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柬之的行書
陸柬之(公元585~638年),虞世南之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議郎。他的書法初學虞世南、歐陽詢,后學“二王”?!稌鴶唷氛f:“工于仿效,劣于獨斷”?!稌笃贰贩Q:“用筆則青出于藍”。陸柬之作為唐初名書家,雖然缺乏獨創(chuàng)性,但學虞書能青出于藍,可見他的書法是有成就的。他的楷、行、草、隸諸體,都很精妙。現(xiàn)存作品有《五言蘭亭詩》、《文賦》等。
《五言蘭亭詩》,傳世有墨跡本和刻帖兩種,刻本有宋游似本,帖后有該氏題記云: “右唐司議郎陸柬之所書蘭亭詩,高宗皇帝嘗俯臨之,似偶得真跡既刻之石,遂以附禊帖之后”。即所謂《蘭亭八柱》之一??淌诒本┦兄猩焦珗@內(nèi)(圖01)。
帖云:
悠悠大象運,輪轉(zhuǎn)無停際。陶化非吾匠,去來非吾制。宗統(tǒng)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其一)。三春啟群亦,寄暢在所因。仰眺望天際,俯磐綠水濱。寥朗無屋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藾雖參差,適我無非新(其二)。猗口二三子,莫匪齊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遠想千載水,何必謝曩昔。相與無相與,形骸自稅落(其三)。鑒明去塵垢,止則鄙若生。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余馨。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其四)。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于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其五)。
[NextPage]
司議蘭亭帖,天復二年九月三日盧家阿姑遺,其月廿九日夜記,年十五用吉。
此帖純屬“二王”法度,無論結(jié)體和筆法“無一筆不出右軍,第少飄逸和暢之妙”(明項穆《書法雅言》)。如果寫過《蘭亭》、《圣教序》,臨此帖就很容易了。反過來說,如果先臨此帖,就掌握了王字的結(jié)體和用筆的特點,再去追王字更深一步的神韻,就會提高神韻格調(diào)。
《文賦》,傳為陸柬之書,紙本,一百四十行,一千六百六十八字(圖02,局部)。
帖云:
文賦
余每觀材士之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 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
傳為陸柬之所書的《文賦》,與《五言蘭亭詩》法度基本一致,均是“二王”之法,寫法也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文賦》在行書中偶爾插進幾字草書,這也是王書信札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對比太鮮明顯得不那么協(xié)調(diào)。