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暖花開季,加上這幾年疫情肆虐,很多老人們紛紛感慨:可算又撐過一個冬天。
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就開始煩惱了。
春夏是蕁麻疹的多發(fā)季,不少朋友都反映身上開始各種起風團,有時候長在手臂,有時候生在小腿,位置不定,四處游走,而且不能撓,越撓越癢,一旦撓破,更是痛癢難耐。
春夏陽氣生發(fā),人體陽氣走表,這時候正是風邪和熱邪盛行之時!
你知道嗎?蕁麻疹的罪魁禍首正是風邪和熱邪!
而對付這種春夏季常見的蕁麻疹,有一種中成藥是屢試不爽的大克星!
便是防風通圣丸!
為什么呢?
咱們來看看防風通圣丸的構(gòu)成:
防風通圣丸,是金代著名醫(yī)家、被稱為“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劉完素創(chuàng)立的單方,收錄在《宣明論方》中,是為外散風邪、內(nèi)清蘊熱的表里雙解劑。
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黃芩、連翹、甘草、白芍、白術(shù)(炒)
防風、麻黃、芥穗、薄荷等,是典型的疏風解表中藥,可以把身體表皮的邪氣驅(qū)趕掉;
石膏、黃芩、連翹、大黃、芒硝,有瀉熱通便的功效;
滑石、梔子,可清濕利尿;
川芎、白芍、當歸,具有養(yǎng)血活血的效果;
桔梗、白術(shù),宣肺健脾;
一圖概括:
蕁麻疹雖發(fā)于體表,卻是由外邪入侵機體致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常,久之則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脈絡(luò)瘀阻,繼而內(nèi)生火熱,火旺克金,最終導致蕁麻疹。
防風通圣丸中含有防風、荊芥、麻黃等祛風解表劑,又含有川芎、當歸、白芍等養(yǎng)血活血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治一切“風癥”,瘙癢可除,病情可緩,因此防風通圣丸在蕁麻疹的治療中療效獨特。
而且,它不但能治蕁麻疹,臨床上還廣泛地用于牛皮癬、瘙癢癥、濕疹、痤瘡、面部蝴蝶斑、瘡癤、扁平疣、斑禿、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物性皮炎、過敏介質(zhì)皮疹、老年糖尿病皮膚瘙癢、多發(fā)性瘡腫、酒渣鼻、外科瘡瘍腫毒等皮膚病的治療,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防風通圣丸僅對春夏常見的熱癥蕁麻疹療效顯著,對于寒癥蕁麻疹幾乎無效。如果體弱便溏,或是孕婦,都不適合服用這個藥。
怎么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呢?
一般來說,大便干,舌紅、苔厚,又出現(xiàn)蕁麻疹的癥狀,那么防風通圣丸就可以試一試。
同時要注意飲食,水果、牛奶、海鮮、涼菜等得忌,不能熬夜。
當然,也有人不放心:“防風通圣丸里不乏大黃、芒硝、麻黃那樣力度較大的藥,吃下去會不會有副作用?”
實際上,防風通圣丸中,藥物成分雖多,但是卻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和比例配伍,各個藥物之間互相作用和牽制,使得成藥性極平和,不易出現(xiàn)副作用。
有句話“有病無病,防風通圣”,說的是防風通圣丸有病可祛病、無病可健身;還有句話“主治甚多,不能盡此,其藥味表里氣血皆備”,指得是防風通圣丸能治百病。雖然說得有些夸張,但是也不是沒有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