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初 | ||
---|---|---|
張宇初(1359-1410),明代正一派道士,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字子旋(音XUAN,別字),號正一,又號無為道人,別號耆山。是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長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為第四十三代天師。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敕受“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總領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勵修節(jié)以格神明,誥封其母包氏為清虛沖素妙善玄君,命建齋設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樂觀。庚午年(1390)入覲,降敕重建大上清宮。 著作遺世者有《峴泉集》十二卷(見《道藏》,《四庫全書》錄為四卷),《道門十規(guī)》,《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通義》四卷,及詩文序論等文章,為方內方外之士所敬重。并擅畫墨竹,精于蘭蕙,兼長山水。曾畫《秋林平遠圖》,洪武三十一年(1398)所畫的《夏林清隱圖》軸傳世,現(xiàn)存日本。 張宇初自幼喜讀書,除熟諳其世傳的符箓齋醮術外兼博攬眾家之長,尤善于詞墨,為當時名人雅士所重。蘇伯衡稱其“形峻而學廣,靈仙飛化之變”,梵祝禳祈之靈異?!?儒經(jīng)釋典……諸子百家,多所涉獵……”宋濂亦贊曰:“穎悟有文學, 人稱為列仙之儒”。“……國初名僧輩出,而道家之有文者獨宇初一人……”。 |
張宇初 跋《宋拓黃庭經(jīng)》 | ||
---|---|---|
![]() | ||
張宇初跋《宋拓黃庭經(jīng)》,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