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郭 2016-05-30
小區(qū)植物是一種資源,小區(qū)幼兒園可以利用這種資源,它不需要幼兒園花費成本,但卻方便、直觀、形象,用來對幼兒進行一些方面的教育,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觀察力
認識植物的變化
對幼兒提問:這棵樹叫什么樹?紅梅花是什么顏色?紅梅什么季節(jié)開花?
觀察并對幼兒提問:每枝葉柄上有幾片葉子?蛇莓花是什么顏色?花瓣是幾瓣?蛇莓果是什么顏色?蛇莓能不能吃?蛇莓為什么又叫三爪鳳、野草莓?
區(qū)分紅色和紫色
區(qū)分橙色和黃色
橙 檸檬
“橙”是廣柑的標準叫法,橙色就是橙的顏色。橙色黃色最通俗的區(qū)分法:廣柑橙色,檸檬黃色。
重慶人叫的橙子,標準叫法應為柚子,北方人就叫廣柑為橙子,這種叫法更準確。
有些成人也不能區(qū)分橙色和黃色;但廣義的黃色就包括橙色和黃色,例如交通信號的黃燈,其實是橙色,不說它是橙燈而說它是黃燈。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太較真,但在專門講顏色時則應該區(qū)分,他體現(xiàn)的是觀察力和色彩識別能力。
認識棕色
了解棕和棕色
棕刷
觀察力、想象力
(圖片引自網(wǎng)絡)
附
觀察力是孩子智慧的戶
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父母育兒 > 幼兒時期 > 家庭教育 2012-12-14
觀察力是孩子智慧的門戶??茖W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90% 是通過眼睛和耳朵吸收進來的。因此,有人說: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門戶。任何一個人,如果沒有較強的觀察力,他的智力很難達到高水平。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倍韲飳W家巴甫洛夫在他實驗室的墻上,寫著醒目的六個大字:“觀察,觀察,觀察!”
觀察力是什么呢?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觀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是盲目的、隨意的。人學習知識的過程,從觀察開始。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發(fā)展他的智力,不提高他的觀察力是不行的。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曾經(jīng)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縱然是復雜的,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
提高孩子的觀察力,既是教師的任務,也是父母的任務。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指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明確觀察目的。
在家里或外出,可以隨時確定一種觀察對象,進行有目的的觀察。比如,觀察山水、樹木、花草;觀察一座建筑……為了提高觀察效果,還可以邊觀察邊用語言描述。父母與孩子還可以互相評議,看看觀察得仔細不仔細,描述得逼真不逼真。如能經(jīng)常這樣做,定會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明確觀察目的,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教育孩子在心里樹立觀察的意識,認清觀察對于發(fā)展自身智能的好處;另一層是教育孩子在觀察任何事物時,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即觀察什么,為什么觀察。
培養(yǎng)孩子有計劃地觀察事物。
觀察活動有內(nèi)容繁簡、范圍大小、時間長短的分別,但都需要有計劃地進行。沒有計劃,效果不好,不利于提高觀察的能力。觀察有計劃,是指在觀察活動開始之前,先定好觀察的目的。多少米,怎么淘,放多少水,大火燒多長時間,小火燜多長時間。先是觀察父母怎樣做,然后自己一邊學著幫,一邊觀察。學會了做飯,也提高了觀察力。
有的父母支持、鼓勵孩子自己種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觀察其變化,有的還寫觀察日記,不斷給以指導。這樣的觀察活動,既有興趣,又有豐富的內(nèi)容,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