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前,冬日早晨,暖色陽光中,觀鳥盧園廣場。
收獲鳥種11種:白頭鵯、黃臀鵯、烏鶇、灰喜鵲、黃腰柳鶯、遠(yuǎn)東山雀、銀喉長尾山雀、紅脅藍(lán)尾鴝、黑喉紅尾鴝、麻雀、白鹡鸰。
這只可愛的紅脅藍(lán)尾鴝讓我的鏡頭追隨了很久。就在我身邊的樹枝下,草地上,無數(shù)次出現(xiàn)。無聲無息,靜靜然飛落,悠悠然停留,輕輕然覓食,輕盈又呆萌。
這個是要亮一亮自己的身份特征——藍(lán)尾鴝!
黃腰柳鶯,不再有春日的恰恰啼鳴,卻也自在于光禿的枝間,嘖嘖聲中跳來跳去,看著可愛卻抓拍不易。
遠(yuǎn)東山雀,我們本地人眼里的包家臉。
總是一邊跳動一邊發(fā)出清脆的“仔仔嘿”。之前很常見的一種山雀現(xiàn)如今還能常見到,但數(shù)量明顯少了很多。
銀喉長尾山雀。
繁殖力強大,所以現(xiàn)在相對數(shù)量還行。冬日里,它們似乎總是快到中午、氣溫漸暖的時分才熱熱鬧鬧一掃而過。
它們的模樣總是呆萌至極,令我特別偏愛。
白頭鵯。如今綠化帶里最多最熱鬧最引人注目的大菜鳥,要么站里枝頭高唱,要么來來去去,聲音洪亮,身姿有力。
黃臀鵯。它們雖也熱鬧,但也喜歡安靜地站立一隅,曬一曬冬日的暖陽。
黑喉紅尾鴝雌鳥共見到3只。
別的地方并不多見,卻年年冬天光臨我們這里的冬候鳥。
先是在11月份較多路過,然后較少數(shù)量的留下來過冬。雖說不多見,細(xì)心去找,總能在綠化帶里找到幾只。
非常奇妙的事兒,黑喉紅尾鴝GG總是數(shù)量少到難以看到。就像大觀園里眾多的女兒身,才只有一個寶哥哥。
今天尋著雌鳥快速的身影和急切的嘖嘖嘖聲,終于看到了一個身影后,又一個身影飄然停落。就是這位很稀罕的哥哥,可惜,卻又是只停留片刻,然后揚長而去再無蹤影,任那位妹妹這里那里,飛來飛去,尋尋覓覓,找尋不到,楊柳枝頭、電線高處、聲聲呼喚,呼而不歸。
麻雀們。
蜷縮在冬天的樹叢間,模樣萎靡,羽毛臟亂。遇到這有太陽的好天,才肯出來蹭蹭溫暖。
灰喜鵲。體型大聲音也大,看的較多就沒有初見時的喜悅,每次見都沒有啥感覺,甚至不如喜鵲觸動人心。
烏鶇。
春日的百舌鳥,冬天雖然不再歌兒優(yōu)美,但音質(zhì)還是好的,所以,它來了不用看也能立刻知道是它。
很高興,今天它停落到紅果果上面,讓我拍到了吃果子的景頭。
最喜,陽光中,在我腳前覓食忙的白鹡鸰。
最初觀鳥始于它,看的最久,看的最多,但從不厭煩,無論模樣無論姿態(tài)更無論行動,永遠(yuǎn)是我心中可愛的精靈鳥!
所以拍一組照片,跟著它的每一個動作表情,放慢我的腳步,放松我的心情。
就像,我遇見的一個女子,同時帶兩只狗狗散步,是享受生活的一種表現(xiàn)。
于我,觀鳥與其說是看鳥,不如說是給一段忙碌之后的自己一個心情放松的機會。
選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找一處安靜的環(huán)境,閑閑散散,溜達(dá)溜達(dá)……這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