(介賓結構后置)。

介詞結構后置句有以下幾種:

1 . “動詞+于”引起的介賓結構后置。介詞“于”引出動作的對象、處所、時間作介賓結構,一般后置。

2 . “動詞十(賓語)+以”引起的介賓結構后置。

3 .動詞+(賓語)十量詞。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固定結構

固定結構

解 釋

譯 法

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問

不是……嗎

庸…乎/寧…乎/獨…乎(邪、哉)/豈…乎(哉)

表示反問

難道…嗎/哪里…呢/怎么…呢

無乃……乎/得無……乎(耶)

表委婉商榷語氣

莫非…吧/恐怕…吧

奈……何/如……何/若……何

用來詢問辦法

對…怎么樣/把…怎么辦

誰……者

表疑問

誰……呢

何……為/奚……為

表反問

為什么…呢/…做什么呢

何以……為/奚以……為

表示反問

要……做什么呢/為什么要……呢

何故……為

表示反問

為什么……呢

何……之有/何……焉為

表示反問或疑問

有什么…呢?

孰與

表示比較性疑問

×與×比,哪個……

其……乎(與、也、邪、矣、哉)

表示表示推測、祈使、反問、感嘆等

大概(恐怕、莫非)……吧/還是……吧/難道……嗎/真……啊

且…且…/載…載…

表示并列

又…又…/一邊…一邊…

其……其

表示選擇

是……還是

唯……是……/唯……之為

只……(動詞+名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漢語語法基礎知識
文言文句子成分和特殊句式復習大全
文言文解題技巧與考點梳理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文言文中的各種句式及例句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