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學(xué)過了靈修,都會得到類似于這樣一個答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這個答案仍然是虛幻的,真實是沒有答案的,真正的答案不是能讓你抓在手里的。
它就像心一樣,你只能順從它,臣服于它,你永遠(yuǎn)不可能捉摸透它,它沒有固定的方向。
每當(dāng)你有了一個答案,你就多了一道隔在你與真實之間的屏障,你的認(rèn)知就會變得受限。
頭腦總喜歡明白,頭腦恐懼不明白,這也是你一直想弄明白而不愿意放手交給心的原因,這也是修行的最大障礙。
表面上來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好像是在跟隨內(nèi)心,是在being,而不是在doing,但它仍然可能變成doing。
也就是去做這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刻意的執(zhí)行這個規(guī)則,可能會在頭腦里想“到底什么是想做的”然后跟隨頭腦分析的結(jié)果。
你只要一分析了,一有了這個“參照一下,選擇一下”的思維過程,那么就不是在跟隨內(nèi)心,而只是另一種思想的囚籠,只是看起來像隨心。
諸如有的朋友出現(xiàn)的疑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我如果想殺人就一定要殺人嗎,我要是想了一下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嗎?
你看,這就是把這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裝入思維的結(jié)果,就會變得木訥、僵硬、奇怪,就會演變成一種模式,宗教就是這么來的。
真正的隨心,沒有任何固定的方向,連隨心這個方向或概念最終都要拋掉,這樣才能真正的隨心,僅僅是那一刻“是了”。
從對已知的依賴與上癮中走出來,深深地走入未知,放手,交給心,讓那個總想解讀真理的小我在無奈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