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二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和美國兩個國家給日本造成毀滅性的打擊。1945年蘇聯(lián)紅軍進軍中國東北后對日本關東軍進行了摧枯拉朽式的攻擊,關東軍向蘇聯(lián)紅軍繳械投降。蘇聯(lián)對待日本戰(zhàn)俘毫不手軟,全部被送往西伯利亞充當勞動力,干重體力活,下礦井,搞建筑,修公路。在天氣寒冷,物資匱乏的西伯利亞,日本戰(zhàn)俘的住所大多數(shù)都是馬棚,沒有棉衣,很多日本戰(zhàn)俘晚上睡著之后就再也沒有醒過來。戰(zhàn)俘每天只有一頓飯,還只是野菜之類的,生病的也不會救治,只能等死,所以日本戰(zhàn)俘凍死,餓死,累死的不計其數(shù)。還有一部分只要是不服從管理的直接槍斃。六十萬的戰(zhàn)俘最后歸還給日本不到四十萬。
而美軍從1945年3月到7月底,總共出動各種型號飛機33041架次,其中B-29轟炸機1.5萬架次,投彈16萬噸,其中7月投彈就超過4.27萬噸,美軍計劃8月的投彈量超過10萬噸!有98個日本城市遭到轟炸,在空襲中死亡約23萬人,傷47.6萬人,失蹤2.4萬人,有244萬幢建筑物被毀,800萬人無家可歸。而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更是直接導致日本投降。
除了蘇聯(lián)和美國,還有一個國家對日本下手更狠,就是澳大利亞。日本本來并沒有侵略到澳大利亞,兩國經(jīng)濟上也沒有糾紛,兩國的恩怨是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1941年日本進攻新加坡,駐守在新加坡的英軍同盟軍中有澳大利亞士兵,但僅僅一周時間新加坡就淪陷了,英軍投降,其中有大約15000多澳軍被俘虜,最后有一半以上的澳軍俘虜被日軍處決或者殘殺,從此澳大利亞和日本的仇恨種子就算埋下來了。1942年,日本又空襲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市,至此澳大利亞對日本的仇恨徹底結下來了。
之后的新幾內(nèi)亞戰(zhàn)場上,澳軍將所有的仇恨全部發(fā)泄到了日軍的身上。日軍先后登島大約20萬人,很快就被澳軍消滅了15萬左右,隨后澳軍切斷了日軍的補給,逼迫日本人躲在防空洞里不出來,由于島上氣候潮濕,又總下雨,洞里見不到光,不通風,被瘧疾和皮膚病致死的日本兵也不計其數(shù)。戰(zhàn)后能找到的日軍尸體只有兩萬具左右,還有十五六萬日本兵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尸。而最后向澳軍投降的只有1萬多人,這一萬多戰(zhàn)俘大部分被澳軍帶著仇恨與憤怒殺害,最后僅有大約100人被送回日本。活下來的日本人均不愿去回憶那段地獄般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